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的1998年8月26日,随着《三国演义》(五)“空城计”小型张的面世,我国邮票发行史上历时整20年的“四大古典学名”邮票的发行正式宣告结束,它们与我国在1983年和1984年发行的中国古典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一起,被集邮界合称为“四二曲”邮票,堪称20世纪中国邮票史上的浩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把新中国发行的屈指可数的十多套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归入"佳邮"行列,一般是不会引起异议的。事实上,即使以一年一度、广受瞩目的"佳邮评选"来衡量,这些邮票也大多与佳邮称号有缘。新中国于1980年首次举行"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时,刚刚发行于1979年的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邮票即戴上了佳邮桂冠,初显这类题材在广大邮人心目中的地位,此后发行的《红楼梦》《西厢记》《水浒传(第一组)》《三国演义(第一组)》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又相继在1981年、1983年、1987年和1988年被评为佳邮。即使承袭着《西厢记》邮票风格的《牡丹  相似文献   

3.
崔刚 《中国集邮》2001,(11):27-27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之一,作根据历史记载和当时流行的三国故事版本,结合民间传说创作了这部小说。我国从1989年起发行《三国演义》邮票,历时10年,共发行了5组20枚邮票和3枚小型张。邮票是选取书中重要章节绘制而成的。每枚邮票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的发生地也都能在现代中国的版图上找到,有的甚至连地名都没变。据说由于两个地区“争夺”诸葛亮的出生地,还取消了小型张《隆中对》的发行。极限爱好们煞费苦心,一一寻找邮票中故事的所谓原地,争相盖戳;邮票中故事发生地的邮政部门也不失时机地发行了多套“极限片”。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国演义》第五组邮票的面世,我国邮票发行史上历时整整20年的“四大名著”邮票的发行宣告结束,集邮界将它们和我国80年代发行的中国古典戏剧《西厢记》、《牡丹亭》一起,合称“四著二曲”邮票。与此同时,《咕咚来了!》、《小鲤鱼跳龙门》组成了文学题材中的童话系列,《古代神话》、《昭君出塞》、《木兰从军》、《白蛇  相似文献   

5.
1968年5月1日,文7《毛主席诗词》余下的9种邮票发行,这样文7全套14种邮票发行完毕。而第二套《毛主席诗词》邮票也在是年的计划外着手安排。据《中国邮票史》第八卷披露:"1968年8月13日,邮票发行局还曾上报一套‘毛主席诗词'邮票,  相似文献   

6.
吴伟忠 《收藏》2009,(12):120-121
在数以千计的各种邮资票品里,把新中国发行的屈指可数的十多套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如图)归入“佳邮”行列,大约是不会引起异议的。事实上,即使以一年一度、广受瞩目的“佳邮评选”来衡量,这些邮票也大多与佳邮称号有缘。新中国于1980年首次举行“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时,刚刚发行于1979年的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邮票即戴上了佳邮桂冠。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邮票中,除了一套未予发行的《毛主席诗词》邮票以外(参见100713、100813),还有一种撤消发行的“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邮票。据(《中国邮票史》第8卷介绍:“1967年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  相似文献   

8.
殷敏 《集邮博览》2000,(3):39-39
1999年新邮随着本世纪的最后一套邮票《20世纪回顾》的发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样,1999年国家邮政局总共发行邮票20套。在这20套新邮中,要挑选出其中最好的和最差的一套邮票,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笔者之所以说难是因为99年所发行的新邮中即没有诸如《岭南庭院》那样粗制滥造的邮票,也没有如《中国人民警察》那样错误百出的邮票,因此,要从99年所发行的新邮中挑选出一套最差的邮票确实有些难度。  相似文献   

9.
吴德伟 《收藏》2001,(11):67-67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曹雪芹以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学才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真实而又复杂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塑造出一系列生动传神、有着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书中所着力刻画的“金陵十二钗”各不相同的命运,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一直是广大集邮者梦寐以求的珍品。我国的澳门、台湾地区也都发行过《红楼梦》邮票,同样获得集邮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邮票的发行史上,由同一位设计者设计、在同一天内发行2套邮票的情况可说是绝无仅有的,那就是由郭振山先生设计的同在10月20日发行的《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会议中国》纪念邮票和《二滩水电站》小型张。10月19日,记者乘郭振山先生来沪参加APEC纪念邮票首发式的机会,抽空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1.
《丙戌年》邮票首次在同一轮生肖邮票的发行中途调整全张邮票的版式,由《甲申年》和《乙酉年》的全张24枚改为全张20枚(4×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4,(5):7-7
1、神州五号返回舱安然着陆的当天发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10月16日),香港、澳门同时发行同题邮票,三地联合发行小本票。 2、2002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揭晓颁奖活动在江苏高邮举行(8月27—28日),2002—21M《黄河壶口瀑布》荣获最佳邮票奖,2002—2《八大山人作品选》、2002—23《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获优秀邮票奖,2002—5M《步辇图》获专家奖和印刷奖。  相似文献   

13.
戴其晓 《集邮博览》2001,(10):30-30
京剧被誉为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发展历史长,票友众多,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大剧种之一。为了反映中国戏曲中独具特色的京剧脸谱艺术,1964年原邮电部计划发行一套《京剧脸谱》特种邮票,志号为“特62”。全套邮票共8枚,单枚编号自352至359,排在1964年8月5日发行的特61《牡丹》邮票之后,由刘硕仁设计,  相似文献   

14.
梅海涛 《中国集邮》2001,20(10):4-4
伴随20世纪光阴的终止,中国集邮总公司自1979年11月发行第一套《中国邮票香港展览》纪念封以来,历时20年发行的“WZ”系列外展纪念封,以编号WZ88《中国参加悉尼奥林匹克集邮展览》纪念封的发行而宣告结束,并从2001年开始使用全新的编年序号发行外展纪念封。不可否认,“WZ”外展系列百套(加上未编号)纪念封,真实详尽地记载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邮事业健康发展的足迹,充分展示了蕴藏于其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5月16日,国家邮政局主办,省局、市政府承办的题示邮票首发式在淄博市博物馆举行。同时举办外交部邮品系列专题展,《聊斋风韵》中国扇面画展。 现场设临时邮局4处,市邮政局启用"中国古典  相似文献   

16.
陀乾秋 《上海集邮》2005,(11):11-11
2005年8月18日香港发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邮票,全套4种。  相似文献   

17.
杨耀增 《集邮博览》2001,(11):30-31
1950年11月间,我和黎震寰合编《新中国邮票手册》。本来打算编写一部图并茂的《新中国邮票图鉴》。这个动议在《新中国邮票手册》的“例言”里.即已阐明,“例言”提到:“敬祈海内先进同好,绳其得失,正其缺谬,俾再版时分别订正,并作编篡《新中国邮票图鉴》之参考”。同时在《手册》的扉页也刊登了全版面的“出版预告”,原计划于1951年春节出书。  相似文献   

18.
李潮 《上海集邮》2003,(10):4-4
本刊讯从8月起,我国发行的邮票登录万国邮联邮票编码宣传WNS网站,首次登录该网站的邮票共4套--2002年发行的《珍稀花卉》、《步辇图》、《长臂猿》和2003年发行的《杨柳青木版年画》。 WNS是世界集邮发展联合会(WADP)和万国  相似文献   

19.
曹骋 《集邮博览》2014,(2):76-77
在2014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撰文介绍了英属根西岛即将于2014年1月8日发行中国生肖“马年”邮票的信息以及该套邮票设计者的情况,这是根西岛邮政首度发行中国生肖题材邮票。现在,这套作为根西岛生肖题材“龙头”的“马年”邮票已成功问世,它为世界生肖集邮爱好者又提供了新的收集素材。  相似文献   

20.
倪双来 《上海集邮》2001,(4):23-23,26
1952至1996年,我国共发行《敦煌壁画》邮票32种、小型张3种,另有1994年发行的YPl3《甘肃风光》邮资片第5图“敦煌莫高窟”和2000年发行的JP89《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邮资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