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态"一词源自零售业,用以描述零售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营业形态。而为更准确地把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状态,旅游业态研究已经进入学者们的视野。文章根据业态的由来分析了旅游业态的定义及特点,然后从业态生命周期理论角度,将旅游业态划分为旅游新业态和旅游传统业态,并尝试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由此挖掘旅游业态的动态发展规律,得出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分为旅游内部产品、经营模式创新和行业融合创新,并对我国旅游新业态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融合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河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旅游市场的教烈竞争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相关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在旅游产业融合的进程中;产业融合主动性不足,旅游产业价值链不完善,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旅游新业态人才匮乏等问题;成为制约河南省旅游新业态的瓶颈。提高旅游产业融合的意识、拉长旅游产业价值链、提升旅游新业态竞争力、构建旅游新业态人才的培养体系等措施,有助于产业融合趋势下河南省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态创新是实现我国旅游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不仅是当今旅游业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同时也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黄山市旅游业态创新有必要性,但也存在问题,应创新业态发展思路、优化业态结构、提升业态素质、提高业态竞争力、营造业态发展环境,以促进黄山市旅游业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双创双促"是广西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即把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作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工作,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县域旅游转型升级。在"双创双促"背景下,把广西整个区域作为对象,从旅游业态的定义出发,围绕业种、业状、业势三方面对广西全域旅游业态进行全面探析,研究广西全域旅游业态创新的动力,提出广西全域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广西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同质化和商业化等问题,从旅游业态的角度出发,借用零售业的"多业态错位经营"理念来思考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规划。并以四川省汶川县东门寨为例,试构建民族村寨旅游的多业态错位发展模式,提出创新民族村寨的旅游综合业态,提升外部竞争力;错位布局村寨内部旅游子业态,减小内部同质化竞争;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展旅游新业态等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形,分析多业态旅游市场环境,认为:旅游人才的质与量是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针对旅游人才培养中凸显问题及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对旅游人才培养的五点建议:把握行业新动向,促进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耦合化;开发旅游新专业,加快专业建设体系建设;对接旅游新业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树立国际化理念,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国际化;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能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新零售业态发展趋势、大数据对新零售业态的影响、大数据背景下新零售业态形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新零售业态模式构建和变革四个方面对于大数据下的新零售业态研究展开分析,以下为详细内容。  相似文献   

8.
复合型旅游业态是现代旅游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型旅游业态。运营商通过业务复合、空间复合和客源复合等运作方式满足和引导游客日益多元的旅游需求,形成了诸如"旅行社+航空"、"旅游+地产"、"影视+旅游"、"商业+旅游"、"农业+旅游"、"会展+酒店"、"旅行社+酒店+租车公司+旅游景点"等复合旅游业态。复合型旅游业态在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上也呈现出了一定的运营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新常态背景下,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环境恶化、经济低迷等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从业态选择角度出发,探讨资源型城市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结合自身的产业现状,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业态,以便于资源型城市逐渐减轻最后实现摆脱对资源型支柱产业的依赖性,实现资源型城市向非资源型城市演变。  相似文献   

10.
尹春玲 《文教资料》2020,(1):209-210
本文以旅游新业态为研究背景,以旅游行业发展需求为契机,提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户外游憩活动组织与管理"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并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户外游憩活动组织与管理"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等方面提出课程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