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时间跨度是1982年到1992年,这十年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涵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涵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条件,发展社会事业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又是抵制外来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必然要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的文…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丰富学生文体生活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把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同时看作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  相似文献   

3.
1993年,武汉市农科教结合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认识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积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九十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还指出:“现在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好时机。”抓住时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根本保障作用,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它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充分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成果。其根本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障,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提供根本保障。进一步发挥其根本保障作用,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外延。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有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立足于实践,突出了实践先行的品格,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推进民生建设。理论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重视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民生,怎样建设民生”这个主题,形成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民族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属性和民族历史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具有了民族内容、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反映了时代精神,是在总结国内外改善民生的历史时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刚刚结束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通过的《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了全面的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号召全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六中全会的《决议》,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世纪之交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深刻地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目标和任务,并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述,对于全面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各项战略任务,协调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先后三次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出了10个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开拓性的工作。但毛泽东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缺乏整体性、连贯性,没有跳出传统社会主义的模式。邓小平在8个方面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关系,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论述,表达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意愿,也向全世界表明: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决议和报告给我们确定了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道路保证、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也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新的视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教训和经验,提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阈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语境而言的,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刻理解文化、文化自信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决议》还论述了思想品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思想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后,围绕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课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先后进行了伟大的探索。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打开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邓小平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建构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为我们党指明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两类矛盾、发展阶段、基本力量、商品经济等一系列的理论观点,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者着重从历史的角度对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具有相辅相随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契合于全球化的进程,并试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共十五大报告和江泽民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理论为逻辑起点,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新理念和新境界.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在建设先进文化过程中应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各种文化思想激荡下,应坚持邓小平理论来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对此,高校担当重任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人民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纬,科学回答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全面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定不移地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一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思想逐步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迅速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现阶段的新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途径有待后人不断创新和改革,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