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制是对中国历史上教育、政治、化等各方面起过重要影响的考试制度,“科举学”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以科举制及其运作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学。由于“科举学”具有重要性、独特性、广博性、现实性和远大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学术的一门显学。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为纪念中国科举制废止100周年,我们特约请“科举学”的倡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组织了这组“科举学”笔谈,以飨读。  相似文献   

2.
"科举学"一概念由刘海峰教授于1992年在《"科举学"刍议》首次提出,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刘海峰教授著作《科举学导论》标志着科举学的形成。通过对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下载的2003年至2013年期间与科举学研究相关的106篇论文的分析,得出十年来我国科举学研究在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研究主题丰富,但侧重于科举历史的介绍和学科性质的辨析;研究队伍较多,半数成果来自厦门大学。本文试对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为我国科举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游走于科举与高考之间是刘海峰教授的一种超越的科举整体观,以一种整体的眼光打量整个科举社会,对科举的评价从单维度向多维度推进,整体地展现科举考试的全貌,同时为现今的高考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刘海峰教授的科举学研究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从科举中来,到高考里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科举研究的又一部巨作,刘海峰教授的《中国科举文化》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丰厚文化底蕴以及研究主题鲜明、内容通俗易懂的科举文化著作。该书以“科举文化”为主线,由五个不同的科举专题构成,包括以平反为宗旨的科举百年祭,对科举制兴起的探索与发现,对科举教育得失的关注,以及科举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同时还兼顾了“科举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演变。通览全书不但有助于读者对科举做出一个全新的理解,还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看待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科举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领域,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覆盖或囊括科举研究的所有内容。简略介绍近年来日本,韩国和美国研究科举的主要著作,便可“科举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科学研究已有成果的“科举学”理论的关系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关系。提出“科举学”决不仅是将已存在的大量科举研究进行叠加和组合,而是为了构建一个内容广博且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专学体系,力求提升研究者之“学”的意识,探寻科举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求解科举研究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黄书光 《教育研究》2012,(2):153+156
十余年来,科举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科举学"已成为新崛起的一门专学,备受瞩目。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长期从事科举研究,已出版多部著作、发表大量论文,其学术观点新见迭出、自成一派,被学界誉为"刘科举"。近日,有幸读到其新著《中国科举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相似文献   

7.
科举场域是科举制度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自身的发展逻辑。科举场域、科举资本、科举惯〉--j的研究领域与“书院学”研究有着内在的关系,“科举学”研究不仅是“书院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科举学”研究拓展“书院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科举史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刘海峰教授和李兵博士撰写的《中国科举史》是一部具有丰厚文化内涵、较高学术品位、简明易懂的概论性学术专题史读物。该书将中国1300年的科举历史真实地再现出来,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科举历史的真相,必将在中国“科举学”领域留下一笔可贵的学术财富。  相似文献   

9.
《科举学导论》是刘海峰教授十四年致力于科举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心血力作.全书约四十九万言,共分十八章,不但提纲挈领地论述了科举学的涵义、内容、结构,而且对这一综合性较强的专学进行了学说的锤炼和理论的锻造,其特色可概括为"大、实、理、新、美"五个方面.2005年8月出版的《科举学导论》为科举制百年祭献上了一道文化飨宴,也为科举学这一学科确立了"原点",更为科举学构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0.
刘海峰 《学科教育》2009,(6):114-123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1.
"策学"与科举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2.
"科举学"古今含义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说其古老,是因为"科举学"或"科举之学"的用法出现很早,科举时代有千百万读书人曾热中备考科举的学问,且自从科举制产生一段时间以后便有人开始进行科举制度及科举史研究,其研究历史长达千余年;说其年轻,是指以往并未有意识地将科举作为一个专门领域来研究,至1992年正式提出将"科举学"作为一门专学,或者说作为一个专门领域来研究之后,才更注意以整体的观点,以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高度对科举进行科学的研究,赋予了"科举学"一词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举政治是指以考试选拔为官员主要录用方式的官僚政治.科举时代多数中高层官员由进士出身,而科举牢笼天下英才,不仅能消弭反叛力量,所选拔者尤多报效国家的志士.科举与古代地缘政治、吏治、朋党等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科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大部分政治精英从科举选拔出来,科举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产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科举政治研究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促使科举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刘海峰先生提出创建科举学,从而引发了关于科举学是学科还是专学的争论,可谓见仁见智。在严格意义上,科举学当前是专学而非学科,但这不否认科举学将来成为学科的可能性。学科与专学的区别不在于两者的学术水平有高低之分而在于两者的发展取向和资源获取渠道不同。科举学的学科和专学争论隐藏着利益诉求,但是在逐利同时不能忘却"学"的本真蕴义:探索知识,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近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舶来品”,也是传统高等教育变革的结果。在废科举百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科举学丛书,厦门大学副研究员张亚群博士的专著《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系统考察和论析了科举考试的变革、废止与近代高等教育演化的互动关系,揭示科举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因、规律及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史料翔实,文笔简洁,拓展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领域,是“科举学”与教育史研究的一部佳作。本书一大特点是,独辟蹊径,系统深入。它从科举变革的视角,深入考察、分析近代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举考试作为一项封建制度,是整个科举社会,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1300余年封建社会文化的形成、演变与发展。如今,厘清科举文化概念,研究与挖掘科举文化内涵,是研究科举学与教育考试文化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科举运行及其影响有多久,科举学的历史就有多久。以研究对象、范式与方法论为依据,科举学可分为"新科举学"与"旧科举学"。"旧科举学"停止于1905年,而"新科举学"则诞生于此时。"旧科举学"是"分科应考之学","新科举学"是"研究分科应考之学",前者关注科考的内容与偏好,后者聚焦科举运行的规律。由于科举及其运行具有先天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所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新科举学"呈现出的典型方法论特征。本文认为,"新科举学"研究对象独特、方法论层次分明,跨学科视野可以成为解决其学科建设过程中概念系统和方法论核心问题的独特路径,并能从学理和逻辑上证实新科举学学科群的分化与整合符合学科制度化的外在规律(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内在规律(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由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撰写的《中国科举文化》一书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这部48万字的专著中,作者从大概念的范围对中国科举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书具有鲜明特色。首先,围绕科举百年祭,对  相似文献   

19.
科举学是一门古老而全新的专门学问,也是一门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论分析科举人物、事件、思想、活动、制度及其要素运行规律的交叉科学.在科举学原理和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科举计量史学和科举叙事研究等方法和CiteSpace、NVivo等工具,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返照大变局中的古代、近代、现代中国科举学与科举学家演进中断裂与传承"双循环"的时代分期轨迹,在科举史、科举人物史、科举活动史、科举思想史、科举器物史、科举制度史、科举学发展史等中透视千年科举学研究图谱和百家科举学家群像,赋能当代科举学人在弥合科举学学科史断裂的基础上传承创新,继续秉持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新发展理念,构建科举学总论及其分支学科领域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科举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科举史、科举史学、科举学史等分支学科领域为新时代科举学总学增值的现代学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一个核心制度,在其存在的一千多年里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其影响深远并且复杂,其兴废亦自有其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建立科举学、加强科举研究很有必要,而鉴于科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情境,应慎言为科举平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