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对高校师范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等院校师范生生活比较规律,参与体育锻炼为提高身体素质,未参与体育锻炼是因为没有时间和没有场地等。针对问题,就如何构建高校师范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男生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高于女生,锻炼的动机正确,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男生均高于女生,锻炼的项目有性别的差异,锻炼的场地以学校免费场地为主;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的限制;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消费均低,体育消费主要是在购买体育服饰。文章旨在深入了解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并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体育锻炼在高校的全面展开和普及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抽取了辽宁省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4 628人,以调查辽宁省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行为,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辽宁省青少年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校内外课余时间的行为选择均以功课为主,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较重,直接影响课余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安排;辽宁省青少年校内外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不高,学校体育教学与校外体育锻炼的契合性不强,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分散,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较少;个体主观因素、家庭经济因素、社会导向因素是辽宁省青少年生活方式及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的二维角度,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当比例的高职学生有着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亚健康症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和缺乏体育锻炼是男女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与体育教育是影响学生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建议: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对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积极的健康干预措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建立生活方式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与31~50岁年龄阶段的农民主力军的健身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矛盾;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农民开始接受城市体育文化和健身手段;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从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移;大部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是自发进行的,农村体育缺乏有效的组织与体育活动严密组织性相冲突;农村体育的发展表现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农民健身行为发展的非同步性;30岁以下青年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生活方式,青年农民静态活动时间少于身体活动时间;农民体育消费表现出滞后于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行为发展的矛盾;农民体育消费与收入高度契合,并影响健身手段选择。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制约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动机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缓解工作压力和疲劳、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休闲娱乐和满足体育兴趣上,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太忙没有时间、缺乏场地器材、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缺乏组织指导和没毅力怕吃苦等;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以及部分动机和制约因素的人数比例在各年龄段上呈现出较为明显或相对的特征。从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加大投入和教师主动等方面为促成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2009年度南京市城市居民中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增进健康、娱乐身心是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经过体育锻炼,居民的获益主要是精力充沛、心情变好、生活充实。随着学历提高,居民体育参与比例提高,不同学历居民体育参与频率一致。随着收入增加,居民体育物质消费比例上升,但收入增加到5000元以上,体育消费比例略有下降。不同职业居民体育参与不同,体育服务产品消费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汕尾地区不同年龄的老年女性在体育生活方式上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预期结果为汕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相关体育部门开展和指导不同年龄的老年女性体育生活方式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老年女性体育动机呈现多元化需求,多数的老年女性喜欢与朋友一起在公园广场参与体育活动;有一半以上的老年女性达到体育人口标准;参加体育活动内容广泛,休闲体育少;体育消费层次较低,多数认为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效益。影响因素主要是受家居活动、天气变化、政府的体育服务不足、身体健康状况和其他情况。只有51-55岁和80岁以上的汕尾地区老年女性体育生活方式差异性较大,其他年龄段的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生活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缺乏体育锻炼、不良饮食习惯、喝酒、余暇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方面。建议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加大对学生的休闲教育,引导其合理安排余暇时间;加强健康意识、健身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自我健身指导能力;同时大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技术教学中融入健康第一的观念和意识;呼吁大学校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丰富学生体育活动项目,加强对体育锻炼柑性的宣传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形式以及受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知态度与动机,客观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不足、网络中花费时间较多、就业压力等。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为湖南省大学生如何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本文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稳定性特征看上海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稳定性特征来看,上海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程度还远远不够.少数中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模糊,还没有形成全面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半数中学生没有养成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校内生活方式和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不利于中学生形成长期稳定的体育行为和体育锻炼习惯.校外方面,中学生在家课业负担太重,体育锻炼时间难以保证,少数中学生没有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没有人指导,体育锻炼场地缺乏,锻炼场地不便利,没有体育锻炼的伙伴,大多数中学生还没有稳定的体育锻炼项目,制约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研究认为,体育锻炼时间、场地和方法(项目)是制约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提高校内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是根本,校内、外体育活动互补是体育生活方式稳定性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北方民族大学部分在校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体质状况、体育消费、体育锻炼情况、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之间关系、宗教信仰对培养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试图为促进宁夏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生活方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东省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农民对体育法规认识有待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功能和作用认识较好;农民余暇时间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有所提升;体育健身参与程度有所提高,但锻炼时间不足;体育锻炼的地点呈现出就近性、替代性、随意性和非消费性特点;体育锻炼项目以现代运动项目和部分民族传统项目为主;强身健体是主要的体育锻炼目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多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农民体育锻炼意识强烈,缺乏场地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普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国祥  叶亚云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31-632,63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普通大学生体育消费目的明显,体育消费动机是健康的;实物消费高于其它消费,消费水平较低,消费方式单一;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消费价格太高、消费场地少和学习任务重.并针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进一步深化"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12所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课外活动活动量尚可但活动频度偏少,锻炼的时空特点较合理;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男女生有所不同,其体育动机主要是出于健康需要;场地器材不足、缺乏兴趣及没有足够时间是主要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因素;其对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还较满意;男女生学生体育消费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城市女性居民参加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女性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论从锻炼频率上分析每周参加3次锻炼的人数比较高;参加锻炼的时间45分钟左右及以上的最多;参加锻炼的地点以社区内空地和公园为主;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为主;体育消费以服装为最多,而租用体育场馆为最少。  相似文献   

18.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校内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淡漠,有很好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校体育场地(包括体育设施)不充足,体育健身的意义认识肤浅,校体育教学方法简单化,外体育活动表面化及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等方面,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成年人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河北省 11个城市共 5 3373名成年人就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项目、消费内容与水平及体育锻炼场所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河北省成年人以健身为体育锻炼目的的意识较强 ,但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跑步是各年龄段首选的健身项目 ;成年人倾向于把免费运动场 (馆 )、公路、房前屋后空场、宿舍或办公室、公园作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本文还对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今,体育消费的社会化使女性不仅在参与中获得向传统"弱者"角色挑战的机会,而且更是为她们消除脆弱感、美化自身,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平台。本文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中,对安徽省合肥市"90后、80后、70后与70前"不同年代女性体育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结论认为:90后、80后女性体育消费欲求释放工作、生活压力或炫耀时尚,所不同的是,80后女性非理性体育消费行为趋于收敛;70后女性则期望体育消费给她们带来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辅助手段;70前女性体育消费多为了渴望摆脱每况愈下"运动不足"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