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杠是我国开展较为普及的体操项目之一,至今在一些厂矿、学校、部队的广场上,都设有双杠器械供广大群众锻炼身体。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廿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李月久,亦曾获得过第五届体操世界杯赛的双杠金牌。但从八一年上半年昆明赛区和下半年南昌全国锦标赛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现提出来供商榷。一、规定动作今年比赛使用的是国际体操联合会公布的1981—1984年男子体操规定动作。也是我国第五届全运会及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奥运会的规定动作,要连续使用多年。因此研究这套动作很有必要。参加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操运动员重返世界体坛,去年参加了在美国沃思堡举行的廿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较好的发挥了水平。十五岁的马艳红荣获高低杠世界冠军。在世界体操竞赛史上首次升起了祖国的五星红旗。女子团体居第四名,男子团体获第五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七十年代里世界男子体操技术有着飞跃的发展,一些过去难以想象的动作现在已成为现实。为了适应和促进技术的发展,国际体操联合会技委会颁布了新的国际体操评分规则,我国从今年开始执行。现就上半年全国体操分区赛南京、成都二个赛区在鞍马、双杠两项所看到的问题提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双杠自选动作内容与编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年——1996年《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自选动作的内容、编排和得分的构成等方面做了重大修改。为了适应新的评分规则,本文对新、旧规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目前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自选成套动作的现状,探讨发展双杠自选成套动作难度及提高编排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20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单项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成套动作类型构成分布不均,挂壁摆动类发展潜力较大;(2)成套动作难度编排构成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编排特征,下法前动作编排呆板;(3)中外运动员成套动作完成情况呈现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5.
弧形上转体180°是1985年—1988年奥运会双杠规定动作中的上法。在体操比赛中高质量地完成上法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纵观1985年第2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规定动作的比赛,我国运动员完成双杠规定动作上法的质量与世界强手相比是有差距的。此外,从1986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的比赛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体操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199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比赛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9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第12届亚运会选拔赛双杠项目的技术调研,较详尽地报告了双杠比赛的技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双杠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2006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规则双杠项目的新变化、双杠的器械与项目特点以及动作内容与编排的发展过程。双杠成套动作起评分的高低,关键取决于“A分”,如何提高“A分”,除运动员的难度实力外,合理的编排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动作套路的编排应做到类型多样化、动作高难化、连接直接化、突出动力化、呈现立体化、体现个性化。根据双杠项目发展潮流,编排出6套双杠成套动作,供体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绪言手倒立是运动员在支撑时头朝下,脚朝上的一种垂直姿势。它是竞技体操的基础。是体操运动员最常用的基本动作,特别是鞍马上出现了立体化动作以后,手倒立就成了所有竞技体操项目不可缺少的基本动作。因此有人把手倒立称为“体操的灵魂动作”。从双杠顶目来说,手倒立可以说是双杠动作的“工具”。我们再从我国儿少体操等级运动员的双杠规定动作中要求达到倒立的动作数量来看: 三级运动员双杠成套规定动作中要求达到倒立的动作数量占66.7%;新训练大纲中二级占71%;一级占75%;健将级占70%。因此,双杠手倒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双杠动作的质量和双杠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1994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比赛述评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詹健唐山师范专科学校张玉刚山东省体委郭树江男子双杠是我国体操的强项,优秀体操运动员李敬曾多次获得双杠世界冠军,为我国争得荣誉,那么我国少年运动员双杠技术水平如何呢?这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81年5月全国体操分区赛(上海赛区)的裁判和调研工作,对单杠规定动作中的几个连接技术,实际上也是男体操运动员必须掌握的几个单杠基本技术,谈谈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81年全国体操分区赛上海赛区的参加者为去年全国比赛团体名次单数的队,共59名运动员。我们对团体赛,全能赛及单项决赛的高低杠自选动作的难度、组织编排,典型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现场统计。统计资料给人总的印象是:缺乏创新,成套动作的组织编排千篇一律,平谈无奇。有人称之为“规定的自选动作”。下面就统计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谈谈对于创新的一些看法。创新是当代体操的特征之一,它赋予竞技体操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着体操运动以惊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对2006年N点金能杯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双杠比赛进行了调查研究,阐述了我国青年双杠训练及比赛中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旨在为促进我国双杠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宁,1963年3月出生,1971年底从事体操训练。1973年9月获全国少年自由体操第一名,双杠第四名;1977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賽获自由体操第二名;1980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赛获全能第三名,自由体操第二名,吊环第三名。同年11月调国家队集训。李宁基本技术全面而扎实,动作稳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3-2016年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分析,认为新规则延续了成套编排多样性的宗旨,更加关注运动员的安全,进一步厘清成套编排与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平衡了单项D分区间.以伦敦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为分析素材发现:除了鞍马成套编排和跳马难度选择未受影响外,自由体操、吊环、双杠和单杠不同程度降低了D分.基于新规则变化,分析了各单项成套价值,提出新奥运周期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成套难度编排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合理和先进的基本技术是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关键。不仅在发展难度的阶段中应给予重视,而且在启蒙训练阶段中就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关注和控制。男子体操六个项目的基本技术内容较多。现仅从一九八一年全国业余体校体操分区赛宁波赛区统计的二个问题来说:  相似文献   

16.
继一九八○年蔡焕宗在哈特福德获得双杠冠军(9.9分)之后,在一九八三年布达佩斯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青年选手楼云获得世界双杠冠军(9.95分;10分)。近几年以来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先后显示出了在双杠技术上的优势。当然,我国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鞍马,自由体操等项都曾多次屡建显功。但是我认为双杠技术的潜力很大,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待探索和挖掘。更为众所周知的是双杠下法动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什么发展。在22届双杠单项决赛的8名选手中有6名运动员采取了后空翻两周下。复合型空翻转体的技术在双杠上仍然没能真正攻下来。故而,展望今后几年双杠的技术将会有较大的变革,从目前技术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看了一九七七年全国体操比赛,确实感到我国体操技术水平发展很快,在攀登体操运动技术高峰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整个男子比赛中,显示了三个特点:动作难度大,不断有创新;编排有改进;各项水平齐,质量有提高。双杠比赛和其它项目一样,也有较大发展。除了蔡焕宗做的“弧形转体一百八十度成肩  相似文献   

18.
李宁,1963年3月出生,1971年底从事体操训练.1973年9月获全国少年自由体操第一名,双杠第四名;1977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赛获自由体操第二名;1980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赛获全能第三名,自由体操第二名、吊环第三名。同年11月调国家集训队集训。李宁基本技术全面、扎实、动作稳健,质量高,能力强,“内在力量”好,能发挥。特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看我国的双杠实力和应变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东渡”2003杯全国体操锦赛是2003年国内的唯一重大体操赛事,通过此赛事中双杠比赛情况的研究和分析,揭示我国在双杠项目上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为确保我国双杠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继一九八○年蔡焕宗在哈特福德获得双杠冠军(9.9分)之后,在一九八三年布达佩斯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青年选手楼云获得世界双杠冠军(9.95分;10分)。近几年以来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先后显示出了在双杠技术上的优势。当然,我国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鞍马,自由体操等项都曾多次屡建显功。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