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优化是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的需要.首先,利用微分方程模型,给出了等效惯量、补偿惯量和驱动电流的计算.其次,给出了制动器试验台误差评价的相对误差分析模型,并建立了驱动电流值随时间变化的计算机控制模型.最后,给出了计算机控制的优化分析.较好地解决了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解决制动器试验台控制问题的算法复杂度高,近似解不能很好地逼近于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制动器试验台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问题转化到对电流的控制问题上,运用自适应算法的自我适应与自我调整等特性,以路试的能量变化与机试的能量变化的差值作为调整的准则,形成一个反馈系统,从而调整电流的大小,使机试逐渐逼近于路试.通过Matlab软件仿真使能量相对误差小于3%,表明该方法能使相对误差尽可能的小,是一种解决制动器试验台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现代工业和国防进行能量转换及控制的核心器件,也是制约我国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器件.本文以降低器件导通电阻和功耗、提高击穿电压为目标研究电荷补偿槽栅IGBT,着重器件结构创新和关键工艺优化.电荷补偿槽栅IGBT导通电阻与器件间隔排列的p、n区半导体层厚及击穿电压成正比,相比传统IGBT导通电阻正比于击穿电压2.5次方理论,同等击穿电压下,允许n区有更高的掺杂浓度,这降低了器件的导通电阻和功耗.采用倾斜角离子注入制作电荷补偿结构,调节注入倾斜角和优化注入剂量是精确控制n区掺杂浓度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证器件电参数指标的关键制作工艺.用难熔金属硅化物设计双掩膜版的全自对准制作工艺,系统研究电荷补偿槽栅IGBT工艺制作原理,探索保证器件电参数指标的制作工艺控制机制,提出电荷补偿槽栅IGBT结构和版图设计优化方法和制作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盘式制动器平均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制动器惯性实验台,通过具体试验来分析某盘式制动器的平均摩擦系数受制动压力、制动速度和制动温度3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情况.分别在其中一个因素确定的情况下,测试平均摩擦系数受另外2个因素变化的影响的情况,由测试数据进行二次回归得出计算式来描述平均摩擦系数受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对回归方程都进行了显著性和失拟检验,检验表明回归方程结果显著、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风速的随机瞬变容易导致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大幅波动。本文拟采用数字旋转阀控马达变桨距技术,以有效地提高各种风况下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平滑控制的性能,并采用变桨载荷补偿的方法,以提高变桨距控制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创新点:1.提出数字式旋转阀控马达变桨距的控制技术,推导得出变桨距控制的模型;2.提出变桨距载荷补偿的控制方法,以提高变桨距控制的精度和鲁棒性;3.搭建实验台,并与伺服阀控马达变桨距进行功率平滑控制的对比性研究。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构建旋转阀控马达变桨距的机理模型,得到输出桨距角与输入控制信号之间的定量关系;2.通过对比性实验分析,验证旋转阀控马达变桨距在输出功率平滑控制方面的高效性。结论:1.相比于伺服控马达,数字式旋转阀控马达变桨距能更有效地平滑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提高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和质量;2.变桨载荷补偿的方法能更为有效地提高旋转阀控马达变桨距控制的精度、响应速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实验台稳定时间长、精度低,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针对原实验台存在的问题,对其热保护电气控制系统、水冷系统、热功率测量系统、温度测量系统、机械系统和测控电路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实验台导热系数测量精度提高了5. 5%,稳定时间缩短了50%以上。该实验台起到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的作用,为传统实验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研制了电阻炉温度控制实验台.通过该实验台学生可以应用已学知识,独立完成温度过程控制系统的实时控制软件设计、进行多种控制算法设计调试、修改控制参数、实现对被控对象的实时温度控制试验.采用该实验台可以尝试用多种新控制算法对实际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以通过控制效果检验控制算法的优点与不足.该套系统设计完成后,已经有5届学生使用实验台完成了温度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算法PID的课程设计,5位学生采用该实验台完成了毕业设计,3位硕士研究生完成了论文研究工作.介绍了实验台的原理、控制系统的构成,描述了模糊控制算法在该实验台上进行炉温控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作为能量源的电动汽车用复合能源管理系统,开发了一套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复合能源系统实验平台。根据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特点,在完成平台结构总体设计及各子系统部件设计的基础上,完成实验平台搭建。实验平台通过电机及驱动器、制动器和转动惯量可以模拟电动汽车行驶的不同工况,以便对动力电池及超级电容的混合驱动控制及再生制动控制效果进行测试与优化。  相似文献   

9.
在PD策略的计算力矩法基础上,讨论了系统参数不确定的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控制问题.针对空间机械臂载体的位置不受控制,姿态受控制的情况下,对系统动量守恒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空间机械臂的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PD策略的计算力矩法,考虑协调参数的不确定性,得到了系统的闭环动态误差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补偿学习控制方法,设计了具有不确定性的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关节空间的补偿控制方案.将基于神经网络的补偿学习控制与计算力矩法相结合,利用进化学习来消除系统参数不确定性而造成的轨迹跟踪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对空间机械臂关节空间内的轨迹跟踪控制.数值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制动器检测和控制原理的分析,建立了关于电动机驱动电流依赖于观测值(转速)的微分方程模型.然后,优化模型,把连续问题离散化,进而微分方程模型改进成差分方程模型(依赖于扭矩),使其精确度大大提高,而且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并把模型由水平制动推广到垂直制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