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本试图通过对这些诗词中怀归情结的表现、成因、消解方式等的剖析,揭示其思乡归隐意蕴中政治、哲学等层面上的深层内涵。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苏轼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感悟其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倍受后人崇仰的学巨匠。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诗词日臻繁荣,涌现了各种题材的诗词歌赋。但是受到政治环境与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多诗人客居他乡,思乡诗词因此勃然兴起。以往对诗词的研究、尤其是思乡诗词大多是从文学和翻译角度进行的,鲜有从认知角度进行解析。而它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典型的思乡诗词为例,分析唐宋思乡诗词中的四种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理想化认知模型在突出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诗词中怀归情结的表现、成因、消解方式等的剖析 ,揭示其思乡归隐意蕴中政治、哲学等层面上的深层内涵。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苏轼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 ,感悟其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 ,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倍受后人崇仰的文学巨匠。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诗词作者为表达思乡怀人之情,往往将情寓于所见所闻的景物中,或者采取推测联想主客位对写的方式,移情于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雁意象多与失意、孤苦、凄凉联系在一起,负载着诗人思乡怀归的孤苦情怀,是透视其心灵世界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6.
《招生考试通讯》2009,(4):I0003-I0004
命题 NO.07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每个人对家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古今中外的诗词歌曲中。歌颂家乡的占相当大一部分,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什么“青春作伴好还乡”,无不表达着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是的,家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美好的。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绪。请以“思乡”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飘流异乡,因而写了不少思乡的诗词。透过他的大量的思乡诗词,可以看到他苦中作乐、以老庄哲理来对待处理人生的荣辱成败、进退得失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草"与离情别恨结了缘,就如同"柳"留人,"雁"捎书一样,"草"也演变成了一个思乡惜别的典型意象。  相似文献   

9.
“思乡”是中国古代文人自古以来经久不衰的研究与吟唱对象。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无数的诗歌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而殷切之情。柳永这个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深的才子.他的思乡词道出的是怎样的情怀呢?  相似文献   

10.
思乡是个体迁移出并远离正常熟悉的生活环境后唤起一种消极情绪。文章编制大学生思乡问卷,确定大学生思乡概念的基本结构,并验证大学生思乡问卷的实证效度。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与编写测验题目,选取大学生样本施测后,经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大学生思乡的因素结构。结果表明,大学生思乡的结构主要包括情境思乡、思乡情绪体验和思乡对象等三个因素,与以往思乡结构研究中的重安置过程、情绪体验过程和对象分离过程相对应。大学生思乡得分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两个效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思乡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女生思乡水平高于男生,省外大学生思乡水平更高,本研究测量工具具有一定的实证效度。  相似文献   

11.
柳庆云 《学语文》2006,(6):39-40
微型小说《回家》是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可它妙就妙在表达思乡情绪的手段上。他没有直抒胸臆,大叹对家乡之思念;他没有大谈对家乡之热爱;他也没有沉醉在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中:他更没有找个人攀谈以解思乡之苦。他采用一个出人意料的方法,寄钱给了他的友人.让友人帮他回家乡,沿着自己回家的路线走一遍,问候一遍自己想要问候的人,甚至闻一闻存留在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梨花意象具有非凡的意义,佳作迭出,不断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诗人对梨花形象的抒写,因情而发、因境而生。唐人岑参用梨花意象来表达伤春惜春、伤别怀友、思乡怀归、悼古伤今等情感,书写心中的悲情、离情别绪。他开启了用梨花意象书写伤感心绪的先河,为后世文人提供了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留下了众多的关于思乡题材的诗作,这些诗作主要分布在游历诗及表现客居生活的诗、边塞诗、描写宦旅生活及表现贬迁生活的诗这三大类中,并以此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鲜明的“思乡情结”,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王音 《学语文》2008,(3):37-37
古人吟诗作词,常用婉转之法。用婉转的方法抒情,有种种变化,其中一种是通过想像。从对方着笔采曲折地表达。在思乡怀人的诗词中。作者常常借助想像,从对方着笔,写家人如何思念自己,从而使自己的感情表达得婉转曲折,深沉动人。  相似文献   

15.
张大千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他一生的经历极富传奇性。离开大陆、漂泊海外的张大千常常创作山水画作品来表达对祖国的怀念之情。《资中八胜册》、《长江万里图》、(《庐山图》是张大千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这三幅山水画蕴含了张大千浓厚的爱国思乡情怀。  相似文献   

16.
刘影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22-124
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在雅舍系列散文中,梁实秋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或对故朋旧友的回忆追思,或对故乡旧物人事的怀想,特别是《雅舍谈吃》不仅举玑列珠地叙说了故乡种种美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美食的回忆寄托了梁实秋深深的思乡之情。梁实秋散文中的浓浓乡情是其流落异地思乡而不得归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刘勇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72-74,81
在唐代边战频仍的背景下,许多诗人为建功立业远离家乡奔赴边塞,思乡怀亲成为边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感体验。边塞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借思乡之情衬托慷慨报国的雄心壮志,揭示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以及表达对战争的认识等等,从而将思乡怀亲主题与边塞主题完美结合,不仅赋予传统思乡怀亲诗以特殊的意义,也增强了边塞诗的审美内涵,使边塞诗更加厚重。  相似文献   

18.
古代酒文化中的宋代女性文学思乡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酒文化为古代文学提供了广大的审美空间和审美对象。但是宋代女性文学沉淀于酒文化中的思乡主题却与男性主流文学不尽相同,它虽然缺乏男性文学广阔的时空境界和独立自由的抒情主体,却在有限的审美时空里抒发了古代女性历经战乱、异域飘零的情感体验,真实叙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遭遇中的思乡情怀。  相似文献   

19.
徐訏是著名的小说家,同时在诗歌方面也有很高的建树,著有《灯笼集》、《借火集》等九部诗集,试从诗歌创作的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诗歌内容、意象、语言等方面,评析他的乡情诗,从而深切体会徐訏先生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思乡情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主题的历时性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思乡往往体现为对家园旧邦的具体情感指向,已连带着念旧感。屈原辞赋思乡将个人政治理想与社会群体命运紧密结合。造成乡思情感强劲的外部原因,大致有六点。思乡主题中有许多全身远祸、隐逸乡间的情感成分,此主题于魏晋、晚唐、清初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