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可创造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注意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材料,尽可能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最需要具备独立获取知识、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等关键能力,以及其他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备品格。数学教育应该精选数学核心知识,着眼于学生学习"产出"来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创生数学知识,联结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灵活迁移,提升其以高阶思维能力和学习力为核心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5.
课堂"增效"的有利途径是教师能够重视核心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核心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于主干地位.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却发现核心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把握却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梳理、筛选和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知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常识性数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大多数教师常常忽略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只是单方面让学生强行记忆,导致学生缺少对常识性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联系生活、溯源历史等入手,加强对常识性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正引领数学学科教学的发展,本着继承与发展的态度可以发现,数学学科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需要理清.分析与实践表明,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体两面,知识形式与素养形式一显性一隐性,数学知识的意趣中隐藏着丰富的素养培养机会.因此,基于知识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追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优良的传统.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理解知识,可以发现新的含义.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知识理解的特点进行梳理,以及对学生知识理解进行研究,论述了知识理解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还需要渗透数学思想,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其核心素养.文章对此提出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建构模型思想,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多元转化思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师科学地展开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习惯按照教材单元和课时划分进行教学,忽视关注知识之间、方法之间的联系,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体化设计。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树立数学知识整体设计的意识,着眼知识之间、方法之间的联系,做到"左顾右盼""瞻前顾后""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问题。"这句话就强调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联系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设计教学活动,把数学问题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体会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一、沟通基本知识联系,形成系统知识链条 1.揭示概念内在联系。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沟通有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逐渐形成各种概念知识的系统,就可以为学习计算和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较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严重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活数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能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提出: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成"四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可以使学生通过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知识结构"这两方面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学生形成完备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在关注数学情境的"生活化"和"数学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数学知识的内在生命联系,尊重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和拓展性,寓知识发展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数学萌芽、生长和变化的演绎过程.有效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应当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又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学习内容,加上小学生受认知发展的限制,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往往不容易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给予学生提示,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以数学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为依据,从已知的数学知识领域向未知数学知识领域拓展的一种思想方法,它也是很多数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和延伸。  相似文献   

20.
陈浩 《教育教学论坛》2011,(22):102-103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