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中,信用证是相对安全的结算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风险,其中信用证软条款就是其存在的风险之一,本文总结了信用证软条款的常见表现形式,希望能够对我国外贸企业进行出口结算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国际贸易的信用证支付方式条件下,“软条款”泛滥,严重影响了交易安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根据信用证的设计原理,对“软条款”信用证的性质、种类、特征、危害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马义玲 《陕西教育》2010,(3):111-112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之一,对于买卖双方的交易有着其它结算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双方刚开始进行交易时。买卖双方容易接受此种结算方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信用证结算也存在许多风险和问题。进口商往往利用软条款对出口商进行限制,一旦出口商不慎陷入了进口商的软务款陷阱之中,将会给出口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出口商正常的经营和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信用证中存在的软条款具体表现,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而实质上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支付方式。但近几年软条款信用证在实际业务中的大量出现,导致我国出口商承受了很大的损失。本文从出口商的角度,从软条款信用证出发,分析如何识别信用证软条款,从而提出一些防范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历来被誉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信用证包括跟单信用证和备用信用证,是由银行开立的附条件的书面约定,保证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向受益人支付约定的款额。由于信用证适用领域的跨国性及银行审单时强调的是信用证与基础贸易分离的书面审查,因而暴露出信用证这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天然存在的弱点,并给不法分子以可逞之机。本文结合信用证的运作特点,研讨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是我国出口贸易中较为普遍采用的结算方式.在实际业务中,出口方收到的信用证常常出现与贸易合同不符的条款,这可能直接影响出口方的利益.分析信用证中不符条款的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处理之,对于顺利履行出口合同,保障收汇安全,有着甚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君 《华章》2013,(16)
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信用证结算方式、汇付和托收结算方式、银行保证函、各种结算结合使用的结算方式。在银行与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信用证。本文主要论述了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控制。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最为广泛和最为重要的一种结算方式,但信用证结算也存在一些弊端。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激烈,竞争手段的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信用证结算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利弊,并提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最为广泛和最为重要的一种结算方式,但信用证结算也存在一些弊端。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激烈,竞争手段的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信用证结算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利弊,并提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信用证已成为进出口结算中通用性的一种方式,而且在近年来融资热潮中也大显示身手。以结算为例,近年来信用证的结算份额保持在4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被誉为"国际贸易的血液"。然而在国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却发展滞后,尤其是与国际贸易相比。本文就是要对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付款方式是当前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均易接受的一种主要支付方式,但软条款信用证会使受益人的收款大打折扣,甚至变成受害人。本文拟通过对软条款的分析,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保证收汇安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主要的国际结算方式之一,信用证巧妙地将进出口商的商业信用转换为银行信用,较好地解决了进出口商之间的信用危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但是,在实务操作中,由于信用证使用手续繁杂、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增加了信用证的风险。文章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进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所面临的欺诈性风险,对风险表现的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防范信用证欺诈性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胡荀 《海外英语》2014,(20):127-128
信用证审核是国际贸易流程当中的重要环节,而商务英语单证课教材对信用证的讲解不像中文教材那么深入,学生对很多知识点也只是表面了解,不知道背后的原因及要点。该文主要补充了《单证英语》课程中,出口商审核信用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即信用证的真实性、条款的含义、不切实际的条款、矛盾条款、软条款、和数字有关的条款和更新的条款。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补充,希望学生能够对信用证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助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相似文献   

14.
软条款信用证是信用证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对于在信用证中开立软条款的行为不能认为都构成信用证诈骗罪。软条款本身可以是就将来的主观心理的事实进行的欺骗,因此即使没有其他的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的欺骗行为,也不影响信用证诈骗罪的成立。在判断行为是否利用软条款实施信用证诈骗罪时,应当注重从开立软条款的目的及软条款的表现形式方面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5.
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商会面临进口商的道德问题、开证行倒闭、单证不符、信用证软条款、直寄提单等风险。出口商应该通过对相关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加强催证审证工作、认真制作单据、要求信用证加具保兑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通常被认为是国际贸易中最安全的支付方式之一,但贸易实践中,“软条款”就像埋伏在信用证中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出口商的结汇安全。及时识别信用证中的“软条款”,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把收汇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贸易各环节严格把关,防患于未然,是出口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刘岗 《文教资料》2006,(28):189-190
信用证中的“软条款”是指信用证规定的开证行可随时单方面地解除其付款责任的条款。“软条款”信用证是一种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目前学者倾向于将其归为信用证欺诈。本文认为对其性质应具体分析,多数情况下应是一种有缺陷的信用证。本文还对常见信用证“软条款”的种类和防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贸易结算的诸多方式中,信用证付款方式具有其他付款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这种制度本身的缺陷也给犯罪分子大肆进行信用正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信用证欺诈极大地损害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如何在制度设计和国际贸易实践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预防和减少信用证欺诈活动,保护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信用证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文章针对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具体应用,从信息不对称的前提出发,着重分析了信用证项下的银行风险,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舒甜甜 《海外英语》2012,(7):150-151,18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商务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总量突飞猛进。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结算方式,但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交往中,从业人员对信用证的翻译和理解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论文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语域理论出发,对信用证的词汇特征和翻译的重难点进行剖析,力求帮助学习者从语境的角度把握信用证的词汇特点从而促进对信用证的翻译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