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王玉剑  马延臣 《科教文汇》2007,(5X):162-162
孟子的“天爵、人爵”思想的提出并不突兀,有其内在合理性,并与其“仁政”、“性善”、“致仕”等思想贯通一体.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从这一思想提出的内在理路、作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明晰孟子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
刊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的《对立统一时空观》、《量子图像与量子哲学》和《浙江大学学报》的《复八维时空理论导引》,构成了对立统一时空观内在统一的理论整体。其理论框架如图所示。该图表明 :这一理论是根除克服当代物理学三大基础理论的重大缺陷、谬误和困难的产物。当代物理学基础理论的根本性缺陷 ,集中表现为狭义相对论无法解决专为检验这一威力无穷的物理学理论能否自圆其说而设计的基本“思想实验”——“宇航年青”的物理本质问题。《对立统一时空观》之“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片面与修正”,在人类认识史上首次论证了 :被“介…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空间理解为具体的地点,比如高山、海洋等;对于时间就理解为具体的某一时段,比如上午、下午等。这种观念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显现出了时空与物质的紧密联系。在近代,时空观最典型的代表是牛顿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本文首先分别分析了二者的含义,再通过互相比较,说明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谭暑生教授沥20多年心血原创性创立了标准时空论,写成《从狭义相对论到标准时空论》一书。本书详尽、深入地阐述了这一有别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的一种新的目前物理学所允许的时空理论;介绍了时空观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运用标准时空论克服和应对狭义相对论面临的疑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它是对牛顿时空观的一种修正和拓展,从光速不变的原理出发,重新建立的一种崭新的相对论时空观。  相似文献   

6.
康德把时间和空间看作是直观形式,而且时间只是内直观的形式,空间只是外直观的形式。康德的这种时空观导致一些实质性的错误,其中之一是,他断言欧氏几何学和牛顿力学都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验综合知识。文章将“时间”和“空间”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知性层面,将它们加入先验范畴的行列,并且对“时间”“空间”的内涵和康德的整个先验范畴体系作了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对论的相对时空观被认为比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更接近客观真实。但实际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自我矛盾的理论,不可能具有客观真实性。相对论是建立在三条假设的基础上的。第一条叫“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的原话是“物理体系的状态据以变化的定律,同这些状态的变化与以两个彼此作相对匀速移动的坐标系中的哪一个作参考是没有关系的”。第二条是“任一条光线在‘静止’坐标系中总是以确定的速度C运动,不管这条光线是由静止的还是运动着的物质发射出来的”,也就是说光在真空中…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天文现象的认识曾经历过漫长的道路,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对时空的认识几经更新.然而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如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值究竟是多大?它是一个常数,还是会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牛顿反平方定律严格成立吗?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等效吗?光子的静止质量严格为零吗?这一个个问号深深地吸引了一群受好奇心驱动、乐于探索的年轻人-他们就是以长江学者罗俊教授为带头人的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与理论研究群体.近加年来,他们埋头于喻家山下山洞内的引力实验室,远离尘嚣、潜心钻研,取得了一项项引人注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今年(2005年)是联合国大会所确定的“国际物理年”,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发表他的著名理论,狭义相对论的100周年。狭义相对论深化了牛顿所奠定的牛顿力学,深化了牛顿所提出的时空观,从而影响到当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公允地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大突破,亦即由宏观低速运动领域的突破,进入到宏观高速领域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科普丛书《金苹果文库》,是一套广大读者看得懂、买得起、拿得动的优秀读物。《金苹果文库》的得名,取自于关于牛顿的那个著名的传说。传说中的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坠落地面,激发了灵感,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将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喻为“金苹果”,希望丛书能帮助读者学到科学家的“点石成金”的本领,这是每一位读者都能心领神会的。  相似文献   

11.
张一旦 《科教文汇》2009,(3):224-225
文章将庄子的思想置于春秋入文思潮的大背景中来考察,在天人关系的互动与转进中展开其理路与内在的逻辑结构。庄子思想从整体上来讲,是一个主体实现自由的过程。首先,“天”是一个自在的本然的存在;其次,其必然性被抽象出来,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定性,与作为自为的具有主体性的人构通起来;再次,具有抽象必然性的主体,对其具体的有限性进行消解与扬弃;最后,在主体生命的完成中实现了精神的超越与自由,将天与人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野外地质教学作为地质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地质时空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在野外地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的实际观察、探索和理解,形成地质思维。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建立与培养学生的地质时空观。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思维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地质时空观的内涵,最后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地质时空观的建立与培养,为地质课的教学探究提供相关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天爵、人爵"思想的提出并不突兀,有其内在合理性,并与其"仁政"、"性善"、"致仕"等思想贯通一体,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从这一思想提出的内在理路、作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明晰孟子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界定科学大家的"四点论"。以牛顿为例,他建立了经典牛顿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是量子力学出现前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核心工具;牛顿在光学、微积分等其它领域仍有重要贡献;基于牛顿力学的决定论成为几百年人们信奉的思想信条。按照"四点论"来分析,玻恩带领弟子们建立了矩阵力学;玻恩最早写出的量子力学对易关系式是量子力学的核心;除量子力学外,玻恩在晶格动力学、场论、相对论、液体理论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贡献;玻恩的波函数几率解释彻底粉碎了决定论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合法性。因此,如同难以比较牛顿与爱因斯坦谁更伟大一样,将玻恩与牛顿作对比研究,重点不在于比较二人科学形象之高矮,而在于肯定:玻恩与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一样,堪称物理学大家。  相似文献   

15.
真实的牛顿     
曹琪  朱诚益 《科教文汇》2010,(21):205-206
牛顿在近代科学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而一般教科书中关于牛顿的介绍都是美化、神话这位科学家,使得牛顿高高在上,没有真实感。文章采用史料翔实,还原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牛顿。并详细介绍了一些重要典故,如:“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巨人”究竟是谁;是谁首先发明了微积分;牛顿究竟是造币厂长还是造币大臣;同时代科学家与牛顿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6.
有关赫伯特·西蒙理论与学术造诣的研究,学界多聚焦于其管理决策思想,而对其并不十分系统和“显赫”的情报信息论,理论界显然未给予集中关注与研究。以西蒙的文献著述为依据,沿着其“管理就是决策”的总命题,对其情报信息论进行尝试性发掘与总结。西蒙的情报信息论论直接导源于他的“管理就是决策”思想。而“有限理性模型”奠定了其决策情报支持系统的主体框架。作为西蒙决策情报理论中最具应用价值的一部分,情报信息能力建设的方法论,对我们今天建设决策情报支持系统、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康德哲学的任务是要解决认识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采用的是纯粹理性的先验批判立场,他的使命就是为牛顿力学的合理性进行哲学辩护;马赫完全立足于感觉经验的基本要素,试图解决感觉如何形成认识的问题,采用的是反对形而上学玄想的经验批判立场,并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深入批判。彭加勒把数学中的递归论证看作是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用约定主义取代康德的先验批判。他们都影响了爱因斯坦的早期哲学,并塑造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随着广义相对论的建立,爱因斯坦充分认识到数学在理论建构中的作用,转向斯宾诺莎的唯理论。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趣事     
原来已经吃过了牛顿,英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有一天上午,一位朋友来看望牛顿。当时牛顿正在实验室里工作,便叫朋友在客厅里稍等片刻,可是一直等到中午,还不见牛顿从实验室里出来。朋友已经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了。这时,正好佣人给牛顿送来了午餐,朋友只当是为自己准备的,便毫不客气地将它吃了。过了一会,牛顿兴致勃勃地从实验室走出来,好像一个凯旋而归的战士。“请原谅,让你们久等了!”牛顿一边和朋友说话,一边伸手揭开饭锅。当他看到锅里空空如也,桌上的盘子里放着吃剩的鸡骨头时,便自言自语地说:“嗨,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饭呢,原…  相似文献   

19.
在逻辑理路上澄清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的互为因果性的关联机制,并在充分阐释采用知识图谱研究范式解析中国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的正当性基础之上,使用SPSS与Ucinet对超过2000篇以“社会风险”和“社会信任”为篇名或关键词的中文文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从而透视到了当代中国在现实中所面临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问题的主要来源、发生领域、主要类型等方面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中国社会中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在类型、特征和性质等方面与西方社会的差异.据此提出,中国政府应优先建立“制度的信任”,才可能有效化解以整个社会系统不断增加的复杂性所意味着的持续增加的社会风险,从而保持未来中国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姜天堃 《科教文汇》2009,(4):110-110
“和”与“仁”一样是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以身作则”等都体现了“和”这一思想。素质教育在现代教学中提倡以人为本,“和谐课堂”从现代教育方法上更好地诠释了孔子的“和”思想与其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