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庚晋 《百科知识》2002,(10):31-32
关于月球起源的说法有四种。第一个假说是月球和地球一样,是在46亿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尘云和气体凝聚而成的;第二个假说是月球系由地球抛离出去的,抛出点后来形成太平洋;第三个假说是月球是宇宙中个别形成的星体,行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重力场捕获,而环绕地球运动;第四个假说是月球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被地球所俘获的。  相似文献   

2.
月球十大谜     
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曾提出3种理论,它们是"姐妹说"--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母子说"--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俘获说"--地球诞生后俘获了一颗小行星,月球就是那颗小行星.科学家们认为,三种理论全都有缺陷,其中第三种假说成立的可能性最小.  相似文献   

3.
月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一个新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表明,大约在45亿年前,已经基本成型的地球与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以合适的角度和速度相撞,能抛出足够多的物质碎片凝结成为月球。这一模型为月球起源的大冲撞假说提供了新的支持。人们曾提出过多种月球起源理论,如月球与地球同时产生、月球是地球俘获的外来天体、地球在高速旋转中甩出的物质形成月球等。但事实表明这些假说都站不住脚。大冲撞假说认为月球是地球与一个“过路”的天体相撞产生的。但以前建立的大冲撞模型认为,要形成现在的月球,当初的相撞过程必须具备一些难以达到的苛刻…  相似文献   

4.
地球的形成,目前理论仍是"星云说"为主,本文从"星云说"着眼,对地球质量形成机理进行探索。大家公认的是,宇宙中存在有四种物质——固、气、液、等离子态。作者认为,这四种物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5.
此前,有关月球的起源出现过4种假说,都是由西方人提出的.最早出现的是同源说,提出者是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布丰.这一假说在分裂说和俘获说相继出笼后曾经沉寂了很长时间,一直到20世纪,随着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又开始受宠,它经过一些完善后,由美国的一位天体化学家哈罗德·尤里再次提出来.  相似文献   

6.
月球10大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曾提出3种理论,它们是“姐妹说”——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母子说”——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俘获说”——地球诞生后俘获了一颗小行星,月球就是那颗小行星。科学家们认为,三种理论全都有缺陷,其中第三种假说成立的可能性最小。  相似文献   

7.
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荷兰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核爆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大碰撞学说的错误目前,关于月球形成,最流行的是大碰撞学说。大碰撞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外星体碰撞,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科学家分析了"阿波罗"登月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否定了  相似文献   

8.
巨大的地球也许是在一眨眼的时间里诞生的!关于地球的形成,目前的主流观点依然是星云假说,太阳系原始星云旋转,分离,中间形成了太阳,周围形成了各大行星,包括地球。地球胚胎在星云物质不断积聚的过程中逐渐壮大,最后形成了原始地球。原始地球一开始是炽热的,后来逐渐冷却,变成了一颗荒凉的、没有水的星球。再往后,才逐渐出现了水、大气和生命。这个早期过程至少要持续几亿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地球开始形成到生命诞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岁月。然而,这个目前的流行理论很多环节是猜测的,因为46亿年前地球刚诞生时的岩石等重要资料几乎都没有…  相似文献   

9.
关于地球的形成,目前的主流观点依然是星云假说:太阳系原始星云旋转、分离,中间形成了太阳,周围形成了各大行星,包括地球。地球在星云物质不断积聚的过程中逐渐壮大,最后形成了原始地球。原始地球一开始是炽热的,后来逐渐冷却,变成了一颗荒凉的、没有水的星球。再往后,才逐渐出现了水、大气和生命。这个早期过程至少要持续几亿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地球开始形成到生命诞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岁月。然而,这个目前流行的理论很多环节是猜测的,因为46亿年前地球刚诞生时的岩石等重要资料几乎没有保留下来,而是在后来的板块运动中被摧毁了,老的…  相似文献   

10.
李卫东 《百科知识》2010,(22):32-33
月球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热点。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3种假说:一种是月球被捕获说,一种是地月同源说,一种是地球分裂说。但到目前为止,这3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11,(15):53-53
本期封面是用于捕捉太阳风中原子的创世纪号(Genesis)浓缩器,是被从2004年坠毁在犹他州沙漠中的样品返回舱中清理出来的框架和金属丝。未破损的碳化硅四分仪(顶部)的分析揭示了原始太阳系的最初氧和氮同位素的比例,该比例与地球、月球和火星上的比例并不相同。科学家们认为过量重氮来自彗星。自然过程形成的重氧元素从星云中脱离,星云中部分的轻氧元素形成了太阳。  相似文献   

12.
以前的“旋涡说”与“星云说” 早在1644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原理》一书里就提出了原始太阳星云的概念,猜测太初混沌之时,物质微粒在宇宙旋涡中逐渐形成了太阳系,“以太旋涡说”是近代第一个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相似文献   

13.
据国外媒体报道,"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目前,依据"阿波罗号"月球岩石样本最新"亲子鉴定",地球是月球的"妈妈"!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认真研究思考月球的身世,通过阿波罗号载人月球任务采集的月球岩石样本分析形成了80年代中期基本的月球起源假设。该主流理论认为,火星大小的一颗原行星在44亿年前与地球发生碰撞,两个星体溶合在一  相似文献   

14.
正从古至今,悬挂在夜空中的一轮明月,都是人类心目中最亲近、最熟悉的天体。关于月球,我们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和吴刚伐木的神话传说;古希腊有月桂女神的故事;古印度人甚至认为月亮代表男性,地球代表女性。然而,这个从人类文明诞生时就陪伴我们的朋友——月球,其形成原因却一直都是一个谜。虽然科学家通过种种假说试图解释月球形成的原因,但却总存在各种瑕疵和争议。2014年以  相似文献   

15.
7月22日,我国很多地方都目睹了"日全食"奇观."日全食"的形成,无非是太阳、月球、地球三点一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这场恢弘的"天体游戏"中,太阳和月球是表演者,而地球不过是一个旁观者.  相似文献   

16.
星云假说的谬误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了星云假说。他认为,大约50亿年前太阳系只是一团气体云,即原始的太阳星云,后来其核心部分变成了今天的太阳,而围绕它旋转的一些“薄盘物质”最终成就了现在的九大行星。这种假说固然对今天太阳系的一些特性,如九大行星的共面性和同向性能够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但它毕竟仍存在许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如果按照康德的理论,认为太阳和它周围的行星同是原始太阳星云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些物质又何以把绝大多数的氢的同位素有选择地聚集到一起形成原始太阳,而它周围的薄盘物质却又为什么不肯束手就擒…  相似文献   

17.
嫦娥飞天     
中国人何时也可在月球上留下一行足迹,在那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些期盼将伴随"嫦娥1号"卫星的发射,一步步变成现实。对科学家而言,月球依然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月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地球和月球是兄妹关系、母子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关系?月球能告诉我们有关地球的新信息,如地球的起源、地球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18.
<正>新发现的氢气"河流"也许就是螺旋星系稳定而高产的"恒星生产线"。恒星是如何形成的?你也许会说,这个问题早已被天文学家们弄清楚了。早在18世纪,康德就提出了"星云假说"——星际空间中的气体云和尘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塌缩,星云核心处的温度会升高,最终点燃核聚变来对抗塌缩,恒星就这样形成了。随后,天文学家们进一步弄清了恒星形成过程中的细节,比如星坯演化的主要机制、形成恒星所需气体云的临界质量等等。如今,天文学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暗物质或者暗能量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上面,而恒星的形成过程似乎已经无需去研究了。  相似文献   

19.
月球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与地球相伴?这曾经是个古老难解的问题。古时候,地球人觉得月球很神秘,各个民族都留下了许多与月球相关的美丽神话和传说,企图解释月球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现在,人类通过宇宙飞船飞向了太空、对太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还通过登月飞船直接登上了月球,亲眼目睹了月球的容貌,并从带回地球的几百公斤月球岩石之中掌握了大量资料数据信息。不仅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月亮是当今人类研究得最透彻最深入仔细的天体,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不下几十种之多,象捕获说、分裂说、撞击说、宇宙飞船说最有代表性,但都存在缺陷。从月球的各种特征的形成条件和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一个新的月球学说在中国诞生了:《月球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一一月球是来自水星内侧太阳旁边曾经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类地行星,因为掠曰彗星撞击的推力才来到地球身边的,是由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绕日行星演变成为了地球的卫星。.这是个终极理论,他能够很轻松圆满地解释与月球有关的所有谜团.  相似文献   

20.
刘燕庐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15-I0016
<正>科技日报讯(记者刘燕庐)太阳系中的水究竟是在太阳系形成时由冰电离形成,还是原本就存在于太阳系诞生前的寒冷星云?这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而本周的一项发现或许有助于人们解开这一谜团。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天文系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存在地球、陨石、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比大约46亿岁的太阳系还"老"。这意味着现存于太阳系中的水,有部分来自于太阳系形成前的星际介质。该研究发表在9月2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