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笔者分析了IPV6的推广前景,得出了IPV6的推广将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IPV6的普及与发展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IPV4与IPV6共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当前,在如何解决IPV4和IPV6共存的问题,人们发展出了许多技术。NAT-PT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介绍了如何利用NAT-PT技术实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互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网络重编号技术原理的研究,依据支持网络重编号的主要技术之一,即IPV6DNS对IPV6地址的正确解析,设计实现了一个IPV6DNS服务器,能够实现IPV4、IPV6地址的正确解析,基于该DNS服务器并伴有DHCP6服务器以及IPV6路由器可实现大型网络重编号以达到对IPV4、IPV6网络的正确访问,实现IPV6网络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3.
IPV6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IPV6的发展背景,IPV6相对于IPV4的新特性;IPV6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亮  陈波 《内江科技》2010,31(4):90-90,116
本文分析了IPV6的推广前景,得出IPV6的推广将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IPV6的普及与发展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IPV4与IPV6共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当前,对如何解IPV4和IPV6共存的问题,人们发展出了许多技术。NAT—PT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NAT—PT技术实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互联。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IPV6协议相关知识,IPV4协议与IPV6协议的区别,近而论述了IPV4和IPV6转换地址技术,隧道技术,双堆栈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产生、特征和优势,及从IPV4到IPV6过渡的几种技术,并对IPV6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 的产生、特征和优势,及从IPV4到IPV6过渡的几种技术,并对IPV6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IPV6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将取代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于是浅析了IPV6协议的推出的原因及其特点,简单说明了核心交换机IPV6应用的基本配置。  相似文献   

9.
IPV6(第六代互联网协议)具有从IPV4的32位地址扩展到128位的足够宽广的地址空间,满足下一代互联网络对网络的安全、质量和移动性的要求.应用于IPV6网络的互联设备应该对IPV6有着良好的支持,本文研究了IPV6协议对互联设备路由器的要求,报告了我国的标准化网络设备现状并加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IPV6技术特征和优势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PV6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两种网络协议IPv6与IPv4作一些比较,并分析了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的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IPV6技术特征和优势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PV6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IPV6的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利民  周震 《科技通报》2012,28(4):114-115,140
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IPV6入侵检测技术。首先介绍了传统IPV6网络的几种网络协议,然后提出了一种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的IPV6网络入侵检测算法。与传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对比,得到的实验数据突出了本文提出的改进型算法,有较高的优势,不管在时间上,还是在识别率上都得到了较好地提高,误检率低。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多属性约束的IPV6动态路由协议优化方法。根据IPV6动态路由协议中数据属性的约束条件,建立最优多属性约束模型,用来描述不同属性约束条件需要符合的要求。详细描述了IPV6动态路由协议的设计方式,从而实现大范围网络通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网络通信,能够避免传统算法的缺陷,提高了通信效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内容分发网络是近年来用于解决响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的互联网上的应用。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本文描述了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的设计原理,研究了支持IPV4/IPV6双协议的模块的实现方法,并在项目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徐利 《大众科技》2008,(9):53-54
IPv6以其丰富的IP地址资源、安全性、网络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替代IPV4的新一代网际协议。由于IPv6协议不能完全兼容IPv4协议,因此IPv4协议向IPv6协议过渡的过程,将利用现有IPv4互连网络资源,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进行,CNGI网络(即下一代互联网)作为采用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目前的IPV4网络共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创新地设计与实现了基于Linux主机的IPv6分布式防火墙。本文首先阐述了分布式防火墙的概念和原理;接着分析基于Linux主机的IPV6分布式防火墙系统总体设计,然后,论述基于Linux主机的IPV6主机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并详述其具体实现的各个模块,最后对本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范围已经进入互联时代,IP地址的短缺和由于路由规模越来越大而带来的扩展性问题却日益凸显。为此,人们也想出了许多解决办法,例如正在开发的IPV6。但就目前网络发展环境下,网络地址转换相对来说被视为是更加实际的一种解决方案。本文简要介绍了路由器网络地址转换的定义和原理,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相关的配置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Pv6协议的地址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从IPV4到IPv6过渡技术和IPv6在未来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谭建辉 《大众科技》2005,(7):40-41,49
文章论述了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及中国自研网络技术IPv9协议的知识,探讨了IPv6及IPv9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独到之处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