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习教师(student teacher)是指要在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并且正在接受国家规定时间期限的教育实习的具有两种身份的"学生教师"。职前教师参加教育实习是其适应教师职业环境,提高自身实践智慧的关键。接受教育实习就是为职前教师积累实践经验以应对未来教师职业的挑战。但是菲尔德(Field)和拉塔(Latta)认为,"尽管学校的设置已经提供给职前教师实践机会去发展他们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总是不能够获得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实践智慧"[1]。也就是说,接受教育实习并不意味着实习教师就一定能够获得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动态评价理论强调在评价过程中参与各方的互动和干预,把评价与教师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这能有效地培养"准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探索意识,并且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从而实现培养他们研究意识的目的,为职前教师入职后成为称职教师,以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专业身份(认同)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实习(职前)教师对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实现是实习教师不断与实习环境的多种构成要素之间互动的结果.在实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中,人际互动对实习生身份认同的影响最大,而人际话语沟通是人际互动中最显著的方式.文章通过个案展现了话语在一位硕士实习教师对小学教师职业认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同的过程是在外部权威话语和内部话语的张力作用中伴随着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职前教师教育实习课程对于职前教师实践能力及其身份认同的培养至关重要.研究选取“中国与加拿大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互惠学习”项目(RLTESECC)中6名赴加拿大的交换生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深度访谈,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对中加的职前教师教育实习课程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挖掘两国实习课程中值得互惠互鉴的方面,以期对中加实习课程的互惠学习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薛萍 《中国教师》2012,(7):42-44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教师教育终身化和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的深入,职前教师教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教育实习作为职前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实习教师在实习中是怎么学的和学到了什么,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实习教师的实习经验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些经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前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低下是高师教育中的“痼疾”。改革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优化职前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模式,强化教育实践,改革教育实习,是提高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现有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体系中,实习生的"学习者"身份"、临时外来者"地位、"指导者"缺位、"额外帮手"的价值认知,导致实习生教育实习中反思内涵的缺失。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中反思形式、内容和方式的独特性,使构建教育实习前、中、后一体的以反思为导向的职前教育实习体系成为教师教育中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8.
谈教育实习     
对师范生来说,教育实习不仅仅是对毕业后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的一次尝试和演练,而且就是他们将来一生教师生涯的一个开端。一个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成败,将有可能影响到他今后一辈子所要从事的教师工作的好坏。教育实习一定要搞好。否则,不仅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相反,实习生在这一时期所习得的一些不好的做法和习惯将有可能成为他们今后工作中终身都难以克服的毛病,从而给他们的未来成长设置下障碍。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推行顶岗实习支教,可以撬动职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可以助推职后教师教育培训机制的完善。从管理者的视角而言,未来需要从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拓展,形成"政府主导-学校组织-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需要从实习支教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展,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需要从职前教师培养向职后教师培训拓展,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需要从"行政主导"转向"服务本位",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需要从独立的实习任务转向构建系统的教育实践连续体,明确实践的主题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实习教师在初次接触教育实践过程中,几乎都会体验到理想与现实不相符合的"现实冲击"(reality shock)。这一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教育实习的积极作用,还可能导致实习教师在入职阶段的适应困难,甚至放弃教师职业,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实习教师"现实冲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对"现实冲击"的内容、结果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有利于实习教师自身、师范院校以及实习学校进一步认识这一现象,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教育实习现状。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5,(4):107-112
本研究以案例形式(Case study)呈现了四名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大四学生2014年4月在中国辽宁为期三周教育实习的体验和收获。研究数据显示此次中国实习对澳大利亚实习教师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教师职业经历更是一次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异域文化理解与交流的实践。中国实习拓展了他们的教师职业技能,增强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实习生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丰富人生,体验成长,自信心倍增,对未来的教师生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2.
宋爽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3):101-102
教育实习是教师入职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我国目前教育实习诸多方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面切实地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彩排",是向教师职业过渡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幼师生开展教育实习期间,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实习任务,严格的园所管理,以及种种无法预料的人和事,都会使他们产生不适。指导教师需根据教育实习不同阶段,下园前加强"三观"教育,实习过程重点进行"传道"、"管理"、"解惑"指导。通过有的放矢的指导,帮助实习生顺利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发展成为合格教师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职前(实习)教师的实践发展是体现职前教师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方面.实习教师的实践发展是指在教育实习阶段,实习教师以教师发展的最高善作为自我成长的道德律令,进入教学场域,从而不断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实习教师的实践发展具有主体能动性、情境体验性、能力生成性等特点.制约实习教师实践发展的瓶颈有显性知识脱离实践场域、实习主体缺乏实践体验、终结性评价阻断实践欲求.因此,实习教师的实践发展需要自觉地内化实践知识、自决地塑造实践能力、自为地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在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该模式以改革教师教育实习为突破口,以农村中小学为基地,努力提高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实现了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及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多赢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开放性问卷、半结构访谈对比、分析了实习前与实习期间40位职前英语教师对教师身份认同的隐喻建构,探讨概念隐喻范畴中蕴含的教学与学习信念的改变、教师身份认同改变的原因及其启示。结果发现,实习前职前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主要包括:知识提供者、引导者、培育者和塑造者,而实习期间主要包括忙碌者、支持者、督促者、知识提供者、拯救者/纠错者和边缘者。实习前,有20个隐喻突显了行为主义教学与学习信念,17个突显了认知主义教学与学习信念,3个侧重课堂教学以外的因素,被列为自我指称类;实习期间,行为主义观隐喻下降到12个,认知主义观隐喻下降到2个,自我指称类却上升到26个。职前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变化受到他们在实习学校实践共同体中的参与度、自身教学能力、实习学校共同体文化以及先前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再好的教育课程,也无法准确地代表真实的教学。加强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为职前教师提供足够的了解中小教育实际、中学生现状以及实践训练的机会,乃是避免职前教师实习支教认知冲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强  马颖 《中国教师》2012,(7):48-51
<正>一、导论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准教师从理论走向实践、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如何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是摆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在影响教育实习的众多因素中,教育实习环境是影响实习教师实习效果、形成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支持性的教育实习环境,如实习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对准教师教学失误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学院的附小,我们每学期都要接待数批“准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实习工作。实习结束后,照例要开座谈会,实习教师畅谈感受,在职教师为他们答疑解惑。以往,作为“老教师”的我,应答实习教师的问题可谓驾轻就熟。可本学期,“天真”的实习教师经过对比后提出的三个“为什么”,一时竞让我难以回答。事后反思,感受良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习是职教师范生熟悉、接纳、融入职教生态环境,获取教育反思及实践性智慧的核心环节。目标明确的教学内容及任务设计、教学评价环节方式及效果的多样化呈现、教学反思的实践性发展、专门机构的有效沟通与对接,是德国职教教师教育实习取得巨大成效,并在整体上提高职教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举措。结合我国职教教师职前培养的实际情况,要想提高职教教师核心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从加强职教教师职前教育实习的质量着手,从教学目标、内容、任务、评价反思及监督管理等多个环节夯实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