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逸 《东方文化》2002,(6):27-35
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处,蕴涵化全球化的难题。如果实现经济全球化,各国纷纷加入世贸组织,则国内的各种体制势必与国际准则一致化。经济运作遵守国际准则,不仅需要政治、经济、法律等体制的保障,而且需要契约精神、秩序原则、公平诚信、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具有五千年明史和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里,和平、统一历来是国人为之努力奋斗的大主题,而和谐则是达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桥梁。和谐是一种化。和谐是社会明进步的标志。和谐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保证。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化渗透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在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不但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更是国民所需,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3.
试论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对接──兼谈体制创新高勇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伟大的转变,涉及到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一系列矛盾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盼 《华夏文化》2009,(1):39-41
众所周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所谓国情不仅指它的现状,也包括它的历史和文化。现今社会,在了解历史方面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淡漠历史;二是胡编历史。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淡漠历史,遗忘、曲解历史的现象却在专心经济的背景下逐渐蔓延。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相似文献   

5.
瑶族传统体育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反映了瑶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瑶族文化发展的变化规律.在过去的一段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导致了瑶族社会的变革,促进了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嬗变.运用文献资法、逻辑分析法考察了瑶族传统体育的变迁,并对变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试图展现其变迁的图景.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李少宇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场变革为社会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市场经济的经营者共同探索的新问题。本文对此略作探讨。(一)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局部地、仍在漫延地出现了一些违背传统德文化的严重问题。这...  相似文献   

7.
职业道德建设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唐永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加强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思想道德建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人们不能割断历史,在"废墟"上建设伦理道德。因此,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8.
韩国经济崛起时,文化亦同时崛起,这与韩国政府及其民众对其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密切相关。在韩国,一处不起眼的小陶窑遗址,一段乱石砌成的古墙,一座小庙,都可能是其国家重要的“有形文化财产”而被郑重其事地建馆保护。许多到韩国旅游的中国人,按着导游图兴冲冲地赶到那些“重要文物遗址”,看到的往往不过一座小亭或一块大石;然而,韩国人对此却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公德教育与传统文化张惠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启动并加速,我国已由此进入了制度变革的转折时期。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不能不影响到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使得道德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暂时处于新旧摩擦的无序状态;加之一个时期以来对...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理论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具有中国传统化的某些特点。主要表现有:一、中国传统化中的民本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化为富民强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二、中国传统化中和谐均衡的思想对邓小平的思想方法有很大影响,在邓小平理论中表现为正确处理复杂矛盾、统筹把握全局形势的斗争艺术和政治才能。三、中国传统化中“厚德载物”的精神在邓小平身上表现为伟大人格和道德权威,使邓小平理论具有万众归心的凝聚力。四、邓小平善于从传统的世俗化中吸收众口相传的朴素真理,使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些深刻的哲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述,易于理解并深入人心。邓小平对历史遗产和化传统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十分注意引导全党和人民群众清除封建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虎文化图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舒宪 《寻根》2010,(3):31-37
<正>所谓虎文化,指特定文化传统所形成的对虎的认识、信仰、观念、习俗等的总称。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国人对虎的认识,大体上经历过一个从崇拜、敬畏,到模仿、利用,再到规避和捕杀,再到珍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轫于夏商周三代 ,定型于秦汉 ,又经唐宋元明清历代沿袭发展 ,近代开始走向没落。其中封建社会历时达两千多年 ,封建专制制度相当完备 ,封建主义的政治思想也相当系统、精密 ,在参与和作用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主体形象的塑造中 ,经过长期的演变、积淀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应该说主要是指封建政治文化。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牢固建立在封建社会小农生产的经济基础上 ,以封建专制制度为物质依托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以人治主义为中心 ,已深深的渗入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之中 ,在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乐“和谐”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实现与“天”相通的顺应。“天”乃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尊重自然法则就是对天规道行的依归,违背天理的行为就要遭到天的惩罚。在当代农家经济仍主导着事实农耕的农村,尤其要注意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因为农家乐“和谐”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在现实农耕状态下导向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徐梓 《寻根》2007,(2):12-15
很多权威的辞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都把蒙学说成是学校,这实在是狭了一些。其实,蒙学是一个特定层次的教育,是特指我国古代对儿童所进行的启蒙教育,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其中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是有血有肉的整体,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体系,也不是毫无意义的衣食住行的大杂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观察和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中华文化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整体,她从炎黄时代开始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方面取得重要成绩,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绵延五千多年,不断传承、创新,其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粒子,具有普遍性和永恒  相似文献   

16.
尹洁 《华夏文化》2000,(3):10-12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其自身通过改造和转换也获得新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长得以保存、认同和传承。其二,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对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孕育生长起来的。我们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理论准备,而且还需要将其产生和演变融入到中国历史的深广背景中,努力做到思想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徐金星 《寻根》2004,(5):4-8
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关于它的具体范围,朱绍侯先生曾在<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一文中指出:"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显然这个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洛阳平原或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在同一篇文章中,朱先生又指出:"作为河洛文化圈,实际要超过河洛区域范围,即应该涵盖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区."2002年10月,在郑州举办的"河洛文化与台湾"学术研讨会期间,朱绍侯先生、沙旭升先生都曾谈到,有开封禹王台所存康熙所题"功存河洛"匾额可以说明,所谓河洛地区,向东应包括郑州、开封在内.  相似文献   

19.
<正>乌兰牧骑是产生于内蒙古草原上的文艺轻骑队,也是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先进红旗,乌兰牧骑产生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并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20多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  相似文献   

20.
公职人员与传统文化栗子这里所说"公职人员",泛指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做事的人员。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如果能对祖国传统文比感兴趣,那将是最好的享受。为此必须排除一些思想障碍。"一切都在变化。社会在前进。过去的东西其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并不相符。因而对于公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