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田芳菲 《林区教学》2013,(5):115-117
中国传统民乐演奏实践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二胡是我国民族器乐中最具代表性和表现力的乐器之一,从唐代的"奚琴"开始发展到今天的"胡琴",演变成为中国传统民间乐器种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作为独奏乐器,还是今天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常规配置乐器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专业的二胡文艺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乐器,在其实践演奏中不断地提高,这是每一个学习二胡的人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欧洲古钢琴音乐的起源,早在十七世纪以前,受到中世纪弓弦尔器的影响而发展建设起来。在中世纪欧洲的乐器就确立了弓弦乐器为主。当时的一种乐器叫洛塔琴,它是一种拨弦乐器,又是弓弦乐器。第二种乐器是维沃尔,这种乐器是法国游吟歌手的弦乐器。维沃尔是小提琴的前身。弓弦乐器的演奏如歌的旋律,感人极深,被人喜爱。它大大地促进了乐器音乐的独立的发展。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音乐文化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进步倾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多彩,人文主义世界观,为艺术发展创造了非常自由的条件。音乐的主题,形象…  相似文献   

3.
二胡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由于其构造独特,发声与人声相似,在艺术表达方面较为贴近人的内在情感,善于表达内在含蓄的温婉情绪,因此二胡在戏曲伴奏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以二胡演奏为出发点,阐述了二胡的音乐文化背景、音色以及二胡的独特演奏魅力。  相似文献   

4.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河南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资源,为二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二胡艺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推动河南二胡艺术的发展,一是在教学中加强对河南风格二胡艺术的传承;二是加强河南二胡艺术的理论研究;三是加强河南风格二胡曲目的建设;四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加强河南风格二胡曲的传播力度。  相似文献   

5.
正二胡是蒲州梆子文场传统乐器中"四大件"(板胡、二胡、笛子、三弦)的组成部分之一,虽与主奏乐器板胡在音乐伴奏的地位上不能相提并论,但在拉弦类乐器中最终能成为板胡之外的唯一一件辅助乐器,历史上后来居上取而代替了原先重要的拉弦乐器二股弦,自身必然是具备了该剧种音乐旋律所要求的各种音色效果等先天优秀条件的。而且,做为板胡的拉弦类辅助伴奏乐器,除辅助板胡完成戏曲的主要音乐任务外,有时也按照剧情的需要承担了领奏  相似文献   

6.
在二胡艺术发展的百余年时间里,受到了来自多种艺术门类的影响,也因而形成自身兼收并蓄、表现能力强、音乐形象塑造范围广的特点。其借鉴的音乐种类复杂多样,既包括了琵琶艺术、古琴艺术等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又包括了小提琴、钢琴等西洋音乐,而其中对二胡影响最大的,则要属同为贡献乐器的小提琴了。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二胡演奏中对小提琴艺术的借鉴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为二胡音乐在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民族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的载体。每一种乐器都具有自身显著的优势。较之其它乐器,二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自然,其声音同人声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胡演奏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假如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有限或者并非十分出色,则二胡的艺术魅力无法得到充分地展现。本文首先对二胡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一些技巧和乐感进行了介绍,进而阐明了对于二胡演奏而言,演奏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音乐体系当中,二胡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乐器,体现了较强的艺术价值。二胡在我国兴起,属于一种拉弦乐器,很多人将其称之为"胡琴"、"奚琴"。从二胡兴起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并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表达清楚的。二胡音乐的发展是民族音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近现代作为时间范围,对二胡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本文就中国近现代以来二胡的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相似文献   

9.
二胡作为一种传统的演奏乐器近年来不断的融入于流行音乐之中,对于二胡作品的流行音乐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争议,而二胡作品在流行音乐的应用是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二胡等民族乐器新的发展趋势,二者相融合应用具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亮 《考试周刊》2010,(41):32-33
扬琴是外来的击弦乐器.它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后.随着说唱音乐的发展和地方戏曲的兴起,特别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极吸取民间音乐中的精华.不断和民间音乐相互融合。扬琴在曲艺等伴奏中广泛被使用,尤其是在秦腔伴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扬琴从合奏中逐步演变成独奏乐器,形成了多个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流派.成为具有中国音乐风格、语境和色彩的民族乐器。  相似文献   

11.
扬琴是外来的击弦乐器,它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后,随着说唱音乐的发展和地方戏曲的兴起,特别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极吸取民间音乐中的精华,不断和民间音乐相互融合.扬琴在曲艺等伴奏中广泛被使用,尤其是在秦腔伴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扬琴从合奏中逐步演变成独奏乐器,形成了多个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流派,成为具有中国音乐风格、语境和色彩的民族乐器.  相似文献   

12.
二胡是我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在国内音乐艺术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音乐教学或者音乐演奏过程当中,情感与乐感如何进行更好的处理,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将在本文中对二胡演奏过程中情感与乐感的融合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西乐器结合的手风琴新音乐是围绕手风琴乐器为基础,融入中国乐器和民族音乐元素,以新的室内乐组合形式,新的音乐作品来呈现。2003年张晓波和梁云江教授共同创建蓝梦手风琴室内乐团,通过创作、改编中国作品,参加国内外演出比赛,带领乐团从稚嫩走向成熟,开创了以西洋乐器手风琴为主导结合中国民族乐器二胡音乐的先河,开辟了手风琴音乐民族化的道路。本文通过对蓝梦室内乐团的发展,新编创作品的音乐分析,包括手风琴与二胡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分析,音色的对立统一、中西作曲技法的兼容并进、演奏技巧的空间拓展,阐述两种乐器之间如何从结合的可能性到更多作品的相继产生,从相互碰撞、磨合、改进到相得益彰,本文总结了十多年来艺术实践经历的相关理论经验,以论文发表、汇报音乐会和CD出版展示其研究成果,并应用于社会,为手风琴多元化、民族化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音乐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板胡,中国民族弓弦乐器之一,又称秦胡、梆胡、大弦、瓢等。明末清初,中国戏曲音乐兴起,伴随着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和流行,板胡这件乐器应运而生。它被多种地方戏曲与曲艺采用,担当不同的伴奏角色。从为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伴奏到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板胡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刘明源,著名民族音乐家、弓弦乐大师、作曲家,在板胡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他的板胡音乐创作对当代中国板胡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以刘明源先生改编的板胡独奏曲《月牙五更》为例,从创作特点和地域风格两个方面做一个初步探析,以期挖掘出20世纪八十年代刘先生板胡作品创作风格,希望为当代板胡新作品创作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戏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蕴含着民族传统音乐的精髓。钢琴作为传入乐器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意识的与传统戏曲元素相融合,二者的融合不断挖掘优秀的传统音乐元素,创作出更过具有中国民族精神、气质的钢琴品,不仅推动了中国钢琴民族化道路的发展,还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乐器之中,二胡是拉弦乐器的主要代表。二胡长于抒情,具有歌唱性特点。我国的传统音乐讲求的是情韵结合的美学原则。想要推进二胡演奏艺术不断发展和创新,就应该做到不断提升演奏技艺,注重情与韵的表达,文章主要研究的是二胡演奏艺术的"情"与"韵"。  相似文献   

17.
顾青梅 《文教资料》2005,(31):147-149
伴随明清戏曲的高度繁荣,中国胡琴的发展达到第一次高潮,无指板的胡琴类拉奏弦鸣乐器,善于用吟、揉、绰、注等手法来表现音乐中音高、力度、音色的变化,能很好地衬托戏曲声腔,在后来的不断实践中,胡琴类乐器占了戏曲类主奏乐器之大半:胡琴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刘天华先生将南胡带入学堂(后称呼为二胡),其优美凄婉的音色、轻便易携的形制深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广泛的群众基础使之在近代一跃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之首;当胡琴得到广泛使用之时,它的理论研究相应出现,自五十年代起,胡琴相关的信息陆续通过文字方式叙述、分折和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8.
二胡是弓弦乐器中流行最广又独具特色和民族韵味的拉弦乐器.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二胡艺术与江南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旨在寻求民族器乐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直接对话,探寻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分析了弓弦乐器二胡的江南文化内涵,论述了在二胡艺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江南二胡艺术家(包括民间二胡艺术家和职业二胡艺术家)在音乐创作和演奏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二胡艺术在上世纪发展迅速,成果卓然.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以刘天华先生为首的一大批二胡音乐家借鉴吸收西方音乐文化和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艺术,从而使二胡艺术在专业化和科学化、演奏空间的拓展和满足不同审美需求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胡的历史悠久,从唐代已出现的"奚琴"到"胡琴"的转变,由合奏乐器再变成现代社会具有魅力的独奏乐器,这样的过程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更具时代特色。二胡演变为独奏乐器,要归功于现代二胡学派的创始者刘天华先生和丰富二胡音乐情感的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先生,而二胡音乐的流传与发展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刘天华先生和华彦钧先生对二胡音乐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入手,指出当今二胡音乐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