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31年,江淮流域爆发了规模空前的水灾,首都南京亦不能幸免.作为“首善之区”,南京的水灾救助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各级政府机关,还是临时成立的、注意吸收社会力量的各种救灾组织,都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着赈灾物资的发放、灾民收容与遣散、灾时卫生防疫以及工赈、农赈等救助措施,救灾力量形成了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了水灾对灾民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则为国家救灾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清光绪初年,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巨祲,灾荒肆虐,席卷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饿殍遍野,人尚相食,因灾死亡人数保守估计达1000万人之多,被灾地区经济民生及自然环境均濒临毁灭边缘,这就是被称作千古奇灾的"丁戊奇荒"。在这场灾难中,以谢家福、经元善、李金镛、金福曾等普通士绅为首,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中心的江南协济助赈团体本着"救灾恤邻,道也"的人道主义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全民募集赈灾善款,同时派遣助赈队伍亲赴各灾区进行慈善救助行动。自光绪三年(1877年)谢家福、李金镛、金德鸿等赴山东灾区赈恤为发端,至光绪十三年严作霖、潘民表、孙传鳸等赴黄河郑州决口及安徽水灾现场义赈为尾声,累计向各灾区通解赈银252.2万余两,活人无数。此次义赈亦成为中国救荒史上首次完全由民间团体自发领导的跨地域、大规模、长时间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其历史地位与作用不容低估。苏州博物馆收藏熊其英(等)致谢家福(等)尺牍稿本一组计17封。其中除1封外,余皆为有关光绪四年河南赈灾的通信,是研究河南赈灾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了解晚清义赈有着重要的帮助。现整理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吕敏 《兰台世界》2012,(36):103-104
1922年浙江发生特大水灾,即"壬戌水灾"。水灾的暴发得到了省内外热心人士的关注。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结合在京浙绅组成"浙灾急募赈款大会",为赈济浙灾筹集款项,及时地缓解了赈济资金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光绪二年苏北赈灾与江南士绅--兼论近代义赈的开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平 《历史档案》2006,(1):99-102
在《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一文中,李文海先生对近代义赈兴起的:过程作了较为明晰的描述。他根据曾直接参与并领导义赈的上海绅商经元善的回忆以及《清史稿》、《清史列传》等记载,明确指出光绪二年(1876年)和三年无锡籍士绅李秋亭(名金镛)前往苏北海州、沭阳一带赈灾为近代义赈之始。但是,关于海、沭赈灾的详情,李先生未作具体讨论。由于这次赈灾与以前的“官赈”存在性质之别,是带有转折性的近代义赈,在中国赈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不可不加探讨。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同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转型。本文以晚清直隶地区赈灾工作为研究对象,从舆论关注、民间义赈、教会赈灾等三个主要方面论述了直隶赈灾措施及赈灾理念的近代化变迁。  相似文献   

6.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甘肃发生过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之名,共谋作弊、肆意侵贪的大案,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余万两,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震动全国.时称"甘肃冒赈案".乾隆皇帝惊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相似文献   

7.
依据《旧唐书》及唐史其他史料的记载,发现唐代政府的赈灾方式有:实物赈济、作物种子赈济、有偿赈贷、抚恤、赦免等。唐代政府的赈灾是统治政策中民本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强化政治教化,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和稳定,但灾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8.
以工代赈简称工赈,属于赈济的范畴.它是一种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是区别于无偿的施粥给粮的有偿赈济,它能把救灾济贫与公共事业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目前史学界,多从赈灾、防灾等角度考察民国时期的工赈,而对其缓解失业危机的社会功能尚无人探讨.为此,以下将分析工赈对解决失业问题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于灾害频发,政府和民间通过各种方式募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数目庞大,如1931年大水灾时,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自开办以至结束所经用款项及赈品等总数几及七千万元"[1]3。可惜的是这些资金没有完全用在灾民身上,存在巨额流失,究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工代赈简称工赈,属于赈济的范畴。它是一种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是区别于无偿的施粥给粮的有偿赈济,它能把救灾济贫与公共事业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目前史学界,多从赈灾、防灾等角度考察民国时期的工赈,而对其缓解失业危机的社会功能尚无人探讨。为此,以下将分析工赈对解决失业问题所起的作用。本文所讲的丁赈是指由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或慈善团体招募年轻力壮的失业灾民,让其参加兴修水利、修桥补路与垦荒等劳动,发给钱物作为薪酬。既可使失业者暂时获业,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免于疾苦或流为盗匪,  相似文献   

11.
民间对于1917年夏秋之交爆发于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水灾,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民间义赈彰显了国人朴素的患难与助精神。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水灾、地震、火山爆发等灾难往往突如其来。作为区域性都市类平面媒体,面对国内外突发性灾难事件该如何应对?今年三四月份,温州晚报立足“远交近攻”,连续推出了“为云南旱灾地区送水打井”、“青海玉树赈灾包机”两大报道活动,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范平志 《兰台世界》2006,(17):57-58
林则徐于1832年补授江苏巡抚,其中两度出任总督。他在江苏任职的五年中,处理了清代极为棘手的钱漕、灾赈、水利、盐政、货币等实际事务。他面对地方上水灾、旱灾频繁、经济残破、官场腐败、民生凋敝的现实,进行了“兴利除弊”“、损上益下”的改革,试图“利国便民”,发展农商业,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以报“知荷圣慈体恤”,维护封建统治。一、林则徐以报国忧民之心,用精明干练的手腕,知难而上,妥善处理了漕务和赈务,维护了封建经济秩序林则徐到江苏上任不久,江南一带旱情严重,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他接手处理焦头烂额的钱漕事务。他深知江苏…  相似文献   

14.
资讯     
BRIEF/策划简报6家卫视合办援台赈灾晚会筹得善款3.1亿人民币8月20日晚,由东方卫视、天津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和深圳卫视6家地方卫视合办的跨越海峡的爱心——援助台湾受灾同胞赈灾晚会在北京举行。据初步统计,历时4个多小  相似文献   

15.
191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画家兼工商界慈善领袖王一亭用水墨画形式,绘制多幅表现灾情和灾民、题写募捐文的"流民图",并将作品或印刷复制品应用于他组织或参与的各类民间义赈活动中,用于劝募或义卖筹款,发挥了重要实务功用。王一亭绘"流民图"远袭宋代郑侠以来地方官吏制流民图劝赈的图绘传统,近承清末民间前辈以木版灾情画向政府汇报灾情和赈灾成就的惯例,而在作品表现形式上,王一亭却未遵前人线刻版画的程式,而是以文人画一脉笔墨表现,尤其受到清代徐渭、曾衍东等非正统画家表现手法的影响。古代院体绘画和文人画鲜少涉及民生苦难主题,而王一亭借助古代乞赈图绘资源,拓宽了传统绘画表现的题材范围;同时,王一亭集中创作"流民图"的时间先于20世纪30、40年代受西方绘画影响而广泛兴起的现实主义绘画潮流,这不仅凸显王一亭的前瞻性,更显示了中国画现代变革路径中,传统资源再生、转化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有清一代,统治者一直很重视对灾民、流民的救济,将其视作维护社会稳定,从而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居于天子脚下的京畿地区,更是如此,有时甚至由皇帝亲自筹划并居中指挥。本专题选自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反映了嘉庆二十四年永定河水灾后,京畿赈灾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7.
倪嗣冲与民国初年安徽赈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嗣冲(1868-1924年),安徽阜阳县人,著名北洋军阀皖系首领.1913年7月至1920年9月,先后担任皖北镇守使、安徽都督兼民政长、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掌握安徽军政大权.倪嗣冲主皖的八年,是安徽灾荒严重的时期.他重视皖省赈灾工作,积极筹集赈款,举办工赈,兴修水利.这对于减轻灾民痛苦,消除灾荒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3,(24):10-16
<正>2013年10月7日,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水灾。然而,在当时尚未平息的水患中,"村支书背镇干部"一事不断发酵继而引发了另一场舆论风波。10月14日,一张来自浙江省余姚市水灾现场的照片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该照片显示:一男子正俯身背着一名年轻男子蹚水。微博网友"假装是芸陌"称,"浙江余姚网友爆料: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今日下乡视察水灾,某领导因穿  相似文献   

19.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查获了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济民的名义上下勾结,折收监粮,肆意侵贪的大案,时称“甘肃冒赈案”。此案牵连布政使及以下各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万余两,震动全国,连乾隆皇帝也惊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这桩重大的冒赈案,发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从发生起隐匿了7年,是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引发了这桩大案的败露。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属甘肃河州管辖的循化厅(今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清朝政府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率众起义,杀死领兵…  相似文献   

20.
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勤禹 《历史档案》2006,2(3):73-79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基督教传教士自西徂东,进人中国。尽管最初的几十年教难不断,但传教士在华人数仍然不断递增。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901年只有1500人,1914年增至5400人,1919年更达到6636人,其中美国在华传教士人数就达4500余人,占60%多。天主教传教士从1901年的1075名,增加到1920年的2000余名。传教士在传播上帝“福音”的同时,将赈灾作为其事业的一部分,将近代西方救济思想和理念传到中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民间救济事业的发展路向。华洋义赈会(全称“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就是新教救灾思想主导下的产物。它诞生于风雨如磐的20世纪20年代初,终结于40年代末,是由传教士与中国社会新兴力量联合筹设的一个专业性救灾组织,最盛时影响遍及全国16个省,设立地方分会、事务所、赈务顾问委员会17个,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间性救灾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