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视其水解的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而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其水溶液显中性。 酸式盐的水溶液,是不是也遵循上述规律呢?如果是这样的话,NaH2PO4、Na2HPO4和NH4HCO3的水溶液都应显碱性,而NaHSO4的水溶液就一定显  相似文献   

2.
正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视其水解的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减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而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其水溶显中性。  相似文献   

3.
NaHCO3和CH3COONa是2种常见的弱酸强碱盐,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这2种盐溶液,谁的碱性强?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NaHCO3的碱性强.因为H2CO3酸性弱于CH3COOH,而HCO3在水中的电离相对于其水解可以忽略,根据盐的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所以NaHCO3碱性强.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4.
一、涵义盐类水解规律中“谁强显谁性”指能发生水解的盐,其对应的酸或碱,谁相对强,则该盐溶液就显示谁的性质(酸性或碱性).具体分析如下: 强酸强碱盐(无水解)  相似文献   

5.
盐所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其一般规律是: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两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盐的水解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一、基础类问题变式训练例1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D.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解析:如果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相当,则生成的盐的水溶液也呈中性,如CH_3COONH_4;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如NaHSO_3溶液呈酸性;强酸强  相似文献   

7.
盐类的水解平衡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对于这类问题,解题时要把握水解规律,即"有弱才水解,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显中性".本文借助例题,对此规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来的一种或多种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H 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2)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例1 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部分盐类的水溶液由于水解作用,其酸碱性将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则显酸性……那么,由强碱和多元弱酸所生成的多元弱酸的碱金属酸式盐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是否就呈碱性呢?回答是:不~定。因为这类物质依酸碱质子理论,应属于两性物质,故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应按两性物质的计算公式进行具体计算,结果可能为碱性也可能呈酸性。以下通过常见实例的计算加以说明。例1,计算0.1000mol·l-1Na3P已溶液的PH值。分析:Na。PO‘按电离理论属强碱弱酸盐,为正盐。按质子理论属于多元弱…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 硫氢根与偏铝酸根能否共存的问题,合理的答案,偏铝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硫氢化钠是弱酸的酸式盐,水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显酸性则不能共存;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显碱性,两种都是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碱性溶液)一定能共存吗?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中和""中性"和"电中性""中和":本质是H++OH-=H2O,酸电离的氢离子与碱电离的氢氧根作用生成盐和水。"中性":溶液中的c(H+)=c(OH-)。"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带有的正电荷电量之和等于阴离子带有的负电荷电量之和。1.强酸与强碱反应时,恰好"中和"所得溶液就显"中性",生成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中的c(H+)=c(OH-),溶液显中性。2.强酸与弱碱反应,恰好"中和"时,溶液显酸性。因为生成的强酸弱碱盐电离出的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中c(H+)>c(OH-),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可知盐类水解的关键是生成了弱电解质.(?)因此,盐中的弱离子(弱碱阳离子和弱酸根阴离子)一定要发生水解.一、盐类水解的规律1.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相促进,两强不水解.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中有对无机盐的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其依据是该盐是否发生水解 ,水解后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大小来决定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强酸盐(NaNO3 )不发生水解 ,溶液显中性 ;强碱弱酸盐(Na2 CO3 ) ,由于CO3 2 -+H2 OHCO3 -+OH-、HCO3 -+H2 OH2 CO3 +OH-,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NO3 ) ,由于NH4++H2 ONH3 ·H2 O +H+,溶液显酸性 ;弱酸弱碱盐是据水解生成的弱酸、弱减的电离程度的大小来判定的。这些知识对中学生物学中的无机盐生理酸碱性的判断会引起误导 ,从而造成学生的判断错误。因中学生物…  相似文献   

14.
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胶体》一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应搞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盐类的水解是在水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H~ 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由此可知:1.盐的水解实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且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2.盐的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且极其微弱。3.盐中必须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易水解,溶液酸性还是碱性由组成盐的对应的酸、碱相对强弱而定。例如 NH_4Cl 溶液显酸性、CH_3COONa 溶液显碱性、而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盐类水解的程度一般都很微弱,通常都不考虑它的影响,但在处理以下情况时必须考虑盐类的水解带来的影响。一、判断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以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根据"越弱越水解",可以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定量地讨论了盐效应对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的影响。说明盐效应能增大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对弱酸强碱(弱碱强酸)盐的水解度没有影响、能减小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度、能增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7.
盐类水解的程度一般很微弱,通常不考虑它的影响,但以下一些情况必须应用到盐类水解知识.一、判断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以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根据“越弱越水解”,可以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例1用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  相似文献   

18.
李有忠 《甘肃教育》2009,(13):62-63
盐类物质的规律: ①有弱电解质的离子必然发生水解,生成相应的弱电解质,但程度较小; ②谁弱谁水解,谁强呈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 ③多元弱酸正盐弱离子的水解大于酸式盐弱离子的水解;  相似文献   

19.
1.提出问题 学习盐类水解,有这样一道习题:水解反应是广泛存在的一类反应,盐的水解即为一例.越弱越水解是盐水解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大学无机化学和中学化学参考书都认为:酸越弱时,它与强碱生成的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我认为此提法值得商讨。 因为作为弱酸强碱盐水解常数的一般公式K_h=K_w/K_a是不够确切的。因为它是从一元弱酸生成的盐推导来的,所以只适用于一元弱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