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23年高考语文依然是稳中求变,但是哪里“变”了,哪里“没变”?文言文考查,在题型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上更加切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写作命题大胆尝试与试卷上其他文本的联系,这些都是积极的“变化”。在坚持高考语文立德树人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相对稳定“不变”的试卷结构、阅读和写作一份试卷,需要有所“改变”,以使高考语文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加有利于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2.
侯勇 《考试周刊》2011,(60):3-4
贵州省铜仁地区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和语文味并重的原则,突出了能力考查的重心,考试指向保持平稳,在题型的“变”与“不变”中彰显了语文试卷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考查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恢复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7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  相似文献   

4.
从近三年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看,绝大多数都设置了“积累与运用”或相当于“积累与运用”的板块。这一板块重点考查学生对字词、语句、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中外名著阅读,以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从近三年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看,绝大多数都设置了“积累与运用”或相当于“积累与运用”的板块。这一板块重点考查学生对字词、语句、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中外名著阅读,以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2005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5套试卷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包括单选题和主观改错题),只有上海卷没有设题考查。15套考查病句的试卷共设计了44个错例,其错误类型详述如下:一、语序不当1.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天津卷第4题D项)——多项定语次序不当。“感受”前面有多项定语,应先列举“愉快”“欣慰”等具体感受,再用“种种”来归纳小结,故“种种”应移到“愉快、欣慰”之后,改为“愉快、欣慰等种种感受”。2.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  相似文献   

7.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8.
自从1999年湖北省武汉市首次将作文修改纳入中考考查范围以来,这种重在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新题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之中。以2003年为例,全国近20个考区选用了这种考查方式。有道是“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俱从改中来”。作  相似文献   

9.
本着语文阅读与非语文阅读的不同特征,从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等三种文本的阅读命题,析出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在阅读测试本真方面的有效探索与存在的问题.前者表现在多种方式考查“语文方法”上,后者表现在单纯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上.着重区别出三种考查“语文方法”的内容信息题: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就是“语文方法”,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包含了“语文方法”,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与“语文方法”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近三年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我“看到”的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是这样的:   一、试卷的整体结构已作了较大调整,语文基础知识是在一个更加灵活的语言环境中考查的。“老三篇”的结构形式,已延续了多年,尽管也有过多次“微调”,但其凝滞的模式,已阻碍了考试内容改革的进程,要求变革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涨;加之上海试题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使全国试题没有不变革的理由。我们“看到”了语文基础知识并未“请到”试卷之外,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尽管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非议,但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  相似文献   

11.
翻开十年来特别是五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无论是全国卷、“三南”卷、还是“三南两北(贵州)”(3 2)卷。现代文阅读题都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考查的知识点越来越全面,占的比分在22~30分之间。高考语文阅读题是体现语文能力的重要窗口之一,而阅读题(包括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又在于考查整体阅读能力。如93年的“三南两北”题中,600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本着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发展的原则,延续了近四年中考命题的基本格局,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传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关注现实生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导向,期望对初中日常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运题向来是语文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集中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命题特点,凝聚着命题人的创新精神。在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运题,在坚持对传统题型考查的基础上,如仿写句子、变换句子、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进一步加强了对新题型的探索,一道道融多个考查点为一体、彰显“生活化”的试题,成为试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凸现了“语文生活化”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2,(27)
2012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承袭往年风格,稳中有变。试卷由易而难,难度分布均衡合理,科学考查语文素养,是一份特色鲜明、对语文教学极具导向性的试卷。  相似文献   

15.
金东旭 《江苏教育》2008,(24):14-17
进入新课改之后,很多地方都在语文试卷的编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然而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新课程改革后编制的语文试卷命题,特别是“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的命题,又隐隐约约让入感到了一种生硬的割裂——知识和能力的割裂、书本和社会的割裂……其背后折射出的其实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割裂”。本文从“变‘线性散点’为‘结构呈现’”、“变‘知’‘能’割裂为‘综合考查’”、“变‘专盯课本’为‘放眼社会’”这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学科“基础知识”部分试题编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任宝剑 《学语文》2011,(2):48-48
1.2011年安徽省高考说明的语文部分较去年是迈小步,不停步,稳中微变。从2006年开始,安徽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已走过五年.在亮点频现.争议不断中渐趋成熟。今年的《考试说明》凸显“平稳”特色:突出大纲“以能力立意”。考查学习能力的层级不变;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考查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内容不变: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保持不变;但名句名篇的默写范围有变;试题形式稳中有变。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文阅读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的主体板块,现代文阅读的评价目标是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具体考查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核心是要考查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下面就近三年以来全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中的一些现代文阅读典型试题进行简要的评析,以把握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也是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一个重点。汉语词汇十分丰富,其中成语又有言简意赅、考查点多的特点,因此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上,所以有必要对近年来成语试题的“稳”与“变”的走向作一些分析。 成语考查的“稳”表现在这些方面: 一、成语是“必考项目”,是重要的知识点。综观近年高考、会考和统考试题,几乎每一份试卷都涉及到成语,这是由成语在词汇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掌握汉语词汇的状况,是完全可以通过成语的考查来确认的,因此,成语成了命题者所钟爱的“宠儿”。自从1978年开始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后,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点不断改变、拓展、深化,而成语试题却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各份试卷上。这就告诉我们,成语是一项重要的必考内容,需要在复习备考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自1994年开始,仿写,正式出现在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上。这种试题一出现,立刻引起语文界的关注。其中,被仿写的旬式大都含有“譬喻”。请看近三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表达“仿写”试题:以使语言增添情趣,  相似文献   

20.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问的句式和用法”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现对2005年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句式和用法”题透视如下: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4套试卷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两种:1.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如北京卷、浙江卷和重庆卷,题型均为选择题。其试题及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