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短跑中,对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的重要性,大家都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专项力量,这一能促进技术改进和绝对速度提高的素质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在1983年度的训练中,我们在努力提高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同时,重视加强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指严格符合短跑专项动作要求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它可以通过专项身体训练得到加强和提高。专项身体训练的手段,应该选择那些在动作幅度、肌肉用力特点及动作结构都和短跑的途中跑要求相似的各种练习手段,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难度、强度和数量,这样才能使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不断地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
力量训练能保证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机体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大负荷的要求,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使有机体的运动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认为力量训练可以概括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种类型;在发展绝对力量的训练中要注意负荷量的增加,训练的特点负荷强度大(75%~100%),每项训练完成的组数多(5~8组),每组重复次数少(1~6次),每组训练的间隔时间为3min,采用大强度训练法训练时需要很大的体力和心理准备,还应具备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恢复手段;发展速度力量的方法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重的40%~70%的强度,兼顾力量和速度两方面的发展,练习中应尽量体会最大用力和最大速度感,一般每组重复5~10次,完成3~6组,组间间歇时间2~3min,提出爆发力训练负荷等级与重复次数以及极限用力的百分比关系;大强度间歇循环训练是提高速滑运动员力肌肉耐力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练习重复速度要快,采用最大力量50%~80%的负荷,重复在10~30次之间,间歇时间应是用力时间的2~3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专项练习对肌肉力量训练的作用,为运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地选择专项力量练习动作,提高专项力量训练效果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摄像和肌电图同步测试手段,对我国现役3名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4个专项力量练习,参与动作的8块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sEMG)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 4个专项练习总体上是以发展下肢的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力量为主,但侧重点不完全相同。15 kg挥片转体练习对竖脊肌的作用效果较明显,30 kg杠铃抡摆练习动作对发展腹外斜肌一次性用力力量最有效。结论 5 kg壶铃轮摆转体是对肌肉作用程度及强度最强的一种练习,也是发展股二头肌力量最有效的练习。原地挥片(1.5 kg)练习对肌肉的作用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4.
重量递增和递减,是健美训练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各有自已的作用和特点.一、重量递增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是指在每个项目训练时,安排二——四组练习,每组练习的重量不断地增加,而且每组练习之间没有间歇时间.从第一组练习连续不停地练到最后一组为止.例如:从40公斤——45公斤——50公斤——55公斤止为一轮练习,每个项目可安排3——5轮练习,每轮练完以后休息2——3分钟,再进行下轮练习.重量递增训练法的特点是:训练的密度和强度较大,对肌肉的刺激也很大.是快速提高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5.
孟宪娟 《冰雪运动》2008,30(3):53-55
通过膝关节载荷静力学分析,进一步认识了杠铃力量训练过程中膝关节的力学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基于膝关节载荷静力学分析,探讨了杠铃力量训练在力量练习结构、练习方式和练习动作方面的专项化问题。认为杠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专项最需要的力量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使那些对专项技术最具影响的肌肉或肌群得到训练;力量训练需要紧密结合专项特点,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练员们总是在寻找新的能够增加他们训练计划内容的一般和专门的身体素质训练手段。本文选自作者的《成功之路》一书,它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训练内容,从而减少训练中普遍存在的单调问题。一般身体训练是为专项身体训练打基础的。图1—4表示的一般身体练习。本文列举了这些练习群并在表1中概括列出了这些练习群的组合和顺序。练习计划一、基本任务——增大肌肉、发展力量、发展力量耐力、改善肌肉弹性和动作的灵活性。1.采用杠铃、哑铃和其他阻力练习(挺举、蹬伸、提拉、转体)直到疲劳。采  相似文献   

7.
蔡勇 《中华武术》2005,(11):18-22
(三)提高专项跑的训练比重,使运动员跑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初看美国教练员给的训练计划,大多数教练员认为训练的内容、强度比较低,运动员会很轻松地完成,有时也会产生增加训练量的念头,但是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教练员、运动员普遍感到这个训练计划并不轻松。从哈特教练的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提高专项跑在训练计划中的比重是训练中的主要特点(每周5天都有专项跑的练习,专项练习穿一般的运动鞋),哈特认为加大专项跑训练的比重可以使身体调整到具有能够承受比赛的疲劳程度的能力,在需要时这种能力就会  相似文献   

8.
循环练习法是一种综合的身体练习方法,是由一组不同内容的练习手段象链条一样串联在一起,练习以一定的负荷和时间依次完成每个练习,巡回往返,周而复始。主要是采用一组连续完成数种运动项目的循环形式,依照渐进负荷的原理。作用于人体各个部位,以达到增强肌肉力量、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效果。这种方法是综合了间歇训练、负重训练、重复训练的一种综合方法,是结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基础体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论力量训练与变阻力练习思路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珍 《体育与科学》1998,19(1):45-46,49
力量训练是各专项运动训练必备的辅助性体能训练内容。对于阻力练习与肌肉力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区分增加肌肉粗壮的练习与增强肌力的练习的界限是重要的。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决定了各种训练程序的不同特性。为了发展最大力量,需要增加强度,而不是练习的数量。变阻力训练思路的形成基于固定阻力训练中两方面的局限性。作为力量训练中的最新进展,变阻力训练思路来自于对等动训练和等张训练的比较,证明等动训练程序显然优于等张训练程序,等动训练能恰当地给特定速度的运动提供调节阻力。本文还介绍了几种提高肌肉力量的常用重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训练内容与安排(一)一般耐久力跑练习:在训练初期学生身体机能不可能适应短跑的专门训练,所以安排一般耐久力跑练习,使身体达到较大氧摄取量。(脉搏次数达到140——160次/分)具体作法:以40′——50′的跑走交替;30′—40′越野跑;1000米间歇跑;星期日骑自行车2——3小时越野。(二)专项素质练习1.速度耐力跑练习:这种训练能使快肌纤维的代机能和收缩速度得到改善。(1)变速跑3—4次,1—2组。(图一)  相似文献   

11.
身体训练是羽毛球运动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造就一个优秀运动员,首先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与它相适的身体素质,否则难于大有作为。中国搞了几十年的羽毛球运动,始终存在着身体素质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正朝着快速全面、进攻积极的方向发展,面对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进一步重视身体训练,而且更应该注意对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使之跟上技术发展的需要。一、模拟、循环训练法的特点及其作用众所周知,要提高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必须结合该专项的运动特点,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模拟、循环训练法正是根据专项特点,设计的一套练习方法。所谓模拟、循环训练法是模拟比赛中的一般规  相似文献   

12.
身体练习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等手段改善练习者的形态,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健康水平以及发展其运动素质的练习。但它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具体建议如下:   一、速度练习后,进行弹跳训练,可以使肌肉、神经系统更加协调,从而使二者均衡发展;   二、耐力训练后不宜进行速度训练,可以进行小负荷快节奏的训练,如小步跑、高抬腿等;   三、耐力训练后不宜进行爆发力训练,这时肌肉处于疲劳状态;   四、力量训练后,可以进行耐力训练,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五、负重练习、跳跃练习后,可以进行不负重的快跑、跳…  相似文献   

13.
从运动与供能能力的观点看,身体训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训练提高专项运动所需的供能能力。正因为这样,现在已按人体的供能特点,将身体训练划分为需氧、不需氧和两者混合的三大类练习。而依供能特点又可将练习分为6种: 不需氧的练习 速度性和速度力量性练习—速耐性练习—最大乳酸能练习—耐乳酸性练习  相似文献   

14.
循环训练法在国外一些国家中,被认为是进行综合身体训练的一项有效方法。北京体院的同志就这一方法在乒乓球专项身体训练中的运用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一些效果,并试编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循环练习五套,现将其试验结论和建议部分以及五套练习摘录刊登,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严蓓  杨帆 《游泳》2013,(3):72-75
有针对的进行陆上专项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水中的力量和耐力水平。下列练习是为提高仰泳划水效率而设计的池边练习,只需要简单的训练器械就可以进行。每个练习针对特定的技术要求,从而提高每次动作的技术效果。需要的训练器械包括:拉力器、弹力带、瑞士球、垫子和一副5磅哑铃。练习频率和次数依照运动员的年龄和训练水平循序渐进,初始阶段可以每周进行2-3次,每次循环3组,每组12—15次,每次练习时间为8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6.
力量素质训练的专项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必须遵循针对专项的力量素质特征。力量训练任务、手段和要求也日趋细化、结构化。能量代谢、动作力学、神经——肌肉系统专项化构成了力量训练专项化的内在结构与基本特征,力量训练专项化是练习设计、次数、组数、强度、速度、频率应与专项的能量、动作、神经——肌肉系统的需要保持一致,力量训练手段、负荷、要求只有在满足这些基本特征条件下才能有效保证专项化训练水平。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准备活动也可以在体操凳上进行,并与其它一般发展的练习交替做。在课的基本部分中,可挑选6—8种方法组成组合练习,发展各肌肉群。练习1—5和30发展手臂肌肉和上肢带肌肉。练习6—18发展腹肌和髋关节灵活性。练习19—26增强脊柱的灵活性(特别是胸部),这些练习还可发展背部的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专项身体训练是发展铁饼运动员专项所需的运动素质。所采用的各种专门练习应尽量与掷铁饼的旋转和投掷用力的动作结构相类似。通过实践下面的一些训练方法对铁饼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有较好的效果。一、负重练习(一)抓举做连续的快速抓举。3组×5次,每组增加5公  相似文献   

19.
利用肌电图测试技术测试分析我国两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冰上过程中以及主要陆上专项力量练习动作下肢主要肌肉的用力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我国两名女子重点运动员速滑过程和陆上专项力量练习的肌肉发力特点,指出陆上专项力量练习与实际速滑过程中肌肉用力特点的差异,进而对陆上专项力量训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专项力量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指训练中同时兼顾练习负荷与练习速度两个因素的爆发力训练方法。运动实践证明 ,发展爆发力的有效方法 ,是同步改善爆发力的速度和力量成份。在发展爆发力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根据比赛所需的专项力量与专项速度这两个因素来调节爆发力训练。当采用较小的负荷发展爆发力时 ,它对发展爆发力的速度成份有好处 ,但是 ,对于提高爆发力的力量成份却作用不大。反之 ,如果将练习负荷重量超过比赛的条件 ,过份地强调力量训练 ,不利于发展肌肉间协调性 ,会造成速度因素下降。因此 ,调节好训练中力量 (负荷 )与速度 (动作速度 )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是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