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文秀 《学周刊C版》2014,(7):172-172
从教以来.语文教学中占用教师时间最多、牵扯精力最多的莫过于作文的批改。传统的批阅模式,教师喊累,学生叫苦。而且,繁琐的修改占用教师极大的精力.而学生却未能得到有效的收获。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但极大地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自主合作型作文批改——六环节作文评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激活课堂气氛,更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本文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创建自主合作平台.分步实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予以阐述.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探讨了一种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下面先介绍做法:  相似文献   

3.
徐敏 《考试周刊》2013,(39):52-53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耗费了教师过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结合当前学生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及作文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了一条"自主合作"作文评改之路,从唤醒学生"自主合作"评改的意识,建立"自主合作"评改的机制,构建"自主合作"评改的课堂,形成"自主合作"评改的反馈四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过程,教给学生品评作文和评改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4.
谈作文批改     
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辛苦的工作,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花费很大的精力。我体会到: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写作前指导的继续,又是写作后讲评的基础。通过批改,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知识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以及如何准确地使用祖国语言,同时,教师还能检查讲读课和作文指导课的效果。下面就是我对作文教学中“批改”的一点体会:一、批改要做到及时学生的作文本交来了,我从来不积压。每天能做到有计划地批改,坚持每天完成一定的数量,一般在上周作文,下周就可以发下去。  相似文献   

5.
贝伟雄 《广西教育》2012,(30):29-30
基础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过程大都采用“教师指导一学生作文一教师批改与讲评”三段教学模式,其中的批改与讲评部分教师们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最多,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实证探索。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一些学生仅是看看分数,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学习主体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认真负责地批改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成效。因此,如何在作文批改中进一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作文批改的成效,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我除了不断改进和做好书面批改学生的作文外,还做了另外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上不但强调写作前的准备和指导,而且重视写作后的评议、修改和交流。在"教学建议"部分还特别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令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就是作文的批改,既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也耗费了很多精力,而评改后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注重总批和分数,很少琢磨教师圈点和眉批的良苦用心,学生难以发现自己作  相似文献   

9.
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深圳市红岭中学邵慧芳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常常使语文老师付出许多精力,花费许多时间,但对学生却往往帮助不大,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批改作文就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学生的多写多练和教师负担过重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研究怎样改...  相似文献   

10.
赵志亮 《甘肃教育》2008,(19):23-23
作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就“唉”声四起,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批改学生习作,学生却对老师评语视而不见,使得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抓住作文教学的特质,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经过多年的探索尝试,笔者所实行的“多维互动作文”法在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使其合作意识、评价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树立新的观念教学理念,把作文批改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教师把更多宝贵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作文教学的研究中去,学生通过在相互批改中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92):34-35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批改质量的高低。批改得当学生能从中获得极大收益,作文表达能力会得以长足进步,否则只能抹杀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教师务必重视作文批改,把握作文批改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如何改变作文批改“老师改半天,学生翻一翻”的被动局面,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最终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作文批改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吸收学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并逐渐放手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角,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发动学生相互批改和最终让学生学会自己批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按照传统作文批改的办法,一般是由教师包办,全批全改,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转变批改方式,提高实效呢?笔者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最终找到了新路子: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在作文教学中,这种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一、传统作文批改方法的弊端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并且提倡教师精批细改。其实,这种模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15.
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来说,好的作文不是改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关键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引导学生去练。这是不少语文教师的体会。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感到,教师采用“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模式,往往吃力不讨好。因为这种批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紧密配合,虽然教师花了不少精力,但光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却无所谓,不当一回事,弃之一旁,束之书包而已。这样不利于学生真切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因而学生写作文时显得无激情,无积极性。作文批语有几种形式,或眉批,或旁批,或总批,但都应有如下特点:简洁明了,有的放矢,一切从…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常常只浏览一下分数就算了。导致作文批改事倍功半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把作文批改当作单边的教学程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产生受审心理,造成了消极情绪。因此,应把作文批改转为师生共同批改的双边活动,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聪明才智,激发写作兴趣,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只批不改。批改作文要理解学生的原意,尊重学生的劳动,防止随意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抓住共性的问题,用特定的批改符号或批语给予诚恳指点…  相似文献   

17.
<正>批改作文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把作文批改权交给学生。为此,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指点,设法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以极大的热情逐步提高学生对批改作文的认识,端正其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出学习的乐趣;才能不怕写作文,乐于改作文,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一、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改  相似文献   

18.
李海清 《考试周刊》2014,(45):52-52
<正>"学语文,怕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通病。"布置作文,阅作文",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较为头疼的事。因为其他作业批改起来很简单,要么对要么错,而批改作文时,评语必须准确、到位,不然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阅评语显得尤为重要。一、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创新能力教师通过评语,可对学生进行恰当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批改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煞费苦心,耗费了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作文本发下来后学生只关心分数,却对教师绞尽脑汁写的评语视而不见。学生的习作水平并没有因为教师费心费力地批改而获得提升。那教师如何进行习作批改,既能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又能事半功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教师了解作文教学取得怎样效果的重要判断之一,可它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一般做法就是全批全改。由于学生增多,作文批改量加大,结果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即使老师精批细改、呕心沥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批改学生的作文,可是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对当时作文的印象已经淡薄了,多数学生连看都不看,更不认真仔细地研究,教师再进行评讲,劳而无功。这种由教师单向作精批细改的传统方式,收效低微,还增加了教师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文批改的有效性呢?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作文教改实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