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等。语言的模糊性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语音、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它们都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对于人类来说,客观世界的模粉性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指个体差异带来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模糊性,以及语言的功能带来的模糊性。本文将从CNN、Yahoo等主要新闻来源选取语料,对政治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跨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它们都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小红 《英语辅导》2014,(1):181-183,190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作为自然语言一部分的翻译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文学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使得文学翻译中准确表达成为不可能。近年来,翻译研究者对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做出了诸多探讨,其研究成果证明了文学翻译自始至终都带有模糊性。本文主要就模糊理论对翻译的渗透、理解过程的模糊性、表达中的模糊性以及翻译标准的模糊性等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6.
语义本身的复杂性和叠加性导致了文学语言的模糊性,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导致了文学作品和翻译的模糊性.本文通过描述英语文学中关学的模糊性特征,试图探讨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模糊性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主要有翻译风格的模糊性和翻译标准的模糊性、文学情感的模糊性三种.  相似文献   

7.
模糊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语言、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它们都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8.
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变异语言,其模糊性是由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和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及审美的模糊性决定的。艺术语言模糊性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至深,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是以神话思维的混沌性为基础的,心象思维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具体形式,心象思维的模糊性就映射在艺术思维中,以艺术思维为底色的艺术语言必然带有模糊性。  相似文献   

9.
一正如有黑夜也会有白昼一样,模糊性是与明晰性、精确性相对立而存在的。形象的模糊性,是形象的非明晰性和非精确性。它是文学模糊性这个命题中最有力的体现者。因为文学的模糊性是“以作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聚合点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的感性形态与理性本质、文学的艺术表现等为显示”①的,它与语言的模糊性、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主题的模糊性等共同支撑着文学模糊性的大厦。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学中的模糊性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模糊性、情感体验的模糊性以及模糊与意念的融合性等方面,这种模糊性基于声乐语言表达的是人们的形象思维、情感体验,同时模糊性使声乐教学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是统一的,模糊性包含在准确性之中。模糊语言既能反映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又能反映主观意识的模糊性。在实际应用中,模糊语言具有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英汉模糊语言的表现层面及其翻译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源于客观现实的模糊性和思维的模糊性。文中对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的三个层面(即语音、词汇和语法)所体现出来的模糊性进行研究。而语言的模糊性也是翻译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模糊语言,一般采取模糊译法进行处理,即将其翻译成模糊语言或者精确语言。  相似文献   

13.
李欢欢 《考试周刊》2010,(23):26-27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本文简要阐述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模糊性语言的语用功能。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主体和客体角度论述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模糊性语言和精确性语言一样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正确使用模糊性语言,不但不会影响人类的有效交际,反而能使语言的使用更加自然得体,从而达到精确语言所不能达到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6,(5):72-74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角度出发,运用例证的方法对英语的歧义句进行了分析。举例说明了由于物质过程与心理过程的模糊性,物质过程与关系过程的模糊性,物质过程与存在过程的模糊性,物质过程中环境成分的模糊性,关系过程中识别者的模糊性,言语过程中受话者和讲话内容的模糊性等原因产生的歧义。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引起翻译的模糊性。而从出现人类社会以来,数字便与人类的一切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精确性是数词的基本属性,但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数词被赋予了一定的模糊性,而且在日常用语和书面语中,往往要借用数词表达的模糊性。本文拟就谈谈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是语音的一种固有属性,研究语音的模糊性对全面揭示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本质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语言的现代化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语音的模糊性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意义三个方面入手,对语音的模糊性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中,模糊性的法律语言很常见,法律调整社会现象的广泛性使得模糊性法律语言在法律用语中必不可少。本文将从法律语言模糊性产生原因、积极功能、消极影响三方面探讨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语言符号的所指具有模糊性,它是文学语言的诗性特征的体现。造成儿童文学语言符号所指模糊性的原因:一是儿童文学语言符号所指的无意识性造成寓意的模糊性;二是艺术符号的象征性造成儿童文学语言符号所指的模糊性;三是儿童文学符号的张力造成儿童文学语言所指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9.
论模糊性现象的模糊处理及其创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模糊性科学现象、模糊性语言和艺术现象、模糊性社会现象,说明了对模糊性现象的模糊处理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模糊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人类思维的重要载体的语言也具有模糊性的特点。美国哲学家皮尔斯这样定义模糊性,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仍不能确定这些状态是应归属于还是排除出某个命题,这种命题就是模糊性命题。正因为客观世界本身的模糊性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人类对事物类属划分或者对其范畴的了解是模糊的,因而模糊性就成为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作为语言的本质性特征,模糊性在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