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导刊》2007,(4):F0002-F0002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是广州市首批开展环境教育的幼儿园。自1992年开始,该园一直致力于幼儿环境教育的探索,优化环境资源配置,精心打造蕴含环境教育因素的生态环境,建构园本化的环境教育课程,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的“绿色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我从事教育工作33年,历任中学教师、校长、教育督导室主任,现任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副局长,先后被评为梅州市、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全国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遵循规律,贯彻方针,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相似文献   

3.
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也是教育经济学科重点关注的理论问题,本文从教育经济学角度出发,选取广州市作实证研究,通过分析该市基础教育的教育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而提出未来实施教育券制度,促进教育市场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受、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参观首届“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交流会”成果成就展时,充分肯定了我市教育科研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大力发展广州教育事业提出了期望。今年3月3日,广州市教育局专门召开市教育科研工作座谈会,研讨如何落实张书记的讲话精神,通过教育科研推动教育创新和创建教育强市的对策。会上,广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华同旭博士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就如何促进我市教育科研繁荣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并对我市教育科研人员寄予厚望;来自我市有关科研部门的专家与学校的科研骨干也充分献言献策。本专栏刊登了华同旭局长的讲话和几位代表的发言。我们期待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广州市教育科研水平,从整体上促进广州教育发展,加速广州市建设教育强市的步伐,增强广州教育在全国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酉水河 《广东教育》2004,(12):15-16
在广州市郊,流溪河畔,有一所农村学生占80%以上的中学,在短短几年内走过了这样的历程:生源组别从1997年广州市第五组跃升至1999年的第三组,1998年以来连年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二等奖,2000年获得“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广州市招飞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张重煌 《教育导刊》2001,(19):33-35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是广州市教育局于1983年创办的一所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的学校。校址座落在广州西北郊白云区与南海市泌冲管理区交界处。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1995年广州市教育局为了进一步办好劳动技校,组建新的学校领导班子。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劳动技术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育人与勤工俭学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不仅把学校办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教育基地,而且发展成为教育与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的育人基地,为全面落实广州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广州市中小学生的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5月19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基础教育科研座谈会”在广州举行。会议期间,我刊记者有机会就广州市教育科研的现状与走向问题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曾天山教授进行一次访谈。以下为我刊记者与曾教授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问:广州市创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对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目前广州市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9.
《教育导刊》2006,(12):F0004-F0004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创建于1929年。2002年该校晋升为省一级学校,曾被授予“广州市普教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2004年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该校连续十年获广州市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06年中考又创佳绩,优良率(A、B等级)达77.45%,该校近三年高考上线率以10%的速度递增,升大学率达98%以上。“广东省优秀学生”林德君同学以总分842分的成绩荣膺越秀区属中学高考总分第一名。  相似文献   

10.
赵阳 《教育导刊》2005,(12):62-62
本着对广州市教育事业的一贯支持,已成立15周年的广州市尊师重教促进会把对幼儿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付诸一次次的实际行动。由该会名誉会长苏巨汉先生提议,2005年10月17-18日,在美丽的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吲内举行“广州市省一级幼儿园园长研讨会议”,广州市47所省一级幼儿园的代表及《教育导刊》杂志社编辑、《中学生》报社的记者等近40多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010年4月21日,由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导刊杂志社主办的”广州市园本教育研究报告会”在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幼儿园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敬告读者     
郑雪 《教育导刊》2004,(9):64-64
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广州市教育局十分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研究工作,于1998年设立了由广州大学蔡笑岳教授主持的“广州市中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与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的市级重点课题,来推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在实验学校师生的配合下,及时地对广州市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的测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广东教育》2015,(2):77
广州市荔湾区花地中学是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广州市智能机器人特色项目学校,广州市无线电测向特色项目学校,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小班化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荔湾区音乐、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荔湾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学校,荔湾区何香凝少年艺术教育基地和荔湾区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是华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贸易口岸,是中国的“南大门”。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广州教育也谱写了瑰丽的篇章,“以教育信息化建设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作为广州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纲领.使广州市的教育信息化获得了快速全面的发展,正阔步迈向教育现代化,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建设教育强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前提,是人民的需要、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黄埔区也于2001年1月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区委区政府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区的决定》,提出了今后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教育强区,定位于把黄埔建设成为“教育先进、特色鲜明、教育综合实力强、有先导性的现代化示范区”,要求“教育综合实力达到广州市中上水平”。按广州市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以及各区(市)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经济实…  相似文献   

16.
艾牧 《广东教育》2005,(3):12-15
番禺区地处珠三角腹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广州市南拓高歌猛进,城市化建设提速,经济活力日增的大好形势下,该区把握教育发展新机遇,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真抓实干,乘势而上,科学地实施教育发展策略,推动快速发展的番禺教育年年上台阶,年年创新高。  相似文献   

17.
姚远 《教育导刊》2006,(10):25-26
广州市南沙区是2005年广州市区划调整时,为实施南拓发展而成立的现代化生态型海滨新城区,也将是集物流产业、邻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新区成立后,南沙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刚刚成立不久的南沙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创建教育强区的工作目标,以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基础、提高教育水平为核心,抓住质量、建设、强校三大工程开展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本区的教育事业均衡、协调、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调研目的与概况为制定“十一·五”广州市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广州市实现2006年建成教育强市这一目标而开展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市教育局决定并组织了“广州市教育产业现状与改革发展对策”调研活动。这一专题调研是由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持并于2003年10月开始的。所幸的是,1994年我们曾就教育观念和教育市场问题做过一次大面积的取样调查,这就使2003年底的调查有了一个十年之遥的参照系。通过十年前后的对比,我们既可以了解到城市居民观念变化的历程,又能真实地把握广州以及我国大中城市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向,从而让我们…  相似文献   

19.
《教育导刊》2007,(3):F0004-F0004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目前,该校正以荔湾区教育实施“三品工程”为契机,优化校园文化,努力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何树声 《教育导刊》2005,(11):56-57
广州市第41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和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基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争创名优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学校连续六年获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一等奖,获2002年、2004年海珠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日渐成为社会认可的名优学校。在上了一个台阶以后,我们积极思考学校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思考学校如何应对日益发展的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