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化学是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许多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本文从与我们每个人生活都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分析了其中包含的化学原理,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以生活化为导向的化学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将知识和生活之间建立紧密的关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教师建立一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实现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会学习,并且向高素质人才方向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把生活和化学加以联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可以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知识变得具体而亲切。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合理地遵循化学规律,可以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呢?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外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等等。  相似文献   

4.
一、让化学课堂有"生活味"其实,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衣食住行,都有化学的因素。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化学科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也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毕竟,初中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不长,对化学的各种规律和定义,了解得并不透彻。不能一  相似文献   

5.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因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学习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会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何建平 《中小学电教》2010,(10):107-107
<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华罗庚说:"每一个数学问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新《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那么,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学习通过一系  相似文献   

7.
九年级是学生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作用的重要阶段,九年级化学课程应该能够教给学生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和分析有关日常的生活现象。在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下,教学形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引入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九年级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对生活化知识教学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实践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内容过于侧重知识传递,而忽略知识运用,特别是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没有得到体现。地理新课标提出最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融入生产生活,在生产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掌握反应,让学生在实验中构建知识,获得问题能力的培养,可变枯燥的知识记忆为丰富的实验探究,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那么,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该如何进行?一、教师要明确实验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赶进度、抓练习,实验  相似文献   

10.
化学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化学知识都在生活中得到了体现。在化学课堂上,恰当导入生活化元素,就可优化教学过程,课程教学也会更加生动,如此一来学生便可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现如今,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化学课堂上恰当融入生活元素,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而教育就是对经验的不断塑形.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把生活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提取数学的原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一、寻找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1.巧设生活情境,把数学还原到生活当中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离不开对生活情境的创设,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观看待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巧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或者说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我们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书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应用后反馈问题的总结,在扩展学生的知识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这样,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3.
化学原本就比其他学科更为接近生活,生活中的很多奇趣现象也有很多能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然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知识较为零散,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并且有些教师课堂教学方式陈旧机械,把化学学习中最无趣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化学课堂成为枯燥和无聊的象征,降低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掘化学学习中的趣味点,让学生在趣味引领下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克服疑难,战胜挫折。  相似文献   

14.
王婷 《黑河教育》2012,(3):50-50
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的积极运作。要使学生学好化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要有学习化学的意识,即学生能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学习,有主动探求知识的心理。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化学呢?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指导思想,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或者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展开生活化教学,将化学内容和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开展科学探究和知识运用.与此同时,教师要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文章从当前化学教学现状出发,就高中教师如何展开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过程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教材记录生活,教学诠释生活,阅读体验生活,作文再现生活。生活化的培智语文课程不仅能够促进特殊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发展,还能够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因此,在小学培智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到特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及内容生活化,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特殊学生学习理解语文知识及生活知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邵洪跃 《考试周刊》2014,(81):80-80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到体现与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使繁琐的知识变得简单。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实践、交流、归纳等活动中学习新知,掌握新知,应用新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厌学为愿学、乐学、会学。  相似文献   

18.
政治课一向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枯燥、无趣的学习科目,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政治课呢?陶行知先生奉行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的原则,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当中的直接经验相互连接,  相似文献   

19.
李杰 《考试周刊》2011,(35):183-18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初中化学教育是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在化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更广泛地参加实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知识,并能通过知识的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实践性的学习发挥到最大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实践性教育的建议,强调了在初中中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性教学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生活知识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