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4月28日,本刊编辑部借座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了“科学责任与道德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协及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分别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发表了富有建设性与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研讨会由本刊主编朱斌教授主持。他首先请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研究员作主题演讲。胡启恒从1996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第25届国际科学理事会上,正式成立的“科学责任与道德常设委员会”谈起。她指出: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做分析研究工作。目前,该委员会的一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科学的责任与道德问题受到世界科技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中经常提到的话题,特别是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界面上,科学的责任与道德已经被看作是科学对社会的承诺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由于涉及面广,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很多,所以,也是一个讨论和争论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问题,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关于科学家的道德标准,即科学共同体内部有哪些道德原则,作为一名共同体成员,科学家应遵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这些原则或规范有强纲领性的,也有弱纲领性的,但显然是科学共同体所特有的,而且是泛化的。一个社会有其道德标准,若违背了,就是“犯罪”,一个共同体也会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若违背了,就破坏了“行规”,这也是一种“犯罪’当然是针对于共同体而言。科学共同体也是一个小社会,其内部的道德标准可以起到保障体制运作,规范个体的业内行为,惩处违规现象,从而使得科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246-246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各学部常委会推荐选举,并经学部主席团批准,第三届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组成名单如下:【主任】许智宏【副主任】张存浩【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王大中白以龙刘以训许智宏张存浩张弥曼(女)李大潜李衍达周其凤周锡元郑度戴汝为中国科学院第三届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名单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编辑的话:  与数千年间人类文明历史中逐步形成、发展的“道德”、“伦理”相比,科学、科学家、科学共同体乃至今天的所谓科技界,显得是那么年轻。因为“科学家”的出现不过是文艺复兴以后近300年来的事情,甚至英语中,在19世纪中叶前还查不到“科学家”这个词汇。现在,我们讨论所谓科学道德问题,往往是从传统的人文属性出发,还不能说是准确地表达了科学与技术的本质特征。然而,面对“剽窃”、“作假”等人为的科技工作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社会舆论往往会产生一些道德判断与伦理评价;由此又引发出一系列科学哲…  相似文献   

6.
11月17日,本刊记者王珏、张岩就科学道德与科学责任的问题访问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先生。现将林先生的讲话内容整理如下。  记者:能否请您谈谈目前比较关注的科学道德问题?  林先生:我只能从数学方面来讲讲数学的道德问题以及它对社会的负影响。  数学是与大众和社会关系最密切的学科。就小学数学来说,男女老少都会用到。最简单的,买东西时,不可避免的要用到算术;农民配农药就要用到百分比。生活中处处都能碰到。说到中学数学,同样对社会非常重要。我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测量一颗树的高度。有人会觉得奇怪,树的高度怎么测呢…  相似文献   

7.
谈到科学的责任和道德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科学的本征和科学的品格。众所周知,科学是以求真,求实,求真理为自己的天职,为自己的灵魂的。科学的本征也正突出表现在它坚持真实、坚持真理这一刚正、刚直的品格上。科学之所以日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重视和尊重,说到底,就在于它的这个“真”,这个“实”,这个“刚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伦理学视角探讨科学传播的问题。首先,提出科学传播是否具有伦理属性这一问题,并给予肯定及论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传播伦理的道德责任如何,并在科学家、传媒、受众和政府之间分析其道德责任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14,(4):59-59
<正>4月9日,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与国际科联科学自由与责任委员会主办的"科学评估与科研诚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等出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05,(11):10-15
由国际科学理事会(简称国际科联)主办,中国科协、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科学理事会第二十八次全体大会,于十月十八日晚在江苏省苏州市隆重开幕.来自六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三十多名世界科学界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1.
科学道德建设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存浩 《学会》2002,(10):40-43
科学道德建设是涉及科学研究的广泛而深刻的问题,是全球科技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科技界在实践公民道德规范的同时,理应着重加强科学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科学道德建设,不仅因为它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由于它是科教兴国事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谈到科学的责任和道德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科学的本征和科学的品格。众所周知,科学是以求真,求实,求真理为自己的天职,为自己的灵魂的。科学的本征也正突出表现在它坚持真实、坚持真理这一刚正、刚直的品格上。科学之所以日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重视和尊重,说到底,就在于它的这个“真”,这个“实”,这个“刚正刚直”上。一代代科学家也正是本着这种求真求中宣部的精神,坚守着这种刚正刚直的品格,才使人尖突破了一层层的迷雾,一层层表象,而得以越来越多的认识了周围的种种真实存在和种种客观规律。一代代科学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道德建设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道德建设是涉及科学研究的广泛而深刻的问题,是全球科技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科技界在实践公民道德规范的同时,理应着重加强科学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科学道德建设,不仅因为它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由于它是科教兴国事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与原始创新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本文以《地震学报》为例,与国际上同类科技学术期刊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科技学术期刊与国际科技学术期刊之间存在的差距,探讨了科技学术期刊与原始创新的关系。指出创新求实是办好学术类科技期刊的关键。坚持原始创新、严肃认真、力戒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的方法,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可望较快地缩短我国学术期刊与国际学术期刊之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科协论坛》2004,19(4):4-5
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问题受到世界科技界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的科研部门或组织中都成立了相关机构,并制定了与科学道德有关的规范。这既反映了国际科技界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文提出的科学的责任与道德 ,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与研讨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科学的内部标准与社会标准。从科学内部标准看 ,坚持实事求是、“三老四严”等 ,虽然有共识 ,但应该承认至少中国科学界做得很不够 ,无论在评价、评奖、立项还是在荣誉追求方面 ,不严谨、不严肃甚至“无伤大雅”的弄虚作假比比皆是。对科学的社会标准则讨论的更少 ,作为第一生产力创造者的科技专家 ,应对社会有更大的责任 ,也应有更高的水准。我们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一是物质方面 ,二是精神层面 ,特别是后者 ,科学应该成为时代文化中最活跃、最具影响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1年 5月 18日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邀请近 30位院士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座谈会”。会议由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存浩院士主持 ,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在会议总结时讲了话。出席座谈会的道德委员会委员及院士有 :陈建生、丁国瑜、戴汝为、杨乐、庄逢甘、洪朝生、徐光宪、黄志镗、朱起鹤、钱人元、梁栋材、邹承鲁、吴、唐守正、周秀骥、张弥曼、王水、吴新智、郑哲敏、蔡睿贤、吴承康、吴德馨。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钱文藻及学部联合办公室负责同志周先路、孟辉等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汪忠杰  黄涛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35-136
从科学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的道德功能、道德对科学的导控等方面探讨了科学与道德的互动.认为科学发展需要道德的正确引导,道德也应随科学发展而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道德的内在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科学是人类通过认识与变革外部自然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来满足自身的欲望 ,而道德则是人类通过调节与规范自己的内在行为 ,使自己主观能动性得到合理的发挥 ,从而在实践中能够从外界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身的需求。道德还能够引导科学发展的方向 ,使科学永远朝着造福于人类的方向迈进。所以科学与道德是统一的 ,它们统一的基础是人。科学总是不断地在加速发展着的 ,而道德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此它们之间必然会出现分离。当然 ,这种适度的分离对于科学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当科学与道德之间保持适当张力的时候 ,科学与道德彼此才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20.
论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科技界存在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思考了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修养,反对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环境等问题。笔者认为,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修养,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靠科技工作者的自我约束,另一方面要靠制度约束,建立起科学的学术评价与监督机制,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德治”与“法治”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