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学生初步具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语言能力是指正确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言语能力是指正确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听、说、读、写和思考的能力。这个目标的落脚点是应用,让学生能读会写。  相似文献   

2.
于雪英 《现代语文》2005,(10):68-68
"听、说、读、写、思"是学习语文、提高能力的关键所在.概括起来讲,通过"听读",学生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说写",侧重的则是表达能力的进步."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看书读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要使学生逐步掌握语文这个“基础工具”,使之独立地“能读、能写”,仅靠语文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经常的广泛的课外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从教学全过程剖析,其动机设计,程序流动和效能反馈,乃是语文教学思想的三大基本构件。 优化动机设计 (一)明确规定任务 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任务概括起来是: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读、善说、会写。并  相似文献   

5.
王夏莲 《甘肃教育》2014,(11):64-64
正语文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些什么,语文教学究竟要让学生学会些什么,这些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许多学者认为,语文课程是人文性的课程,所以语文教学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所以语文教学就是一种生命教育;还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能读会写,能听会说,所以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教育。凡此种种,都反应了当前大家对语文教育的关切。  相似文献   

6.
列宁同志说过:"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了这个工具,人们就能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达到相互了解.而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但是,长期以来惧怕作文在小学生中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如何使学生喜欢作文,进而写好作文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工具,语文科教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因此,语文科是工具学科。就这一点说,认识是一致的,不成什么问题;成问题的是:从这个认识出发,语文科的教学活动怎么才能够同这个性质相适应呢? 这篇文章想就这个问题试加论述,向读者请教。大凡一种工具,它的作用要在运用中才能够显现。斧、锯、刨、凿是木工的工具,只有运用这些工具来做门窗桌椅的时候,工具的作用才显现出来。语文这个工具也不例外。比方说,读书和作文是语文这个工具的运用,一个文盲,不能读,不能写,经过学习,掌握了语文这个工具,于是能读了,能写了。这时候,语文这个工具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工具的掌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这个工具,知道这个工具的性能和用法,一是运用这个工具,使其性能和用法体现于实践,从而发挥其作用。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不认识工具的性能和用法,就无从获得运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普遍怕作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积累名句、扩写仿写、不限文体写作、修改润色四个方面入手,教学生会积累写作素材,做到仿写扩写"形神皆像",让学生将"写"与"改"结合起来,做到文从改出,消除学生写作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情操感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郭永潇 《宁夏教育》2010,(12):47-47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Phonics教学法,由字母到音图,记忆音图;再由音图到单词,拼写单词。发音和拼写紧密联系,让学生直接掌握英文字母与字母组合发音规则及其拼读规律,音形一致,蔺单易学,极大提高了英语词汇学习效率。使学生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听说读写全面跟进,提前进入英语学习的自由阅读阶段,更好地得到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基础学科,它同时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更是努力做到以文本为载体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构筑他们健康的情感思想。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这个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而要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必须经过反复训练 ,这种训练的目的绝不是单纯掌握些知识概念 ,而全在于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作文中的语言正是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的直观体现。一、加强思维语言的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 ,丰富的语言不仅会充分表达思维 ,而且会更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加强字生作文的语言训练 ,实际也就是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作文中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掌握这个工具。但是,学生有了语言这个工具,不一定会运用这个工具来思维,或者说不一定会很好地进行思维。所以说,语言不能等同于思维,语言文字训练不能完全替代思维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要读书、作文必先识字。字识得太少,读书、作文必将遇到很大困难。所以要教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读会写,必先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门工具课。如同学习使用任何一种工具一样,掌握语文工具只能通过反复练习,实际操作,别的捷径是没有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精力用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个刀口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 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教师一定要尽量压缩“讲”的时间,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口、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文字训练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刘世茂,孔凡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字训练,就是要使他们掌握这个工具。但是,学生有了语言这个工具,不一定会很好地进行思维。正如一个人有了镰刀不一定会收割一样。所以说,语言文字训练不能完全替代思维训练。《小学语...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校里为什么要设语文课?这个问题好像挺简单,但是各人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有很大的不同。有一种看法认为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我同意这种看法。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从小学到高中学习阶段,语文教学贯穿其中,课程教学时间最多,教学位置突出,对发展学生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是一种工具,其它各种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需要语文这个语言工具。所以,语文教学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让小学生学好语文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刘兆磊 《考试周刊》2014,(75):13-13
<正>语文这门课程是一种工具,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此可见,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学生主体的言语实践是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一、挖掘语言因素,引导感知语言,发展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丽琼 《成才之路》2009,(11):20-21
作文。是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感受。写出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地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写实事、说真话、诉真情。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让学生想写、爱写、会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