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面前摆着两部新书,一是席文举的《报纸策划艺术》;一是肖云的《席文举新闻策划》(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0年10月出版)。前者是《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结合自己的办报实践,深入阐述了都市报办报理论和经营理论,以及对新闻策划的理论思考;后者则选取了席文举的20个典型策划案例,集中叙述和点评,有策划思维和策划实践的详细记录,也有画龙点睛的理论提炼。细读两书,会发现我们习惯理解的“新闻策划”远远不能概括其内  相似文献   

2.
“总编辑就是报纸的总策划”──访《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本刊记者祥云1996年元月6日,在《华西都市报》创刊周年庆典会上,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兼华酉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通报说:“哗酉都市报》创刊以来,短时间内产生较大反响,初步形成了贴近生活、可读性强、信...  相似文献   

3.
策划竞争: 压缩时间超常规发展 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说:“策划是都市报的精魂和制胜法宝”。都市报一诞生就面临竞争。 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面临成都晚报的巨大压力,当时的晚报发行量大,企业做广告得提前3个月排队。夹缝中求生存的严峻现实,逼得华西都市报只有采取与自然竞争相反的策划竞争。他们把策划作为报纸发展的助推器。策划贯穿于报纸发展的始终,贯穿于新闻改革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与自然竞争的“顺其自然”不同,策划竞争需要远见卓识、深思熟虑、实施过程也经过缜密的推演。其专注与投入,目的就是要“压缩时…  相似文献   

4.
彭剑 《新闻实践》2002,(5):23-24
去年10月,《华西都市报》荣获中国报业协会评选的首届“中国报业创新奖”今年前四个月,《华西都市报》发行量增加近10万份,广告量增加30%。这些成果表明,经营模式创新是报纸持续超常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华西都市报》是如何进行经营模式创新的呢?一、“整合型媒介”理论《华西都市报》的每一次经营创新都与其理论的开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02年1月,《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在传媒发展的新形势下,从媒介与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报的策划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为了实现最佳舆论引导效果,办报者应该对报纸的理念、风格、形式等进行全方位的策划。党报的策划主要包括统筹策划、新闻策划和形象策划三个方面:一、统筹策划统筹策划是对一份报纸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设计。不同性质的报纸有不同的理念和风格,不同的理念和风格会产生不同的形式和效果。党报的统筹策划应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报纸,其特点是:l、内容。党报刊登的内容应严格遵循“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在宣传时事政治、党的方针政策时坚持正…  相似文献   

6.
《特别报道》版面是华西都市报的拳头版面。报社从 1996年 7月 1日扩版推出这个版面后,面对着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面对着几十家报纸的学习和效仿,面对着全国报刊的“特稿大战”,《特别报道》版面始终保持着它的竞争优势,被新闻同行公认是全国报纸相同版面中办得最好的版面。迄今为止,全国先后有 28家报社购买《特别报道》版面,使《特别报道》一下子拥有了几百万读者,开创了一张地方性报纸的版面走向全国报业市场的先例。 老总策划 创出名牌   1996年,创刊一年多的华西都市报决定,从 4开 8版扩到 4开 16版。报社总编辑席文举在研…  相似文献   

7.
薛洪 《新闻界》2001,(1):44-45
2000年 1月 1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市实行连锁直销,一夜之间,市里大街小巷挂出了印有华西都市报统一标识的红报箱 1000个。到目前为止,这种红报箱在成都市已达 1万个,《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市的零售量由过去的 10万份左右,猛增到近 20万份。用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的话来说,报纸连锁直销是华西都市报继首创“敲门发行”后,报纸销售的又一场革命。 一   把连锁直销说成是报纸零售的一场革命似乎一点也不过分。这是因为连锁直销从根本上打破了报纸零售以报摊销售为主、卖跑报为辅的销售模式,给报纸销…  相似文献   

8.
策划,顾名思义,就是出谋献计,就是出“点子”,就是创造、创新。《哈佛企业管理》丛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做当前的决策。”当前研究主持人策划创新能力对提升主持人素质,对广播电视创造精品工程,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夏虹  沈淮 《新闻界》2002,(1):3-5
2001年10月,经中国报业协会评选,《华西都市报》荣获首届“中国报业创新奖”,这是对《华西都市报》创刊以来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此过程中创立的一套引领中国报业走向市场的办报理论和报业经营模式的充分肯定。“创新,坚持不懈地创新”是引导华西都市报走向成功并始终站在市场化报业前沿的核心理念。最近,《华西都市报》在传媒发展的新形势下,又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和创新。记者就此对《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进行了专访。记者:近两年来,席总相继提出了以“主流媒体”和“整合型媒介”为基本概…  相似文献   

10.
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和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新闻活动。报纸编辑策划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是新闻策划的主体之一。谈新闻策划,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编辑策划。这里,主要探讨在当前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和着眼点。一、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其一,编辑策划是新闻传播传受关系由以“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变化的要求。我国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以传者为本位,不够重视受众的需求,许多新闻媒体的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我播你听(看),我编你读”,…  相似文献   

11.
程祥  张洪  孙伟 《新闻前哨》2007,(6):81-82
随着报纸经营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传统的报纸广告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客户和报纸自身发展的需要,于是,一系列的行业专刊应运而生。这些广告专刊成为报纸广告新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而作为广告专刊主要内容的活动策划也红红火火,发展迅速。那么,广告专刊活动策划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1月24日,《新华日报》广告经营出现了两个“第一次”:一是《新华日报》广告第一次一天只宣传一家客户——徐工集团,二是单日同品牌广告投放额创“第一”高。这在低迷的党报广告市场上,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此案的成功是契合了客户需求和党报特点的策划结果。在  相似文献   

13.
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同志来京,带来刚刚出版的《中国都市报研究文丛》一套5册。浏览这套文丛,真有先睹为快之感。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报工作的经验,终于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这是中国报界的一件喜事。以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创刊为标志,都市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登上中国报业的宽阔舞台,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一支新生的劲旅。现在,全国的都市报已发展到四五十家,这些新兴的报纸以惊人的发展势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清新可喜的文风、灵活创新的经营机制等鲜明的特征,受到广大读者的由衷欢迎和赞赏,也引起新闻界的…  相似文献   

14.
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明 《青年记者》2006,(4):66-67
1998年3月,《华西都市报》作为我国第一家都市报,在创刊3周年时,席文举有感于《华西都市报》在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迈向主流媒体”的理论观点,并全面诉诸办报实践。随后,《南方都市报》在2003年春季改版时骄傲地标出“主流,就是力量”的口号,《新京报》也提出“负责报道一切”的口号。这3家报纸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实现“小报大报化”,使自身成为主流报纸。目前,有学者称我们进入“后都市报时代”,而都市报向主流媒体演进则是这一时代的主要标志①。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都市报“主流化”从本质上讲,是我国报界经…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对《武进日报》而言,是一个“出彩”纷呈的“策划丰收年”,围绕本土新闻,策划接连不断,基本做到“月月有大策划,周周有新亮点”,不断增强了报纸的公信力和区域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策划一词:筹划、谋划。我的理解是,策划在新闻中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一、策划的主题要准。主题这个概念,本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其所著《姜斋诗话》中谈到,“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其意思说,文章的主题好比军中统帅。新闻报道借用主题之说时日已久,不仅一篇稿子需要主题准确,一次策划,主题也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就成了“乌合之众”。那么准确的主题从何而来?从调查研究中来。也就是在策划一次报道前,要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吴玉兰 《新闻前哨》2009,(10):18-21
在当前都市类报纸同质化严重的状况下,如何通过策划实现《纽约时报》提倡的“我有你没有,你有我更好,你好我的成本比你低”的办报原则,是当前都市报发展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策划既是组织者的一种思考,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既是一种战略,同时也是一种战术,既是一种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从2002年起,我们提出报纸宣传“亮点工程”口号,用策划使报纸出新出彩出精品。所谓“亮点工程”,即值班总编辑每月值班时必须保证报纸有一至两个具有创意性的策划,且策划能使报纸出新出彩出精品。近三年里,我们先后成功策划了“马年六论”、  相似文献   

19.
汉江先生所执掌的《重庆商报》在重庆都市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市场份额《,重庆商报》的报业品牌营销,也以丰富多样的活动策划吸引着更多精明广告主的目光。做为一个业外人士进入报纸经营管理领域,将一个最初300万元贷款起家的报纸发展到现在将近3个亿的市值,汉江所依靠的并不仅仅是勇气和热情,更多的是睿智的洞察和大胆的创新。将经营的理念带入报业市场,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利用策划的优势,注重品牌的效应,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所有这些具有创造性的大胆改革,都彰显着作为报纸掌门人的魄力。  相似文献   

20.
孙力 《声屏世界》2005,(12):49-51
变传统的“三轮驱动”为“四轮驱动”.新的战略构思让《安徽广播电视报》在市场竞争中重获生机,做大做强。品牌经营、整合报纸、经营媒体,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安徽广播电视报》在实践中力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