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弱势群体的心理弱势主要表现在不平衡心理、相对剥夺感、不安全感、不满情绪和社会仇恨心理。失业下岗职工群体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有明显的怀旧心理,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城市农民工有求富所导致的急躁心理、相对劣势地位的自卑心理、因被剥夺而产生的报复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网中自我封闭心理和不能融入城市主流文化的被边缘感。  相似文献   

2.
对国际汉语教师在线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能感结构进行了探索,编制了国际汉语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问卷,调查了国际汉语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发现国际汉语教师的在线教学效能感由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对个人能力和风格的认同、对教学的情感体验和对技术的应用等四个维度组成。总体而言,国际汉语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较强,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不同年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的教学过程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教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中的能力风格上有显著差异;在线教学时长不一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及教学过程、能力风格、技术使用等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在线教学时长不一的教师在心理弹性上也有显著差异。教学效能感及其四个维度都与心理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且教学效能感的四个维度均是心理弹性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3名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的测查。结果表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另外成就感降低与内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机遇、有势力的他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疲劳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控制源和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做出了新的增值贡献,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另21.4%;自尊对心理疲劳的3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机遇对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使用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大学生择业焦虑问卷对内蒙古5所高校14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与择业焦虑的关系.研究发现:择业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显著负相关,心理控制源的机遇和有势力他人因子与择业焦虑正相关,内控性与择业焦虑相关不显著;择业自我效能感的目标选择因子、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因子可以反向预测择业焦虑,机遇和有势力他人因子可以正向预测择业焦虑,择业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项对择业焦虑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择业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对择业焦虑的交互效应显著.表明心理控制源与择业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预测择业焦虑,心理控制源对择业焦虑的作用受到择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张家川回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对心理控制源的影响.运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对149名张家川回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和心理控制源水平进行团体测试.做出相关和回归分析,以此来说明回族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回族中学生在心理控制源量表与自我价值感量表上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且高、低自我价值感组的回族中学生在心理控制源水平上的得分有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排球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感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探讨提升比赛心理优势感的途径。高校排球课余训练可以通过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进行比较训练,提升自信心、重视队员身体素质训练,提升协作能力、对运动员进行潜意识心理训练以及加强运动员信息反馈心理调控训练等方法来提升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感。  相似文献   

7.
以120名短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探讨短跑运动员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短跑运动员心理一致感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普通青少年的心理一致感水平.2)男女被试在心理一致感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两个运动水平的短跑运动员心理一致感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比赛经验等影响着短跑运动员的心理一致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训练干预对大学生身体形象、心理幸福感、心理悲伤感、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大二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自评问卷的方法分别在实验前、实验后对其自我形象、心理幸福感、心理悲伤感、心理应激水平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实验结束后,对照组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下降,而“健身气功·八段锦”训练组心理幸福感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心理悲伤感和心理应激水平却显著下降;同时“健身气功·八段锦”训练组在实验后自我形象与实验前无显著差异,但有改善的倾向,而对照组自我形象在实验前后无显著变化,2) 回归分析显示:自我形象得分可解释47%的心理幸福感方差,心理应激水平得分解释心理悲伤感的27%的方差。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训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以及在教学中的启示。方法:以马鞍山两所高校的4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团体辅导、生命影片观影反思辅导等干预方法,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的学生不接受任何处理。结果:心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生命意义感状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生命意义感量表的得分显著提高(p<0.001)。结论:团体辅导、生命影片观影反思辅导等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提升其生命价值;干预方法适合不同的生命教育课程形态使用,方案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学业拖延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调查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总体水平不高,学业拖延受任务性质、专业类别因素的影响,时间管理倾向、学习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拖延行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对江苏省县级业余体校部分教练员的事业心、需要、认识水平等心理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认为县级业余教练员具备了较强的事业心 ,以高层次需要为主 ,但对业余训练工作意义的认识不足 ,提出完善教练员激励机制、加强对教练员认识水平的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民工体育认识及参与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民工体育认识现状、体育锻炼规律性及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的农民工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存在着明显差异,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呈现出无规律状态,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依次为工作忙、身心疲惫、缺少余暇时间、没有合适或免费体育场所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增强农民工体育认识、促进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高校中年女性教师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着重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年龄结构、锻炼频率和锻炼形式进行分析,找出制约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护理工作者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应摒弃“只见病不见人”的旧的护理观念 ,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目标定位 ,确立“人是目的”的新的护理观念 ,在生命伦理学的框架下 ,把“维护生命健康”融入到护理理念中 ;同时 ,要把人文关怀通过良好的、多样的护患沟通方式传达给患者 ,已达到生命健康的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15.
体质测试运用GMJG-IV型国民体质测定仪器采用IC卡自动测量,并由电脑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目的是研究浙江省直机关人员的体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结论:超重和肥胖现象比较普遍,但体重不足的女性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肺活量和总体心血管机能水平不高;上肢力量较差,下肢力量较好;男性的身体柔韧性较差,女性的身体柔韧性较好;肌体神经系统功能较好;身体的平衡能力较好.建议:对机关人员的体质测评制度化;各单位适当地提供运动场地、设施和体育指导;各机关人员根据自身不同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身体锻炼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康巴藏区节庆体育文化的形成、主要特点、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康巴藏区节庆体育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康巴藏区群众对大自然的敬仰、宗教的信仰、美好生活的向往、故人的追思、外来文化的整合等因素形成;具有时代性、多样性、迁移性、整合性等主要特点;在剖析康巴藏区节庆体育文化形成与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建议从成立体育文化研究中心,探索节庆体育文化的本源与创新;依靠群众对节庆体育的认同,让节庆体育活动成为文化自觉行为;厘清体育文化工作思路,建立活态传承机制;利用现代传媒手段等方面来传承与发展康巴藏区节庆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健康体育指导的初步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健康是所有教育活动前提条件”的观点,分高校健康体育指导理论、技术、调查、咨询、顾问等五个专题,论述了高校健康体育指导的主要作用、基本原则、必备条件、方法类型、指导内容、相关技术等主要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目前构建基于校园网的体育教学服务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就目前我国学校的条件,建立体育教学服务系统是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较好办法,同时就建立体育教学服务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会使学生反应迟钝,既难于掌握复杂的动作要领,还容易酿发伤害事故。那么,如何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消极情感有效地向积极情感转化呢?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能动地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相似文献   

20.
专业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损伤是影响专业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逻辑法、数理统计法对专业散打运动员损伤部位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为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