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铅球、标枪、铁饼都是以远度决定成绩的田赛项目,在整个投掷技术动作中,最后用力动作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尽管三个项目所投掷的器械不同,但就其最后用力动作而言,三者存在着许多异同。下面就三者最后用力动作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铅球技术     
动作结构滑步最后用力 ’ 缓冲注释:铅球技术包括下列阶段:预备阶段、滑步、最后用力、缓冲。注释:铅球置于手指和手指根部;用右手将铅球按于颈前部。注释:左腿上提,右腿微屈;左腿用力后摆;用脚跟滑步(1);肩部朝向投掷圈的后部。·35·准备最后用力 l 缓冲准奋 I 滑步缓冲注释:两脚迅速交替落地,右脚先落地,左脚后落地;两脚转向投掷方向。注释:最后用力开始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快速伸展右腿使髋部转向前方(1);提肘推球(2);左膝伸。·36·校园体fl i} 0 滑步缓冲注释: 最后用力的同时,伴随右腿的快速伸展; 伸左腿,完成发力动作。_隹备 ’ 滑…  相似文献   

3.
铅球运动员的成绩要达到高水平,就必须掌握良好的投掷技术。良好的投掷技术体现在正确的最后用力、平稳快速的滑步以及滑步与最后用力的有力衔接三个方面。由于滑步能使运动员和铅球获得预先的速度,因此滑步推铅球比原地推铅球的效果更佳。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前言 推铅球是一项古老的田径投掷项目。从古至今,铅球技术在不断地进行演变并趋于完善,由原地演变到滑步(侧向、半背向、背向)旋转推铅球。目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被多数运动员所采用,其技术环节是器材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5.
<正> 现代铅球投掷技术从总体上划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滑步、旋转技术、衔接技术、最后用力技术。所谓衔接技术指的是滑步或旋转结束到最后用力这一过程的技术。这三大技术中哪个部分是铅球投掷技术的中心环节呢?以往不同层次的田径教科书总是把最后用力技术认为是铅球投掷技术的关键,近几年来在中国女子铅球攻关组全体教练员、科研人员的大力协调配合下,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培养了李梅素、黄志红、丛玉珍、隋新梅等一批优秀运动员,成为目前我国田径界唯一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且入  相似文献   

6.
对推铅球滑步双支撑阶段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铅球的滑步双支撑阶段是完整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一阶段起着承上(滑步)启下(最后用力)的作用。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滑步双支撑阶段的分析得出,铅球的滑步双支撑阶段是一个衔接连贯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动作节奏过慢或过快都将影响铅球最后用力动作,影响滑步阶段所获得的初速度。正确的动作节奏应是在保证形成最佳用力的条件下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7.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竞争激励法。一、增加竞争项目例如在投掷铅球教学中,不仅要比一比谁投掷得远,还要比一比谁滑步滑得好;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得好;投掷铅球出手时的角度好;更要比一比谁能...  相似文献   

8.
衔接技术是铅球投掷技术的重要环节,也是铅球技术中的难点。是沟通滑步技术和最后用力技术的关键,也是保证总体技术连贯协调,速度节奏准确,影响投掷成绩好坏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石晶 《中华武术》2009,(3):23-24
铅球、标枪、铁饼都是以远度决定成绩的田赛项目,在整个投掷技术动作中,最后用力技术动作的好坏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以,掌握良好的最后用力技术对提高投掷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原理,从构成铅球运动员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的关键要素出发,设计了与之密切相关的6种主要专项训练手段,并进行有序地组合,形成针对性强,且综合功效显的系统整体。经实践证明,该训练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促进了铅球运动员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加快了完成动作的速度,提高了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11.
背向滑步推铅球是50年代出现的技术,是铅球技术的一大变革。是体院田径普修课和专修课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背向滑步推铅球由持握球、预备姿势与预摆、滑步、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几个环节组成,是技术较复杂的投掷项目,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在人体负重  相似文献   

12.
李玉 《体育教学》2007,(3):61-61
背向滑步及髋部的顶转是背向滑步掷铅球的关键所在,滑步的距离、滑步的节奏及滑步的速度又是滑步技术动作的要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动作经常出现滑步与最后用力阶段脱节,滑步节奏掌握不好,滑步距离短及滑步  相似文献   

13.
揭示铅球运动员合理滑步速度,以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为基础,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我国女子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合理滑步速度进行研究。力求完整滑步技术动作结构的简单化;分解练习动作"边缘"要模糊;滑步速度和最后用力速度应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4.
投掷项目的素质训练中,力量素质的训练是一个不可缺少、非常重要的内容。 从投掷铅球的运动技术特征来看,一名成功的运动员在铅球出手前的最后用力过程中,尽可能地增加用力的工作距离,且在不缩短最后用力工作距离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快动作速度。 铅球的重量是固定的,因而在进行力量素  相似文献   

15.
铅球教学重点是最后用力,难点是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铅球的成绩。铅球项目属斜抛运动,其抛射的远度S的距离取决于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S=Vo^2sin2a/g),而出手角6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且当出手角度一样时出  相似文献   

16.
正铅球运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其技术动作已经基本成熟,目前在铅球运动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是旋转和滑步两种。尽管它们的加速方式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最大限度激发人体的潜能,以使工作的距离不断地增加,并尽量将用力的时间缩短,同时以爆发的方式对铅球用力,使铅球的初速度达到最大。一、非投掷臂技术在滑步推铅球中的应用现状在铅球运动中,能够影响到其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铅球出手时的角度、初速度、高度及推铅球技术动作的流畅性。这些因素相互影响,都不能忽  相似文献   

17.
肖永 《中华武术》2014,(11):36-38
铅球运动可以说是对各个技术环节都非常严格要求的运动项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动作的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非投掷臂在铅球投掷中最后用力阶段的研究,并逐步地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根据在过去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经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条件的限制,一些教练员和体育教师一般只是注重运动员身体超越器械的动作要领和投掷臂的完美姿势,从而忽视了非投掷臂在整个铅球运动中的作用和其对投掷成绩的影响。在投掷技术逐渐完善的今天,随着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介入和使用,投掷铅球运动对动作的协调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在铅球运动中的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摆动路线、特点、摆动时机等都会对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力量的集中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铅球的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18.
铅球滑步阶段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铅球滑步过程和最后用力衔接阶段,头部偏向投掷臂侧。这种头部姿势,能够使投掷臂对侧背伸肌紧张程度加大,使它处于拉紧状态,加大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以增加最后用力的投掷力量  相似文献   

19.
旋转推铅球技术是继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之后出现的另一种投掷技术。进入80年代后在美国尤为盛行,在1985—1986年间全美前10名男子铅球选手中,有7名是采用旋转推铅球技术。当时人们认为旋转投掷技术与滑步投掷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器械的加速路线更长。 ·在投掷圈前部双腿向上用力的条件更为优越。 ·旋转过程使投掷动作更富有节奏感。 ·身材和力量相对较小的选手利用旋转过程较长的加速路线也可以达到较高水平,因而  相似文献   

20.
刘勍虎 《中华武术》2010,(10):50-51
滑步推铅球技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身体移动决、重心起伏小,滑步结束后要使身体处于最后用力的最有利姿势,也就是超越器械的动作姿势。滑步技术动作过程的要点有四。(以右手持球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