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了近20年的发行体制改革,"一主三多一少"的目标基本实现,观察今天的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繁荣与泡沫、国有与民营、书店发行与自办发行、寄销与退货、折扣与货款的矛盾,始终缠绕在业内人士的心头.境外资本的虎视眈眈,新生代出版物的默默蚕食,尽管加入WTO还不可能在近期内影响中国图书市场格局的变化,但是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毕竟加剧了业内人士的焦虑,在某种意义上也激化了中国图书发行市场贮积已久的矛盾.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明天会怎样,这一问题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图书发行出现滞销的现象由来已久,农村图书市场发展缓慢。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图书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图书发行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提供改善农村图书发行滞后现状的策略,对农村图书发行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仿子同志在《关于图书发行工作答客问》一文中,对新华书店的发行工作、出版社自办发行,以及图书市场竞争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深化图书发行改革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图书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再加上近两年来图书市场疲软,图书发行包括出版社自办发行工作难度加大。面临困难如何办好出版社自办发行,这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1982年国家出版局提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算起,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8个年头。现在,我们应该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8年来走过的道路进行回顾和反思,从理论上澄清是非,提高认识,以便把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持续、稳定、协调地进行下去。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就和问题8年来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是有成效的。图书市场已基本形成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的新格局;城市各种发行网点明显增多,图书市场比较活跃;出版社自办发行发展比较快,某些专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4个乡村的实地调研,分析出北京地区农村图书市场存在的三大现实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发达地区农村图书发行的具体策略,如加大发达地区农村图书发行市场调研、完善农村图书发行网点、解决好农村图书发行的储运问题、建立畅通的发行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出版发行适销对路的农村图书等.以冀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实 《出版经济》2003,(11):42-45
近十年来,图书市场形态发生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再加上"二渠道"的不规范竞争及盗版图书的冲击,不少地区新华书店效益大幅滑坡,甚至一些出版社的日子也不太好过.目前,我国城市图书市场已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市场"空挡"不多,而在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的发行码洋及利润中,对农村(本文所述的农村是指除大中城市及县城以外的地区,包括小城镇在内)的发行大约只占1/3(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1996年全国城乡图书零售比重75:25.1997年城乡比重为74:26①),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农村图书市场具有开发潜力,加强农村图书发行对我国出版发行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如果说电视的发展需要靠"生产"观众,那么加强农村发行就需要"生产"读者,即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农民的读书习惯,培养较多的爱书人、读书人,培育成熟的容量更大的农村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8.
波兰的图书市场销售总额达2.9亿英镑,近10年来实际图书销售总额连年增长.上世纪80年代,波兰图书出版和发行机构都是国营的,大部分图书都有价格补贴,其发行方面非常有效率,各种各样的图书被输送到波兰各个地区,包括最偏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图书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农村图书市场是出版发行界图书发行的重要渠道。要使图书这一文化信息载体在社会生产力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并使农村文化事业和图书出版企业得到双赢,就应当从农村图书市场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0.
湖北出台关于加强图书发行工作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的意见王兴怀,张惕,方平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了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加强图书发行工作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分六个部分,即:加强图书市场建设,完善发行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农村市场已引起广泛注意,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战略新目标。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又为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极佳的机会。为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农村图书发行,新闻出版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召开了全国农村发行研讨会,广泛探讨了农村图书发行中的行政管理、农村读物开发、网点建设、促销手段等问题。为了加强对农村图书市场的研究,我刊摘发了本届研讨会的部分优秀论文,希望能引起对农村图书市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寄销制在图书市场的广泛运用,使世界各国出版发行业的销售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也把寄销制作为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寄销制在购销体制完善和促进图书市场的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图书实行的是完全寄销制,即代理商如不能销售可无条件退货,这就把风险完全甩在出版社这一边,因此,重新审视寄销这种图书销售模式已经搬上了图书出版业的日程.  相似文献   

13.
从实体书店到网络书店,销售渠道的优胜劣汰预示图书市场的发行、零售价格体系的混乱,传统出版社的营销模式、发行体系被网络书店架空。这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意味着内容资源传播渠道的堵塞。对于实体书店的式微,传统出版社应将其作为现代图书出版市场体系、传播手段和渠道变革的先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图书发行面临的退货率高、库存积压量大、回款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出版社发展的瓶颈。对当前图书发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刘利君 《出版视野》2010,(3):45-45,31
图书发行即图书商品流通,是图书印制完成后,以货币为主要媒介进行交流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图书购进、储存、运输、销售和结算等具体业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图书和图书发行的属性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原始图书市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目前的图书发行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本刊记者其蒙记: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符合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  相似文献   

17.
出版社的自办发行,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实践证明,自办发行作为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上渠道的补充,对于繁荣图书市场,扩大出版社本版书的发行,促进出版社转换经营机制,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但是,不少出版社自办发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却未能相应地提高,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8.
振奋精神大力开拓农村图书市场——谈谈影响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的几个认识问题湖南省书刊发行业协会蒋敦雄坚持正确方向,扭转徘徊局面“八五”期间,在农村销售图书的90多亿元中,有近90%是新华书店系统发行的,新华书店的确承担了主要责任,尽了自己一定的力量。那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图书市场逐渐活跃起来。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开展和大批集体、个体书店的发展,终于打破了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图书发行格局。然而,在这种环境下某些不善于改进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的新华书店.面对图书发行利润减少的局面,开展了多种经营,这是有道理的,实践的结果多数也是好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国图书发行行业的贸易壁垒越来越严重,已经相当盛行的码洋交换和限制基层书店的订货和进货权就是显而易见的明证。目前图书市场的壁垒措施必须要有一种超市场的力量来组织和协调才能有效力。图书市场的贸易壁垒是由于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特有的产权关系以及经济利益关系所派生的结果。贸易壁垒的程度取决于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与政肝主管部门的产权联系、经济联系和依附关系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