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飞 《江苏高教》2015,(1):61-64
学术声望是大学的宝贵财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望排名"以全球学者为调研对象,依靠学术声誉问卷,致力于对高校的科研声望和教学声望进行分析评估。"世界大学声望排名"在不断修正完善中逐渐表现出调查对象选择强调多样性、问卷内容设计注重完整性以及数据结果分析追求系统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学排名活动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和大学自身了解大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其本身也存在着排名机构不规范、评价机制欠科学、评价数据缺乏权威性等问题。应加强对大学排名的排名机构、评价机制和评价数据的规范操作,以促进大学排名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在对大学排名时,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对大学进行简单的综合排名,以未经科学证实的“假设”作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为大学排名,利用权重分配不合理或有严重缺失的指标体系对大学进行排名等,导致中国大学排名失真。如何改进现今中国大学排名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美新”大学排名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排名建立在科学的大学分类基础之上,排名按类别分层次进行,排名根据不同排名目的采用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体现出全面、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4.
平心静气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大众的关注。面对各式各 样的大学排行榜,人们感到眼花缭乱,社会舆论也大相径庭。事实上,大学排名是建立在大学评价 基础上的排序,既然是评价,其结果受到评价目标、评价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任何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使结果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排名机构的大学排名结果大相径庭是 在所难免的。对大学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通过几个指标进行排名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尽管如 此,大学排名作为社会大众认识大学的工具又是必要的。就是说,社会各方面要了解不同排行榜的 侧重点,平心静气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相似文献   

5.
声誉是表征大学质量的一种符号,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资本。伴随排名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出现,声誉这种主观认知逐渐被纳入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并被赋予了可以测量且可以计算的“客观属性”。经过百年的发展,声誉指标以不同形式存在于现代大学排名体系之中。大学排名中的声誉指标增加了大学排名的合法性,提高了大学排名的有效性,促使大学重视声誉建设。但与此同时,声誉指标使用中存在诸如指标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声誉调查中存有偏见以及引起大学竞争异化等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排名中声誉指标的作用,各利益相关者需要善用声誉指标,这既需要排名机构和所有利益相关者在沟通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也需要各方的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6.
评价对大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谓大学评价排名化,主要指排名成为一些大学评价结果的唯一表现形式,参与大学排名的机构愈来愈多,大学排名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广。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么多的大学排名是否必要?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是否合理?所谓大学评价国际化,主要指21世纪之后流行的世界大学排名的实质是评价机构用一个尺度或者说一个国际性的尺度去评价不同国家的大学。四大排行榜已经对一些国家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众多大学的办学理念、方向和行为、普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认识等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世界大学排名评价的科研偏好、英语偏好、理科偏好的特征是值得认真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大学排名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都存在局限;学术论文指标是大学排名中使用最多的指标;大学排名与大学规模密切相关、利弊共存、对某些类型的大学更友好;大学排名主要采用“雄鹰俯瞰”模式而非“青蛙凝视”模式,主要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大学排名能够盛行是因为其满足了当前社会的某些需要,存在自有其必然性。大学排名需要进一步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增值评价是未来大学评价重要改进方向之一;未来的大学评价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诊断服务功能;大学排名要有利于大学美好目标的实现;大学评价报告要保证内容和过程的完整性。大学要正视大学排名的存在;政府部门要谨慎理性地对待大学的排名;媒体要更加重视在大学排名传播中的责任担当。理论派和实践派的交锋有利于大学排名的改进完善,大学排名改善路阻且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声望总体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声望、能力声望和贡献声望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各类群体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声望的总体评价比较高,居中等偏上水平;(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声望和能力声望水平"一般",但声望水平有所上升;(3)与医生、律师、公务员相比,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处于较低水平,初中和小学教师在20种职业排名中,排位靠后;(4)社会公众对中小学教师有较高的职业期望,教师职业是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职业选择时,优先考虑的三大职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出现的给大学排名的多种现象加剧了高校之间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变换和因位置变动而引起的社会效果,比如:排名影响社会受众对各大学认知与认同的变化,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与质量。排名的层化作用将对社会中教育资源和教育资本流向、流量产生影响,排名的变化牵连着各个大学维持和获取不同资本能力的强弱。然而,如今中国的大学排名刚刚起步,还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合理性、不科学性。这样的排名在型塑一个良性竞争、层次有序、资本结构合理的充满意义的“社会小世界”(场域)上尚有不足。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个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学排名可以方便高等教育消费者透明、有效地获取高校的信息并进行直观比较。随着知识经济竞争的加剧与全球化发展,大学排名演进成全球性的排名。本文引入目前最为普及的3个全球大学排行榜——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Q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通过辨析其与高校评估之区别,阐述了大学排名作为"商标"或"品牌"的市场性特点。同时,全球大学排名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但指标设计不当与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盲目追求很可能会对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发展造成方向性误导与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