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综述了目前淡水生物间他感作用的相关报导,给出了他感作用来源生物、他感物质和他感作用结果.并对淡水生物所产生的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模式,包括抑制酶活性、抑制光合作用等以及影响淡水生物间他感作用的因子,包括营养盐、非营养因子和微生物作了叙述和分析.阐述了淡水生物间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和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本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海洋藻类有着多种多样的用途,对其进行高值化加工利用是藻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海洋藻类的酶解利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酶解的研究现状和产生的问题,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藻类不仅在生物的进化和水生态系统及水体里的物质循环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少藻类还被开发出了新用途。藻类农场和减排当前,能源紧张已经是全世界所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抑制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  相似文献   

4.
海藻多糖是从海洋藻类中提取出的硫酸化多塘,近年来海藻多糖在抗肿瘤的治疗中展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极有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资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海藻多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及凋亡,抗氧化,抑制癌基因,免疫增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为今后海藻多糖的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荒漠藻类及其结皮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介绍了荒漠藻类生长在荒漠化土地上的土壤藻类的种类组成和分 布,影响荒漠藻类分布的环境因子,荒漠藻类在物质循环及土壤结皮形成和发育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荒漠藻类能够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适应机制等。生物结皮在荒漠土壤表层的水 分分布状况、土壤稳定性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演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荒漠其他生物也有着重 要的影响。最后阐述了荒漠藻类在工业和环境工程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我国将加强对海洋药物应用基础研究并投入资金,把对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作为21世纪中国天然药物研究的新热点。目前,我国已成功地从海底泥藻类、乌鱼墨、海参苷、带鱼鳞、鲨鱼软骨等海洋生物中制成新型抗菌抗病毒类药、抗肿瘤类药以及心血管和消化、泌尿系统的药品。并从海鞘、海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抗病毒活性物质,有望使之成为新的抗 HIV(即  相似文献   

7.
海洋食品的种类 海洋是生命起源的发祥地,32~34亿年前生命就在海洋中诞生。人类和大海有着渊源的关系,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非常丰盛的美味佳肴。海洋天然食品包括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多为藻类:绿藻中的石莼(俗名  相似文献   

8.
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人们观念的转变,工作游戏化进入了企业管理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一代员工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工作游戏化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以及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游戏化对员工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包括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工作游戏化与工作绩效(包括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此研究,启示管理者应对工作进行游戏化的再设计,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地改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9.
<正> 海洋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是由海洋作用形成或引发的、能造成生命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事件。但本文所述的海洋灾害不同于一般自然灾害的分类方法。一般自然灾害以致灾因子划分,如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而我们所讨论的海洋灾害,既有“海洋作用”这个致灾因子,又有海洋区域为背景。它既包括气象,也包括水文、生物以及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快速识别分析藻类的荧光检测的方法——三维荧光光谱法,以典型的无毒和鱼毒性藻类为研究对象,实验验证了三维荧光光谱法识别分析鱼毒性藻类的可行性。采用日立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典型藻类进行谱图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无毒性藻类和鱼毒性藻类的三维谱图形状有较大差异,三维荧光光谱法识别分析鱼毒性藻类是可行的。该技术可以在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预处理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这对实现海洋藻类实时、在线、现场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和不同光照条件等处理下孔石莼水溶性抽提液对5种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以揭示孔石莼泛滥,藻体死亡分解释放出的内含物对其周围环境中浮游植物类群所产生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孔石莼体内含有克藻物质,其对实验的五种藻类全部表现出抑制效应,不同强度光照处理对孔石莼体内抑藻物质的含量影响不明显。该抑藻物质不耐高温。  相似文献   

12.
水圈包括海洋、湖沼、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水圈中居住着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真菌、藻类、病毒等,蕴含着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组。已有的研究表明,水圈微生物在重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驱动作用。但是,人们对水圈微生物组的核心科学问题,即微生物如何发挥驱动作用至今了解不多。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简称"水圈微生物计划")正式立项。该计划拟选择典型水圈环境,解析微生物群落构建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物质与能量代谢机制以及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生态学意义与贡献,从而揭示水圈微生物驱动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文章简述了该计划提出的背景与依据,以及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3.
文章是以高寒草甸常见的毒杂草南山蒿为供体材料,通过比较毒杂草直接分解和埋藏分解,以及埋藏前后土壤理化性质、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为阐明化感作用地下部分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数据和理论参考。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残体在土壤中分解虽然有一部分化学物质减少,但部分化感物质仍然存留。南山蒿植株中的红没药醇、庚烷、1,7-二甲基萘、甲基萘、1,2,3,4,5-五甲基苯、庚二烯等化合物在分解后进入土壤并保存下来,而且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改变。因此,植物残体的分解是化感作用地下部分机制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豚草之害     
我国生物入侵形势严峻,其中菊科豚草(属一年生杂草豚草)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已有研究证实,豚草的入侵机理之一是化感作用。但在北京地区对其机理的具体研究尚未见报道,并对其危害现状缺乏量化分析。考虑到豚草化感作用研究对北京农业的重要意义,确定本文在考察豚草在北京部分地区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豚草对植物种子萌发、幼根发育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5.
藻类是营光合自养的低等植物群.目前已经定名的约5万种.其中约2/3为单细胞藻.藻类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藻类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在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是丰富的宝库.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的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对1900-2017年间该库收录的农业生产中有关化感物质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文献产出趋势、国家地区、作者机构、高被引频次论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检索出6034篇文献,中国的发文量位居第二,但中国的篇均被引频次明显偏低,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美国的USDA,在本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KATO-NOGUCHI H。以上数据表明,5年来,化感物质的研究在全球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啊。中国在化感物质的相关研究中占重要地位。该领域全球发文量总体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对海洋真菌,海洋细菌,海洋放线菌三个方面进行逐步分析,并对其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以及抗肿瘤活性物质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活性物质种类主要由海洋微生物的海洋细菌大菌群。其次海洋真菌及海洋放线菌可产生的新型活性物质也不容小觑,尽管他们并不是主要菌群。最后本文表明海洋微生物在我国开发海洋天然产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涤 《科学中国》2007,(3):32-33
藻类是营光合自养的低等植物君,目前已经定名的约5万种,其中约2/3为单细胞藻。藻类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藻类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在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是丰富的宝库,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做出重要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微型生物(包括细菌、古菌和病毒)是海洋碳循环的巨大幕后推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气二氧化碳(CO_2)由海洋藻类生物转变成可沉降有机组分(生物泵),经过细菌和古菌及其他生物和病毒作用(微型生物碳泵),在广阔水体中产生的惰性有机碳(RDOC)可在千年时间尺度上被封存,其伴随颗粒物进一步沉降到海底由底栖微生物作用变成碳酸盐矿物(碳酸盐碳泵)得以更长时间尺度的封存。文章在充分了解海洋微生物过程和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三泵(生物泵、微型生物碳泵、碳酸盐碳泵)集成"的固碳、储碳原理和优势;采用人工智能手段,制定海洋负排放工程可行性方案,为海洋碳封存提供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场景。从科学原理上,该方案的实施将可望助力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廖振远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296-299,324
2001年9月4日,国际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曾呈奎先生,在美国藻类学会第55届年会上荣获美国藻类学会授予的杰出贡献奖,这是迄今已获得本奖的两个北美之外的藻类学家中的第1位。美国藻类学会主席这样评价曾呈奎先生:“曾教授已被我们学会认定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藻类学家之一!他带起了几代中国藻类学家。同时,他在海产养殖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和成功经验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藻类学和水产养殖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高水平的,其主要贡献是在他的国家建立了实用的海藻养殖业。他的成功虽然始于海带,包括海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