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张宪文教授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出版时,曾引起美联社、台湾及大陆媒体的广泛报道,被视为大陆中国现代史学界“打破传统史观、解放思想”的标志性成果,这部50余万字的著作,是1949年后大陆出版的第一部中华民国简史。其后30年时光荏苒,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在社会日益开放及相互交流中经历了深刻变化,海内外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公布了相当数量的重要档案文献资料;民国史研究群体渐成规模,海内外学者的互访、交流也可以自如进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撰写学术化、为海内外特别是台湾学术界接受的中华民国史的条件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和中国青年出版社5月21日在京举行了《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出版座谈会。《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由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编辑,收录了海内外40多位学者、  相似文献   

3.
王希杰先生可以说是创造了中国修辞学界的一个神话.据聂焱教授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他在海内外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近600篇,独自出版著作近20部,与人合作出版3部,主编、合作或参编的著作近10部.综合分析王希杰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笔者认为我们这些后学者可以学走王希杰先生做学问之路.王希杰先生学问之路主要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海内外老舍研究成果为背景,对1999年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论文进行综合评述,国内论文分个性气质与宗教情结、创作综论、比较研究、作品重评等专题,海外论文在评述的基础上指出其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作为以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为特质的学术期刊,已成为立足本校实际,站在学科前沿,面向全国乃至海内外吸纳优秀的学术研究论,全面展示全国高校以至国家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学术阵地。这使学报的学术内容更加丰富,学术观点更加超前,学术水平更加提高。但同时,过多的外来稿也使学报不能完全代表所在校的学术水平,使学报的学术水平和本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相脱节。学报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学报要以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杨翼骧先生的《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是享誉海内外的著述,前曾出版三册,内容下至明代。今续补了清代卷,且增补、修订了前三册,名曰《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一并出版。系统地进行专业、专门、专题性质的史料汇集,在学科建设上意义颇大,理应得到支持和赞助。而这项工作在嘉惠他人的同时,对自己学识素养的提高也大有裨益,能够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激发钻研与探讨,培养认真、细致的治学精神,增强“困而学之”的动力。因此,《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编纂,是加强中国史学史学习与研究的大好机缘。  相似文献   

7.
陈美林: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研究系列陈美林教授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迄今已出版关于古代小说、戏曲、诗文的研究著作36种,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以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系列研究成就尤为杰出。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吴敬梓研究》,是陈先生1977年  相似文献   

8.
卞孝壹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史专家,至今已出版各类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200余篇。今择要编年,略可窥见先生治学之历程。  相似文献   

9.
莫友芝是晚清以来闻名于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一生荣利泊如,潜心治学,在语言文字学、目录版本学、史学等方面卓有建树,且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视的诗文作品,堪称“黔学之光”。因此,应当花大力深入开展莫友芝研究,宣传、继承、光大莫友芝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日战争地图集》出版李良志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策划,武月星教授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下称图集),现已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地图集。图集共分7部分;由200余幅大小地图,...  相似文献   

11.
郁贤皓教授是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唐代文史研究著名专家,迄今已出版学术著作二十六种,文学研究方面代表作为李白研究系列著作;史学研究方面代表作有《唐刺史考》(全编本六册)。  相似文献   

12.
大学出版是以大学的孕育发展为依托的,它所形成的传播知识、促进教育、学习和研究的学术文化传统是其特立于其他类型出版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自近代开始创建大学并发展大学出版事业,长期以来为发展大学教育事业和促进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大学出版却存在对学术文化传统的某些偏离现象,造成学术出版特色淡化和质量下降等现实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和精神特质,努力摈弃浮躁之气而回归大学出版的学术文化传统,从而形成大学出版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大学出版的本质目的和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3.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王雪琴一阿历克斯·托克维尔(1805—1859)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1835年发表了《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40年该书第二卷出版。该书出版后,立即受到普遍好评,并因之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名扬海内外。这是历史上...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是中国出版机构中的杰出典范,它为中国的出版事业开创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其“守正出新”的举措,也为当前和未来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华书局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把具有商业属性的出版活动同时变成一种开启民智的文化活动,把出版业当作为国家积累知识、向民众传播知识的一种途径。研究中华书局的出版文化和学术追求,将会给中国出版界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时期,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资源的成都,重新成为四川乃至西南的文化学术中心和交流中心。成都与海内外的学术文化载体即书籍、人才的交流以及学术文化交流基地都逐渐发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陈思和教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史上的重要学者,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他所具有的重要而独特的学术思想,在于他的包括学术研究、学术教育和学术出版在内的相当丰富的学术实践,更在于他的超越学科限制、深邃博大的学术世界与广阔的人类世界和中国现实的深刻联系,以及在这样的联系中体现出的独特的知识分子精神。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蒋泥先生"写老舍"的成果可谓"丰硕",但笔者认为,蒋泥的"写老舍"是一些改头换面、重复出版的"成果","想当然"成分异常明显,文献资料讹误与学术失范十分普遍.特别是错误百出的<老舍的沉浮人生>,由于冠以"献给老舍诞辰110周年"的名义,既误导了广大读者,也给海内外老舍研究带来了混乱,以至于造成了短暂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此看来,轻视文献资料建设,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而纠正学术不端,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前身为《涪陵师专学报》)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涪陵区。涪陵榨菜海内外享有盛名。涪陵经济的迅速腾飞,令世人瞩目,被经济学家们称为“涪陵现象”。作为一家高校学报,却又是地处僻远,游走于学界边缘。近年来,《涪陵师范学院学报》抖抖眉毛立大志,以三峡人的坚韧顽强,在如林的学术理论刊物中奋力开拓,闯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先是,他们在观念上敢于创新,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起点的发展战略。他们认为,个性特色是刊物的外部形象,也是刊物的生存之道,要在全国上千家高校学报(且不说还有上…  相似文献   

19.
集纳世界各地华人社区特有语汇的《全球华语词典》日前出版。5月17日《全球华语词典》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众多语言学者对这部词典的问世给予了高度评价。《全球华语词典》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立项支持,历经5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获两项国家奖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出版选题《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于1993年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已荣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第八届国家图书奖。《大典》问世后,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人民日报》等十余家报刊予以报道、评介。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