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军作战的战场,叫正面战场或国民党战场;一个是八路军、新四军作战的战场,叫敌后战场或解放区战场。近年来,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已有人对两个战场的状况及相互关系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统一体中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方面,轻视其中任何一方,都  相似文献   

2.
<正>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为维护民族生存,争取国家独立而进行的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界、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和抗日团体及海外侨胞都卷入了抗日的滚滚洪流.尤其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八年抗战中,中国方面一直存在着两个战场,即以国民党为基干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基干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如何评价这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抗日战争的过程,加深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认识,而且对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和一国两制的设想更具有借鉴作用.下面,本文试对抗战中的国民党战场和解放区战场的相互关系作一粗浅的探纣.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抗日战场分为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担负的正面战场,其对抗日战争的防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个是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担负着抗击敌人兵力达六分之五的艰巨重任,其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革命自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就抗日战争整个过程来看,自始至终贯穿着国共两党的合作、斗争、对抗、分裂等一系列矛盾,本文试就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 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是由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特点和多方面历史条件决定的。自从日本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大地,中国共产党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不懈的做出努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民党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当局由其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纵观8年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并存.他们互相依托组合起来和敌人角胜,同时彼此间又存在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从而导致了中日间军事形势的演变和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两个战场是决定抗日战争的面貌和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战场,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及由中日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于国民党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最近不少同志进行研究,撰写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现将部分同志根据个人掌握的资料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情况简要概述如下,以供参考。国民党军队及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术界一般是从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来分析、评价的。战略防御阶段(1937月7月—1938年10月) 学者们对于这一阶段国民党所起的积极作用是给以充分肯定的。多数人认为:卢沟桥事变以后,国民党政府的重点还是放在反对日本侵略者上的,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的中期和后期,第五战区战场与全国其他抗日战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间的战略协同关系,既包括第五战区战场与周边正面战场之间的战略协同关系,也包括第五战区战场与敌后战场之间的战略协同关系.这既是中国抗日战争有别于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其他国家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得以取胜的基本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我国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华南敌后战场是全国三大敌后战场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及其特殊性,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与广东抗战实际相结合的游击战争,从而取得华南抗战的胜利,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六年爆发的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高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如俄国一九○五年革命是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总演习一样,是中国一九四九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演习。这次战争在国民革命军占领长江中、下游以前,共有三个战场:两湖战场、江西战场和闽浙战场。史学界对两湖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一向很重视,并有充分的评价,这无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而对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担负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任务,分别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敌后战场在抗战中、后期的中流砥柱作用非常突出。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全面冷静地看待两个战场的作用和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入手,高度评价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协同作战是中华民族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自始至终存在着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体的敌后战场。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评价两个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对于研究抗日战争史,对于当前倡导的第三次国共合作,都有重大的意义。一、两个战场相互依在,相互配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对我华北地区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发动了全面军事进攻。这时期国民党在军事上也做了一些准备。1937年8月上旬,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的国防会议,制定了持久消耗战的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尽管两个战场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也贯穿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的配合作战,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陆军主力的牵制,推迟了日本"南进"计划,在太平洋战场为美国赢得了备战时间;中国抗战对日本财力物力的消耗,使日本背着沉重的包袱发动太平洋战争,减轻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和配合美国对日作战,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两个战场,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以国民党抗战为主;敌后战场,以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等武装力量抗战为主。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共御外侮。八路军陆续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在华北战场上,我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刘伯承的129师火烧了阳明堡敌军机场,贺龙的120师开展雁北游击战,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战场。1937年11月8日太原陷落后,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创建了一批抗日根据地,创造和运用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法,八路军遍地开花的游击战在华北战场上拖住了日军30万人、13…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歼灭和牵制日军之多,历尽艰辛和所作牺牲之大的是东北战场.而东北战场的开创则始于江桥抗战.江桥抗战开始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江桥抗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开始.江桥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大规模战役.在江桥抗战中尽管中国守军失败了,但它给日军的打击和在国内外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是中共认识抗日战争的重要理论。对这一理论的形成,目前史学界尚无系统论述。从1937年开始,这一理论的提出,经过了区分正面战争和游击战争、初步提出两个战场、回复到正面战争与游击战争、正式形成两个战场的理论四个阶段,使这一理论由框架到丰满完善,成为研究抗日战争史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8.
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抗战初期,形成了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的战略格局;在战略相持阶段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战略反攻阶段成为战略反攻的出发点和大后方,它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这两个政党的抗日战争出发点与目的是不一致的,因此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抗日战场,即:中国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它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与相应的敌后游击战场.这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都曾经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但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抗日战场的人民战争.抗日战争一开始,“我们共产党人就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两条路线:或是人民的全面的战争,这样就会胜利;或者是压迫人民的片面的战争,这样就会失败.我们又指出:战争将是长期的,必然要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努力,最后胜利必归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备受学术界注目的大问题。英国首相邱吉尔之所以反对和阻挠开辟第二战场,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害怕巨大的伤亡代价;二是尽可能地削弱苏联的力量;三是惧怕德军的强大战斗力,对打败德军缺乏信心。其中第三个方面又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