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路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语言习惯,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初步探索了网络语言的变体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对网络语言应该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陈倩 《科协论坛》2007,(5):176-177
网络语言是通过电脑和网络进行人际交流的一种文本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由于特殊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其语言表现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异,产生了不同于常规语言结构和形式的变体。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语言变异的不同层次和背后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3.
郑青 《科教文汇》2007,(7S):178-178,182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路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语言习惯,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初步探索了网络语言的变体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对网络语言应该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郭兴  谭群瑛 《科教文汇》2009,(19):233-234
网络语言的出现使得人类语言又找到了另类的一面,网络语言似乎一夜之间成为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在网络这种特殊环境中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社会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语体,完全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字母杂糅表达武等成为网民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却变成另类表达。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是一种崭新的社会语言现象,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语境.本文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出发,分析和探讨了网络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非常规现象,即网络语言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林升华 《大众科技》2011,(8):251-252,254
网络语言以其言简意赅、方便快捷、诙谐幽默等特点,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并大量出现在中职学生的作文中。网络语言正冲击着传统语言表达习惯,给语文写作教学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拟从网络语言对中职生语文写作的双面影响,论述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7.
郭宗娟 《科教文汇》2013,(35):54-55
本文用语域理论分析网络语境中的言语交际,指出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从网络的特殊语域,即语场、语旨、语式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及其混合的主要类型,并阐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是一种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诞生并流行的新兴语言。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为探究网络语言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如何面对网络语言发展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邵春发 《科教文汇》2012,(20):82-83
网络的普及催生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即时地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然而在网络中言论的极大自由导致了网络用语鱼龙混杂,雅俗共存,本文试图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谈谈网络语言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交流不同于传统的口语交流和书面语交流,传统的汉语语言礼貌准则已经不能适应网络语言交际的需求。研究大学生网络语言交际,总结归纳符合网络语言交际研究的礼貌准则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汉语语言礼貌准则,提出了网络语言交际中的三个特定礼貌准则。在汉语语言礼貌准则的前提下,"时效准则"、"直接准则"和"限定准则"是网络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张敬科 《内江科技》2014,(2):110+143-110,143
<正>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今网络在全球迅猛发展的同时促使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本文针对近年来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初步分析了网络语言的构成与特点。一、定义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用键盘输入来完成。基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就是要快速、方便、容易沟通。简而言之,网络语言其实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要表达的意思。二、网络语言的构成网络新技术的兴起及网络交际媒介的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中全民交流的语言,属于社会共同语语汇系统中的一般语汇。文章通过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和趋势的分析,提出网络流行语言进入公众生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盲目地以对错而论,应当对它报以宽容态度,取其精髓。  相似文献   

13.
胡信华 《科教文汇》2009,(26):245-246
本文介绍了模因的概念,着重分析了基因型的网络语言模因和表现型的网络语言模因,并从对这两种类型的语言模因分析中总结出网络语言的特点。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通过对网络语言中的模因现象的探析,为人们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洁 《今日科苑》2007,(12):159-159
本文从宏观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上语言变化现象分析现今流行的网络语言是语言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艾金勇 《西藏科技》2013,(10):30-32
文章以西藏民族学院藏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网络语言使用习惯、对于网络语言的认可度以及现阶段网络语言存在与发展的见解几方面调研了藏族大学生在藏语网络语言方面的使用习惯和认知度,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结果对于研究藏语网络语言的发展现状,以及后期制定相应的语言规范,合理引导藏语网络语言的发展的政策提供一些前期基础的调研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本文尝试建构一种适应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语言信息生态系统传播机制,对快速解决信息污 染、信息过载、传播障碍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结合信息生态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 分析了网络语言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及要素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传播机制的具体内容。【结果/结论】结合网络语言 信息传播机制,给出政府、高校、网民、传播环境等不同角度的对策及建议,以期推动网络语言信息的规范化进程。 【创新/局限】运用信息科学的生态理论方法,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网络语言信息研究,建立了一个有助于规范网 络语言信息、推动语言信息生态和谐发展的传播机制,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然而,后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网 络语言信息整治进程对传播机制与对策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具体的网络语言信息传播需求。  相似文献   

17.
胡花尼 《科教文汇》2008,(2):172-172,192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语言样式,产生了很多的网络词语,文章试图对“牛”、“牛人”、“牛逼”等几个网络词语作简要的分析,并探讨网络语言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语言样式,产生了很多的网络词语,文章试图对"牛"、"牛人"、"牛逼"等几个网络词语作简要的分析,并探讨网络语言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马丽杰 《科教文汇》2020,(12):48-49
随着网络交流的深入,网络语言随之产生。网络语言具有宣泄性、自主性以及开放性的特征,是对传统语言的僭越。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迎面走来,人们的生活呈现出碎片化的态势。这种生活的碎片化无疑导致了网络语言的无序化,并产生了网络语言失范行为。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必要的消融策略,以杜绝这种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语言发展速度极快,在新媒体环境下其影响力日益增加。网络语言通常在网络空间交互中产生,在新媒体空间得到广泛传播,与传统语言的传播方式有着显著不同。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影响,希望能更好地引导公众使用网络语言,丰富传统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