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峰 《出版广角》2023,(8):45-50
全国出版学术共同体的建立使学术共同体再次受到关注,对大学出版社来说,出版优秀的学术著作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的参与和支持。结合复旦大学出版社具体出版实践,从政治导向、内容筛选、学术质量、人文学科评价、海外输出、提升编辑队伍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阐述学术共同体在出版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推动大学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2,(30):7
中国学术出版需要自己的《芝加哥手册》《光明日报》报道:在美国,从事学术著作写作的学者对《芝加哥手册》了如指掌。这本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资深编辑撰写的手册,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学术写作、编辑和出版所涉及的各个细节。自190年诞生以来,它已经成为美国出版界对学术来稿要求最常用的标准。目前就全国学术专著出版情况而言,作者因为没有硬性的规范作为指导,其书稿随意性强。于是,各地出版的学术书体例、格式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书情况也大相径庭,所以,国产《芝  相似文献   

3.
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以学术出版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出版社,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目前年出版学术著作已占全部新书的1/3以上.因此,严格规范学术著作出版,提高学术著作出版水平,不仅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出版社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开始,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浙大出版社与国际著名科技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出版《中国科技进展丛书》,推出由中国科学家用英文写作的科技著作,将中国科学家推向国际科学前沿舞台,向国际展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曹恒娜 《新闻世界》2011,(5):225-227
从目前我国大学出版社运作情况看,出版教材教辅为大学教学服务的职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而在学术著作的出版上努力还很不足,甚至有出版不力的现象。但是大学出版在学术类图书的出版上有着其他出版社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大学的学术资源、作者队伍、读者资源等,因此大学出版社如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学术出版上依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任务是出版学术著作,促进我国学术研究的繁荣和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学社在学术出版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使命越来越光荣。面对重大机遇与挑战,大学社应该如何开展学术出版工作,需要进行战略思考与策略选择。文章认为大学社应该以专业特色化、出版品牌化、产品精品化、视野国际化、业态数字化等五大战略为引领,主动实施六项策略来促进学术出版工作并帮助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术著作的出版应该在坚持出版导向的前提下,需要坚持学术价值第一的基本原则。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提出了关于保障学术著作质量的一些建议和思考:学术著作质量评估要结合出版社选题的选题三审制度,要在各自传统出版范围内做好学术著作出版,要合理利用出版社的外力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对编辑的专业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学术图书为什么外国出版社不愿意出版、外国人看不懂?笔者认为,翻译质量、翻译经费是出版"瓶颈",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根本问题。目前,中国学者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的版权输出比较困难。外国出版社总是觉得我们学者的学术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学术研究不够严谨,表述方式也与西方学者大相径庭,从而导致我们丧失了在世界学术界中的话语权。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图书翻译出来了,而读者看不懂,被告知翻译质量有问题。于是要求由外国学者修改译稿,  相似文献   

8.
学术出版物价格的攀升和学术传播电子化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学术传播。双方合作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涉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进行印刷版图书的电子化;合作建立电子出版平台或合作出版学术期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建设有关图书、编辑等的论坛;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出版社帮助图书馆销售电子产品或与图书馆共同出版学术著作等。  相似文献   

9.
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哈佛大学出版社立足哈佛,放眼全球,专注于学术出版,在传承学术、弘扬文化、打造品牌以及数字化转型方面均有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大学出版社如何找准"生态位"、不拘"象牙塔"、强化"服务圈"与推进数字化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地方科技出版社与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高校出版社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结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实际做法,指出地方科技出版社只有明确专业立社的发展思路,依据自身的优势,确立专业细分领域,出台相应的学术著作出版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出版基金,才能做强高端学术著作出版.  相似文献   

11.
大学出版社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一项特殊使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是其产品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学术著作包括国内学术专著和学术译著。但是目前,市场压力以及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严重萎缩,有的甚至没有此类图书的选题规划。对于学术译著来说,由于没有外部补贴、加之较高成本的引进版税、  相似文献   

12.
王立平  钱思洁 《出版科学》2021,29(4):111-118
图书选题决策制度是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出版社的重要管理制度.本文梳理两所大学出版社出版决策制度确立、完善的历程,决策机构的职能、组成及运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由知名教授组成的出版决策机构严格审核选题和书稿,并做出是否出版的决策;严格的出版决策制度保证了两所大学出版社始终致力于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事变动或其他因素而对出版社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学术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李春红 《出版广角》2021,(17):45-47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高校学术出版迎来了"双一流"高校建设、数字出版浪潮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同时高校学术出版也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以及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挑战.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学术出版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打造竞争有序的数字化出版产业链、建设学术书籍数字资源库、培养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完善出版社网站功能等举措来促进学术出版的数字化创新.  相似文献   

14.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探索,中国专业出版取得了显著进步.15年前,我国版权输出与引进的比例是1:15,经过多年努力,该比例成功降到了1:1.7,而且输出的项目有了实质性增长,一批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学术著作的版权输出到国际著名出版公司.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无论是国内出版社还是国外出版社都把中外学术交流作为推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业务板块.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术出版作为出版优秀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造出版品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做好学术出版并非易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多个工作环节.本文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工作实际,从八个方面探讨高校出版社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术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作为展现学术研究成果、推动科学研究进步的学术出版,在整个出版格局中意义重大。但客观地说,当下的学术出版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问题多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仅就稿酬标准的变化对学术出版的影响略呈管见。稿酬标准的确定一直以来是学术出版的重要矛盾:稿酬偏低导致的是对学术的不尊重——作者原创力不足;稿酬提高,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经济压力加大——出版方积极性不高。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乘,得失相间的。新的稿酬标准对学术出版来说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高学术出版门槛,严格学术出版规范,作为出版人,这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学术出版的真正出路,笔者认为应该是政府为主,社会、企业和个人予以适当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概述大学出版社的职责和使命,阐明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辩证关系;分析大学出版社有高度、有温度的主题出版实践,说明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的主题化和主题出版的专业化、大众化方面可有所作为;最后提出大学出版社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的几点建议,包括寻找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结合点、物色具有专业积淀的主题出版物作者和以学术类主题出版引领主题阅读。  相似文献   

18.
大学出版社在"事转企"改制后,在体制机制和经营目标上都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大学出版社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出版社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出版社在转制后所面临的环境分析,对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指出大学出版社在转制后存在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并根据自身工作实践从转变观念、制定出版战略、改善管理机制、多方筹措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学术出版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始探索学术出版服务,其中"图书馆+出版社"合作模式是其重要特点。文章以《图书馆出版名录2016》和《图书馆出版服务:成功的战略:终极研究报告》为参考,选取6所与出版社有深度合作的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案例,通过对其合作的动因、模式和内容进行分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出版社开展服务、走出目前的困境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报刊之友》2012,(12):113-113
2012年11月3日,2012年全国高校出版社社长会议暨第六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大会在青岛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讲话。邬书林强调,大学出版社作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学术著作出版的重镇,要在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方面带好头,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著作出版质量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术著作出版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