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全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一部经典文学名著.《简·爱》6月落户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国家大剧院与国家话剧院联手,在“巨蛋”连演10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7,(47):91-91
已经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了12年的北京新年音乐会今年将移师国家大剧院。这也是“巨蛋”开门后的首届新年音乐会。  相似文献   

3.
对于喜欢歌剧的观众,《阿依达》是绕不过的经典。这部史诗般的歌剧将登陆国家大剧院,揭开“歌剧黄金月”的大幕。 在歌剧艺术史上,威尔第是当之无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浪漫主义歌剧最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国家大剧院首轮演出季刚刚开始.已经逐渐暴露出一些与高端演出不协调的“软问题”。而在中国.对于大剧院的管理也没有一个可以拿来学习的样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和国外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剧院相比,中国国家大剧院在某种程度上,仍只作为一个新鲜的建筑体被谈论,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大剧院”,还是一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本刊创刊号(2000年1月1日)上曾以“世纪之蛋”为题先于国内传嫌率先公开报道了国家大剧院方案确定的消息。最近,这一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引起了非议,中国最具重量级的49位院士试图队止这个“水上巨蛋”的孵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11,(33):77-77
时值梅赛德斯-奔驰125周年华诞,及音乐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弗朗兹·李斯特诞辰200周年、马勒诞辰150周年纪念,梅赛德斯-奔驰与国家大剧院其同签署了新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并宣布正式启动“向传奇致敬”2011梅赛德斯-奔驰国际音乐节,  相似文献   

8.
马雍  李享 《北京档案》2023,(7):32-34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剧院”理念的发展,新时期对艺术档案的智慧化服务也提出了新要求。该文以国家大剧院智慧档案建设项目为例,对艺术档案智慧化共享应用的“对内+对外”服务模式展开探讨与分析,旨在通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挖掘艺术档案数据的价值,以便更好地为艺术生产、艺术普及和艺术交流等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9,(13):81-81
作为歌剧泰斗普契尼的巅峰之作《托斯卡》,自1900年首演之后,几乎是世界所有歌剧节的“必选剧目”。剧中有三段咏叹调一百年来被古典歌唱家反复在音乐会中演唱,因此也被称作歌剧演员的“试金石”,所以作为国家大剧院首届歌剧节开幕大戏的新版《托斯卡》,自然少不了唱功了得的中外歌剧大拿。  相似文献   

10.
范国平 《中国广播》2010,(12):97-97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中广协播音主持委员会和北京电视台承办的“2010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典礼”11月1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李伟、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赴朝、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等出席本次典礼。播音主持委员会副理事长敬一丹致颁奖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蒋效愚致点评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建筑大抵上都遵循“座北朝南”这样一个格局;南为“阳”是正面,北为“阴”,是背面。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不得不面对一个她未曾经历过的视觉挑战——正面面对“国家大剧院”。有人说他们在一起很好看,很有趣。也有人说他们在一起很不好看、让人羞愧。老实讲,没人知道事情的缘起到底是时代的?文化的?还是政治的。总之无论你喜欢与否,你都不得不面对传统与现代客观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2.
4月初,国家大剧院门前仍然游人如织。从4月份开始,这里参观的开放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也正进行大规模的休整和整修工作。  相似文献   

13.
晚上7点30分,演出开场——这似乎已成为了所有剧场的起始时间,但殊不知,国家大剧院的展览却以另一种艺术展示形态,让大剧院的艺术时段延长了许多. 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先生来大剧院看“华夏遣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特展”,从下午3时开始到展厅,一直到晚上演出开始,老先生在展厅里整整呆了四个多小时.参观之后,他激动地说:“如此珍贵的出土文物集中在一起,让我们了解了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它是如此的古远,又如此的丰富,如此广泛和民族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由此可见我们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音乐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国家大剧院的主要展区包括北水下廊道东展厅、西展厅、艺术沙龙、现代艺术馆和公共空间五个部分.这5000余平方米的广阔空间,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型博物馆.但国家大剧院负责策展的日常工作人员,只是一个十人的小团队.其中年纪最大的也不过42岁.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对艺术充满执著和热情的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策划组织了百余场展览,让非盈利性的展览创造出了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本书源自作者在国家大剧院所做的“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系列讲座。作者以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为读者讲述了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的故事。每讲从一幅或一组世界名画入手,深入解读画作产生的时代背景、背后的动人故事及艺术品赏细节,然后引出与画作相关的著名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带领读者走进音乐与绘画奇妙的对话和探索之域。  相似文献   

15.
42年过去了,我还朦胧记得那场浩劫爆发前不久,我从家中仅有的一架我二哥自行组装的“三级管”半导体收音机中收听《波罗维茨舞曲》的情景。俄罗斯民族那特有的音乐风格与艺术感染力至今让我感动万分,难以忘怀。而今,为了一种特有的怀恋和重温之情。同时也是为了捷足先登,一赏我国音乐艺术殿堂的最高象征——中国国家大剧院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8,(7):15-15
2008年,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运动的脉搏令人振奋,而文化艺术的律动也为期待北京奥运的中国添上华彩的乐章。新年伊始,尽管冬日的北京寒风瑟瑟,可代表中国表演艺术最高殿堂,中国面向21世纪投资兴建的最大标志性文化设施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内却灯火辉煌,人流熙攘。吸引人们的正是国家大剧院开幕演出手精极纷呈的国际顶级表演,而当晚上演的是由国家大剧院与梅赛德斯-奔驰联袂呈献给中国艺术爱好者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芭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在5月首演后在岁末再次在国家大剧院起舞。  相似文献   

18.
信息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铺开,引发了全球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浪潮,美、英、法、日等国都已实施数字图书馆研发计划。近来,中国也计划投资11亿多元人民币,作为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包括国家国书馆大楼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建设经费,这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与国家大剧院并列,成为文化部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两个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9.
四面碧水环绕,宛若水上明珠.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已成为北京最著名的国家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截至2 01 1年9月底,国家大剧院策划组织商业演出2837场;举办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和活动3950多场,观众多达180多万人次,年均收入3亿元,已成为世界演出版图上的一个重要圆点,堪称"艺术航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大剧院主设计师卷入财务丑闻。外界亦对当初的设计方案决策程序产生了疑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