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后备人才缺乏、社会关注程度较低、选材不够科学、经费缺乏等是制约我国女子拳击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但我国女子运动员所具有的吃苦耐劳品质 ,有利于我国女子拳击运动水平的提高。加强科学训练、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增加女子拳击后备人才的储备等是提高中国女子拳击运动水平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恢复特点。方法:对24名女子拳击运动员在安静、递增负荷和运动后恢复期三种状态下进行测试。结果: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VO2max越大,说明女子拳击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递增负荷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具有规律性,表明女子拳击运动员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训练时间的延长,中、低水平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运动后,中、高水平运动员的BLa恢复速度快于低水平运动员,说明其有氧代谢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随着女子拳击运动被列入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世界各国都给予高度重视,不仅加大了对女子拳击运动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也增加了对其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使女子拳击运动员的技术突飞猛进,因此,奥运金牌的争夺也愈加激烈。在新设立的3个级别中,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在51 kg级和75kg级上颇具夺金实力。为做到知己知彼,本文以英格兰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尼古拉·亚当斯为研究对象(表1),选取其  相似文献   

4.
袁茂洲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24-224,22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体育事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女子运动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在多种不同的女子比赛运动中,拳击是比较热门的一项活动。但是,随着关注人数的不断拓展及比赛难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女子运动员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比赛的效果,同时也会对运动员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女子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形成的心理障碍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蔡睿 《精武》2012,(23):8-9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实验法,运用各种生理指标测试仪器采集运动受安静及运动中的各种形态生理指标。研究优秀女子拳击动员的基本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指标,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深入分析与探讨,总结出女子拳击队员的选材标准和供能特点。研究表明,女子拳击运动员的基本形态机能具有明显的专项特点,该研究可为其他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以遮到提高女子拳击运动员竞技水平目的。  相似文献   

6.
孙建峰 《精武》2012,(31):81-82
拳击作为一项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历来被视为是男子的专利。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女子拳击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我国的女子拳击运动始于1997年,涌现出来大量的优秀拳击选手,但是同时也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令女子拳击运动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女子拳击运动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永清 《青海体育科技》2005,35(2):54-54,49
目前女子拳击运动发展迅速,引起了国际拳击界的充分关注,1994年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自1996年起,女子拳击将正式列入比赛项目的决议,从此,一直被视为禁区的女子拳击运动终于得到拳协的认可,女子拳击被正式承认为合理的体育项目,使女子拳击项目堂堂正正地进入到比赛行列中,由于女子拳击与男子拳击有一定区别,所以在女子拳击的训练和比赛中,存在着许多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的运动规律。需要拳击爱好者,特别是女子拳击爱好者,教练员进行艰辛的努力,由于女子拳击运动员性别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少年女子拳击运动员经期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女子拳击运动员的经期训练进行研究,结合女子拳击运动员经期训练的生理、心理特点,提出女子拳击运动员在经期训练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于鉥冈 《新体育》2023,(2):45-47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拳击运动对运动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女子拳击运动在现代技术背景下,其训练方式与运动技能等方面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拳击是一项高对抗性的格斗运动项目,长期坚持练习拳击对人的心理、体能、气质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近些年来中国拳击运动员在各种赛事中获得不错的成绩,拳击运动开始逐步走进国人的视野.青少年是拳击运动的主力,是中国拳击的未来,所以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青少...  相似文献   

11.
女子拳击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目前,世界大赛中传统优势国家与新兴力量互相抗衡,国内沈阳体院、武汉体院和宁波体工大队三强鼎立,其特点是体院优势明显、专业队积极介入、社会力量投身其中、职业推广机构从无到有,建议:1.培育拳击市场;2.提高运动水平;3.多渠道筹措经费;4.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5.重视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国际公认有效和可靠的个性心理特征测量的工具。本文以山东体育学院女子拳击运动员、非拳击项目女运动员和曲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对她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16PF测试与分析,目的在于指导女子拳击运动员的训练、选材,为女子拳击运动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个性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帮助她们不断健全自我的个性以适应体育竞技、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组合拳在拳击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拳就拳法的技术而言,它可分为单个拳法的技术动作和组合拳技术动作两大类。单个拳法技术分为直拳、摆拳、勾拳等拳法,组合拳技术分为左直拳接右直拳、三次扰视拳接右直拳、左直拳接右摆拳接左钩拳等。在拳击比赛中组合拳是一种常用的拳法。阐述了在拳击比赛中运用组合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武术技击在建国后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一系列因素促使传统武术体现出更多的演练性而非实用性。因此,通过打造《武林风》"百姓擂台"这一国内首个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推广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观看"百姓擂台",我们也可看出目前武术发展的一大困境,即传统武术技击与时代脱节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practising capoeira in Brazil and boxing in France. From a multi-sited ethnographic research, we observed that disability did not prevent social participation. On the one hand, capoeira and boxing are based on cultural values through which vulnerability and alterity are seen posi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gree of 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higher in boxing, because disabled boxers have had to stand up for disability rights in order to be officially recognized within the federal boxing system. Conversely, in capoeira, disabled capoeiristas have to follow the path of the master to be accepted, which gives them position for potential increase in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disabled people.  相似文献   

16.
八极拳源自"巴子拳"",巴"为"钯"之略写,一拳以钯得名,这种拳也是现在八极拳的开口拳。八极拳在中国武术中是有史料记载的源远流长的拳种,这在武术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多见,而且八极拳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武术拳种的发展脉络,又与每一时代的社会背景、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研究和考察不仅可以丰富八极拳的资料促进八极拳的发展,而且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我们了解每一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试论简化太极拳教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化太极拳,不仅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重视发挥学生智力优势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提高掌握太极拳套路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拳种是构成武术大厦的基石,是武术技理与文化的完整承载单元,武术文化传承应以拳种为单位切入。"拳因人兴亦因人亡",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是拳种传承的关键。基于当前拳种传承"僵死"与"活态"的背离、拳理提升的滞后及传承人的老弱与后继乏人的严酷现实,研究着意从武术普及与推广、拳种传人及拳种生存"场域"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武术普及与推广必须强调拳种意识;拳种传人培养应从民间师承、专门武术机构及普通学校三方面铺开;应关注于拳种生存之"惯习"、"地域"与"时域"三域的维护与调适。  相似文献   

20.
少林拳定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历代有关少林拳论述,分析武术不同拳种定义方法,按逻辑学定义概念的方法,采用“发生定义法”,定义少林拳是起源于少林寺或经其传人整理并以少林名义传播的拳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