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全球公域是当前大国角逐的战略制高点。全球公域法理规制的范围主要表现在公海、南极、国际海底、外层空间等多个领域。目前,联合国框架内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外空和南极的全球公域治理体系,但在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国际分配正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现有治理机制碎片化和滞后性问题日益突出,而新的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全球公域是新兴的国际竞争舞台,各主要大国围绕着全球公域的建章立制,在价值理念、科学技术、权益分配等层面展开竞争和博弈,希望能把本国的治理制度推介到国际层面,以获取全球公域治理规则的主导权。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公域的和平利用和制度完善,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国力来加强国际合作。在完善治理制度和构建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方位共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公域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方案与基本主张,是对流行的国际关系理论和以往强国经验的历史超越,为全球治理提供了观念支撑、参照标准,并成为验证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角色的工具。虽然主权"迷信"、全球结构强力、战略定力考验和实际效果弱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制造了障碍,但通过自身实力的建构、国际机制的维护创新和国际互信的增补,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但是可期的,而且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5.
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了全球环境治理的难度。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政治学系PeterM.Haas为代表所发展的认知共同体理论,认为决策者在面对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问题时,对相关信息有极大的需求。而能够提供这种信息的,在特定环境议题领域中拥有共同理念的科学家联盟即认知共同体,则在帮助决策者界定议题、厘清国家利益以及提供政策选择等方面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全球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它怀着对世界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以中国智慧和实践经验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未来走向贡献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人类情怀和担当精神。青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培育青年的多元文明观、全球治理观、国际秩序观、新发展观,展现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代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政治主张,而且更是中国政府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各国合作共赢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比较教育学科因其跨文化性、国际性和应用性,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比较教育承担着加强教育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公共外交功能、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传播等时代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些时代责任,比较教育应该进一步丰富研究目的,扩展研究对象,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际教育援外是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遭遇了价值危机、合作危机以及行动危机。在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中国教育援外提倡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推动全球治理。在行动策略上,构建了科学的分级管理体制,持续优化教育援外运行机制,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援外方式等,走出了中国教育援外促进人文交流、赋能全球教育治理的新路径。新时代,我国教育援外工作应始终遵循“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基本原则,彰显“互惠互利”的道义本色;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全球教育发展成果共享新平台;继续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教育援外推进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的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生存风险与安全威胁。始于2019年末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国忙于应对,却疏于打破意识形态界限和超越地缘政治分歧来实现全球治理,无法做到勠力同心共同抗疫,呈现出碎片化的应对模式。这在中美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上表现明显。非传统安全问题跨越国界,各国或是通过完善的内部体系独自消化,或是被倒逼进入全球治理体系参与跨国协作,都无法回避非传统安全通过传导链条带来的全球冲击。  相似文献   

10.
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被先后写进新修改的党章和宪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彰显的是全球治理领域的中国自信,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处于从西方主导走向东西方平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面对"东升西降""南升北降""中进美退"的发展态势,以美英为首的西方阵营掀起了新一轮的逆全球化思潮,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政治思潮集体"向右"以及文化上沉溺排外封闭,这些表征继而成为探究逆全球化逻辑动因的重要依据。面对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背景下逆全球化思潮引发的全球治理问题,中国需要坚持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解决好国内事务的基础上,积极倡议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处、求同存异,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助推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成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主要是实现了全球治理理念的时代性变革,体现为全球治理目标的"时空"拓展,全球治理宗旨的"民本"趋势,全球治理原则的"权责"平衡,全球治理方式的"聚同"思维,全球治理路径的"情感"转向等,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全球治理发展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登高望远的战略思维,又凸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基于历史嬗变和价值遵循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理念与实践入手,探寻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阶段性特征和普遍性规律,梳理总结了其历史嬗变;从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方面,分析归纳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5.
16.
情感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对负面情绪的治理是当下情感治理的重点之一.在"墨茶offi-cial"事件中,网络中的哀悼者们通过"悲情叙事"引发共情和认同,形成了带有负面情绪的情感共同体.文章认为,从实践来看,对该群体进行的情感治理实际上是由媒体机构、政府和网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政府和媒体机构用提供事实的方式,唤起网民的理性,形成情感共同体内部的"自净",并鼓励由共情形成的利他行为.这种"柔性治理"+"多主体协调治理"的方式,可以看作情感治理中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7.
赵洋 《教学与研究》2022,(10):85-9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当代国际关系的特征、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诉求。从国际关系学视角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是它的共同体思想、安全思想和全球治理思想。其中,共同体思想是基础,它反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目标,体现出在不存在中央权威的条件下对于一种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的追求。安全思想和全球治理思想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两个核心支柱,它们分别强调通过采取各国一致行动来规避共同损失和获得共同收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创新,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世界政治的思路,并且可以成为一种由世界各国所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于党的国际体系观和中华文化的"天下大同"情怀,提出的原创性、时代性概念,体现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贯通性。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政治层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在经济层面谋求发展成果共享,在文化层面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在社会层面追求全球普遍安全,在生态层面呵护地球共同家园,以此作为迎接全球性挑战、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危机加剧与全球治理赤字上升的背景下,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也亟待转型。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转型的逻辑动因包括改革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抗争以及制度重叠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治理嵌构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转型作用机制内部不同行为体互动的基本逻辑。治理嵌构视角下,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转型的作用机制包含关系型嵌入、结构性嵌入以及规范性嵌入三种路径,反映了各行为体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机制复合体中相互融入、彼此沟通的网络化嵌构过程与依附共生关系,体现了全球高等教育治理行为体同外界各种机制的互动互建进程。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转型面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治理地位下降、新兴国家参与治理受到制约、多边网络合作的治理模式受到挑战等治理困境。我国应通过促进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理念现代化、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球高等教育治理道路现代化来推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最大的特征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共同体,使得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我们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幸福安定的共同体生活提供了基本共识和价值导向。从共同体的视角去把握和认识中国梦,才能正确理解中国梦对中国发展的全局性作用。处理好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建立生态共同体,具有全球共同体的视野,对如何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什么样的中国梦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