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难,作文难,听说作文就心烦”目前,作文教学处处都听到一个字——“难”。诚然,作文难写,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声。要想将作文教学的“高耗低能”转变为“低耗高能”,让学生“乐”写作文,让教师“轻松”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对作文而言,主题好比灵魂,材料犹如血肉,结构则是骨骼。有了坚实的“骨骼”,作文的“血肉”才有依附,“灵魂”才有归依。一句话,主题让你的作文言之有理,材料让你的作文言之有物,结构则让你的作文言之有序。中考作文,只有做到了“有理”、“有物”和“有序”,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程红兵先生为《中学生作文学》撰写的“第一章本质论:拨开迷雾返璞归真”共三节,第五期刊出了“第一节作文概述”和“第二节中学生作文的一般特点”的“一、转化性”。本期刊出“第二节中学生作文的一般特点”的“二、实践性”“三、创造性”和“第三节中学生作文的本质特性”。作文的重要性.人们都有共识,问题是怎么认识作文的属性,寻找作文的规律,激发作文的兴趣。愿《中学生作文学》能给您以启迪,也希望有志于作文研究的读者、作者将您的作文研究之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让我们共同为作文的研究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评选终于揭晓了。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46周年的纪念日上,国家领导李岚清、宋平、彭佩云同志接见了这十位优秀的少先队员。而在这十佳中,有一位被誉为意志坚强、兴趣广泛年仅11岁的小女孩华卉,是北京地区唯一入选的少先队员。关于华卉的事迹也许人们已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所以我今天的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她的父母。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在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作文教学更多地带上了功利色彩——与分数挂钩,充斥作文教学的只是作文的技法、得高分的秘诀,因而“模式”作文、“建筑作文”弥漫作文教坛,作文也由“旧八股”走向了“新八股”。  相似文献   

6.
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似乎从未在乎过“人本”,短视和功利性(主要是应试的压力),使师生不约而同地瞄准立竿见影的“文本”。于是“模式作文”、“技巧作文”、“追溯作文”盛行不衰。为文而文,使作文与人格分离;为文造情,使作文的心理畸形。无论在平时的大小作文,还是考试作文中,这种哭笑不得的事可谓屡见不鲜。为感动阅卷老师,考生心照不宣地公然造假,不惜让美满的家庭横遭不幸,为“分”贬“人”,为文造情。这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敲响了警钟:作文教学要重视“人本”,作文健康不得…  相似文献   

7.
朱秋萍 《小学生》2010,(8):18-18
1“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1.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研究天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理应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中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借鉴、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他半路出家做教师却成了“作文名师”,他把“作文”当成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他就是曾经作文书里的那个“田老师”“作文教学特色学校”竹园小学的校长田荣俊,一位和作文形影不离的“作文校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作文世界·高中版》在新的一年里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此之前,《作文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小学版”、“初中版”,被人们誉为中小学生“作文学习之友”。“高中版”的问世,既是“小学版”、“初中版”的自然延伸,更体现了新的理念、新的风格。我们赞成的作文理念有:1.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不是靠教出来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作文技巧以后,就要靠学生自己去感悟和训练。学生应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其二是:作文应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衣食住行一样自在。在这个意义上,作文应是…  相似文献   

10.
中考作文命题更加注重扎根生活的土壤,引导学生写真事,绘真人,抒真情。响应这样的号召,每一届学生进入初三以后,笔者都要设计“亲情作文”“友情作文”“公民作文”等几个大型作文训练专题,以引导学生关注体验习以为常的琐碎生活,写出“平凡事”的“不平凡”和“平凡人”的“不平凡”。在写作训练中,我发现再鲜活的人物形象,只要一进入学生的作文,常常会变得脸谱化了。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这就是中学生作文的现状。虚情矫饰、瞎编滥造、无病呻吟,是学生写作的通病。为老师作文,为应试作文,唯独将主角——“我”,排斥于作文之外。“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在这种编造作文中枯萎了。“我”没了,作文的魂也就丢了。学生完全陷入了迷乱之中,不知不觉间走上了编造作文的歧途。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历来如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搞得好不好,将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什么历来会存在着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的问题呢?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学生的心理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究其原因,许多教师认为是农村孩子生活较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一文中就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知识丰富灵活机智。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应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小学阶段的作文是一种习作,它有别于“创作”、“著作”,是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表达训练。但是,出现了单纯从语文教学角度理解小学作文,热切地追逐着所谓的作文“体系”、“模式”、“套路”,热烈地欢迎着“快速作文”之类的作文训练法。可以这么说,我们造就了许多思路狭窄、立意粗浅、文笔呆板、千篇一律、万人一面的习作“作者”,或者是一些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高手”。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往往会看到许多“套路”一致的文本,仿佛是一个糕盒子印…  相似文献   

15.
“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这是吕淑湘先生在“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讨论会上所发的感慨。面对作文教学的困难,不少同仁不辍努力,寻求变革,但有些改革多囿于作文本身,就作文,谈作文,没有从作文内容入手,解决“米”的问题。学生阅读所获甚少,生活积累贫乏,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几年来,我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实施了读、背、记、访的课外积累计划,找米开源,丰富积累,引来了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现就具体做法略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浅谈作文指导课中的“说”与“写”王玉铃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时有这样一段话:“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作文的本质特征.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说”与“写”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的开展一直“步履艰难”,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作文难,难在何处?感到“无物可写”是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无物可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由于接触社会少,直接经验缺乏而导致作文“无话可说”,这是“真缺米”。还有一种情况,可谓“假性无米”。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与做人     
当今中学作文教学,大多注重的是方法与技巧的讲解,急于求成,功利成分较多.很少从学生的生活思想方面特别是做人方面给予指导。文章归文章,人归人。甚至有的人提出作文与做人还是不宜结合评价,认为人虽然不好,但文章写得有水平,值得学习。“文”“人”可以不一、“才”“德”可以分离。在这样的教育思想引导下,作文教学的重点自然是放在如何做好“表面文章”了。以致学生作文审题困难,立意过于一般,真情实感缺乏,抄袭套题现象严重。出现了在中考和高考中,许多同学为了取悦评卷老师竞胡编乱造,更有甚者将活生生的家人写成“父母双亡”。其实,作文与做人是相一致的,教学生作文应该先从教学生做人开始。我在近三年的作文教学中.从“作文如做人”、“作文先做人”、“做真人写真文”、“作文中做人”等四个方面进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作文千变万化,究其本质,无非“因”和“果”的关系。作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从“因”到“果”的实现过程或根据“果”推论“因”的过程。作文中的“果”,也即我们写作时想要表达的指向。除典型的议论文之外,“果”不直接出现,而蕴涵在文本中,文本就是“因”。一篇完整的作文我们可称之为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20.
学期初,班上学生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针对学生“作文难”的现状,我在班上作了一次学生写作兴趣专项调查。并特设了一间学生作文“急诊室”.专为学生习作“咨询”、“把脉”、“诊治”,几经尝试,效果颇佳,学生的写作兴趣愈来愈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