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城乡统筹下农村空间整合研究——以南京市郊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发展与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任务,农村空间整合是我国当前及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南京,强中心、弱边缘的地域空间特征非常明显,郊县城镇体系不完整,村镇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针对城乡空间特征和郊县村镇建设现状,南京市郊县农村空间整合应采取的主要策略:一是以“三城九镇”为重点,规划建设农村城市化三级平台——农村城市化策略;二是以村镇布点规划为抓手,重构农村生产与生活空间——农村空间整理策略;三是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策略。城乡统筹发展是农村空间整合的基本立足点和目标,建设农村城市化的核心载体是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整理与重构农村空间则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空间重构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城乡空间发展由分离走向冲突,空间关系在空间转换过程中呈现失衡状态,和谐城乡空间呼唤空间合理发展理念。城乡空间一体化方案是解决城乡冲突、缓和城乡矛盾的有效举措,它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城乡空间的均衡合理发展,为构建有序城乡关系奠定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云空间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世界大学城教育云空间平台应用日益普及,全面开展空间教学,建设空间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对空间教学资源库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如何构建空间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较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空间不断演变。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方式深入浙北湖州市了解农户消费状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概括总结出当地农户消费空间演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影响湖州农户消费空间演变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 要:伴随门禁解除,学校空间多功能性快速发展,成长为特殊且重要的消费品。以宁波近代教会学校、现代高教园区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案例空间生产与空间消费实践,诠释教育空间生产过程、为何能被消费及主要消费方式。研究发现:(1)作为现代高等教育早期雏形抑或现代大学园区,既承担人口素质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功能,又维系城市发展的人才驱动,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的知识生产功能始终是城市教育空间的基石与主轴;(2)城市、社区、家庭参与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逻辑在于:家庭期冀子女获得品牌教育资源机会形成人力资源累积途径传承或创造家族价值,城市政府将土地与货币等注入高校促成高校生产创新人才供给企业保障城市活力,催化城市群集各种风险性与创造性资本孕育新经济,继而触媒城市(企业密集区)—高校(园区)—(家庭)社区的联动,催生城市教育空间从物理空间转向社会知识空间消费。(3)城市教育空间消费方式繁杂,归根结底是受人力资本生产主导的空间塑造和空间消费,生产或消费贯穿于每个家庭的生活、生产、休闲;教育空间的生产与消费,既源于与教育有关生产要素聚集于城市特殊区位,又因教育空间的生产过程深受社会互动影响,并与城市发展阶段的经济、文化、政府/居民相互建构。  相似文献   

6.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为小说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学界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的艺术空间,在这一领域中,空间的形式是首要问题,人们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分类都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空间的性质是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现代叙事学对此的认识主要反映在:空间是包含着社会内容和人际关系、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实体;空间是充满活力和自身能动性的动态的、行动着的地点;空间包括场域、场景和场面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为小说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学界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的艺术空间,在这一领域中,空间的形式是首要问题,人们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分类都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空间的性质是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现代叙事学对此的认识主要反映在:空间是包含着社会内容和人际关系、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实体;空间是充满活力和自身能动性的动态的、行动着的地点;空间包括场域、场景和场面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对于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服务支持少、落地实施难等问题,文章以肇庆市德庆县为研究对象,围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区域纽带联结、资源共享与课堂创新的研究目标,设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框架,并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三个课堂"应用模式,试图推进区域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入应用,以助力我国城乡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整体进程中最为深刻的层面。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在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景观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相脱节的现象,使农民市民化问题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实际上,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地促进社会空间格局从分散布局到空间体系的构筑、社会空间流动从地域凝固到空间开放的催化、社会空间治理从政区分割到区域联动的形成;而这一系列重大变化正深刻地表明,农民市民化既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进程,同时也是城市形态变迁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对于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服务支持少、落地实施难等问题,文章以肇庆市德庆县为研究对象,围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区域纽带联结、资源共享与课堂创新的研究目标,设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框架,并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三个课堂"应用模式,试图推进区域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入应用,以助力我国城乡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空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空间的塑造遵循着权力的逻辑,与此同时权力通过城市空间来发挥作用,空间是权力运行的重要载体.空间是权力获得“合法性”的场域,空间位置、空间高差、空间尺度以及建筑的视线设计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社会权力的差异.随着现代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空间逐步被权力所异化,严重阻碍城市化的推进.我们要树立“公平”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城乡的规划,加强对政府的监管遏制空间的权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是空间非正义的现实反映.以打破二元结构体制、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应际而生于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之中.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执行背离空间正义,严重"失真".推进相关政策实践"归真",应面向主体性发展,走空间正义之路:一方面,面向"集体"主体性发展,融通政府-学校-教师的政策主体性价值,构建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面向"个体"主体性发展,实现教师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空间的基本构成可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不定空间三个部分。作为固定空间的学校土地和建筑不能随意变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它的选定、设计与施工意味着学校空间的最初生产;学校中的半固定空间中以物质或文化形态出现的物品或符号可以按照教育教学所需进行各种调整和变动,它是学校中人与物相互作用最丰富的场所;以身体为构成因素的不定空间则处于不断变化的形态之中,它是学校空间最富生产力的区位,是学校变革最根本力量的集聚地。始于固定空间的正向生产与始于不定空间的逆向生产交织进行,既可以对学校主体产生一种规训、监控、调教的作用,也可以为学校主体提供展示、反思、发展的舞台和条件。学校空间总是寓含着一种不断重构并再次生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以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基础教育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和GeoDa软件中ESDA(空间探索技术)分析基础教育空间关联度和空间布局。结果表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基础教育的空间相关性较高,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区域、校际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空间布局上分异严重,具体表现为高水平集聚区(东部)和低水平集聚区(中西部)。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基础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区域互动联通,打破区际界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空间溢出和扩散效应,带动基础教育落后省份的发展,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对能源消费研究采取的方法大多是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分析,很少用空间计量方法,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更是缺乏。本文使用2002-2006年各省域地区的面板数据,引进空间因素,采取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影响区域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能源利用效率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能源价格因素显著为正,并未对能源消费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说明中国政府对能源市场干预比较频繁,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信息。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在制定能源消费政策时有必要考虑空间作用对区域能源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乡村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振兴为核心价值关切,县域教育研究已成为中国教育学领域的一 个重要路向,并已积淀起一定传统.但县域作为一种特定空间,至今尚未在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上引起必要的关注,进而也未能在相关研究中真正确立起其应有的知识地位.在新时代中国乡村与城市社会不断整体深度融合、县域成为城乡融合性空间的适切尺度和表征形式的背景下,"县域"应当正式进入教育学研究的概念、方法与价值体系,进而作为纯粹"乡村"教育逻辑、"城-乡"教育二分逻辑之外的第三种空间逻辑选择.县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度推进和真实发生的关键空间类型,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教育振兴和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必然要求确立起一种教育改革的县域空间逻辑,这就要求:塑造作为本土教育建设共同体的县域公民,深度推进县域教育变革与社会进步;在发展当地教育传统、激发教育活力、回归教育公共品性及改造县域社会的价值框架中,构建作为中国县域教育价值空间的县域教育景观...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影响和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展,使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新的变化并带来新的问题。要保证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城市和城郊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起同土地可持续利用相适应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土家语属于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作为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文化空间处于不断变迁的状态.文化空间在土家语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土家语提供使用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土家族聚居区民众使用土家语的文化氛围.因此,土家族民众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营造适合土家语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空间,为土家语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环境下公民话语空间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赢得优势,纷纷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结合,媒介融合成为各种媒介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不仅重组了媒体资源,同时对于公民话语空间的变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公民话语空间正在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20.
空间转向是新世纪以来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趋向之一。体育空间的生成和形塑是不同主体基于各种资源配置方式,进行多元竞合博弈而生成的结果。生成过程中充满着微观意义上的各种权力竞争和相互构建,同时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构建着行为主体的空间体验和行为策略。研究选取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这一场域空间,分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等主体如何基于结构的约束不断调整自身行为而相互影响、相互形塑,共同推动构建这一场域范围内体育空间的合理布局并不断优化升级其构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空间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