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耀秀  郝传慧 《考试周刊》2015,(17):169-170
本文针对一名大三学生因失恋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的案例报告。本案例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评估诊断,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由于求助者是高校学生,领悟力较好,咨询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五次咨询,通过改变认知,帮助求助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一例社交恐怖的求助者进行咨询与矫治,发现该求助者社交恐怖的直接原因与童年早期性好奇及成长过程中性心理受挫而形成的错误认知评价有关;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与分析,并应用认知行为理论和技术解决了该案例的心理问题,及矫治后的效果评估.经过连续8周的咨询与矫治,求助者的恐怖症状逐渐消除.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例宿舍人际关系差为主要特征的新生适应障碍的求助者进行咨询。通过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分析求助者的不正确观念,促进求助者自我审查,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帮助求助者分析其目前宿舍人际关系差及对大学生活不适心理行为上的原因。通过六次咨询,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心理困扰得到显著缓解。  相似文献   

4.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因家庭生活环境、个性及自卑等造成自己的人际关系不适,因社交退缩、焦虑等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3次咨询,求助者能够较好的应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够高效的学习与生活,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案例报告是关于一个患有焦虑性神经症的大一女生的咨询及治疗。咨询师在深入了解事实和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对求助者做出诊断。在诊断之后,与求助者共同制定了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意识到导致负性情绪的真正原因并非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认知偏差和错误的推理,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缓解情绪、改变睡眠,并逐渐形成理性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6.
是一例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结合咨询过程,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通过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咨询中综合使用各种技术方法,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与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改变求助者的不正确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达到改变其自卑、自责心理和负性的情绪状态,并重新确立积极的、自信的情绪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由自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为例。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咨询中综合使用尊重、共情、解释、指导等各种咨询技术,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求助者与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促其改变不合理信念,重新接纳自己,产生新的合理情绪,并进一步帮助其改变人际关系状况。经评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则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一名大二学生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通过搜集分析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行为问题表面下的深层次问题根源,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并对其进行咨询与咨询后的效果评估.咨询中主要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认清楚认知与情绪的关系,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助其恢复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求助者因不满意自我体貌形象而产生烦恼、焦虑情绪导致无法学习而前来求助,咨询师在了解了求助者基本情况之后,结合所收集到的求助者临床资料和心理测验结果,诊断求助者的问题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用真诚、共情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发掘自己的力量。然后,主要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思维方式,帮助求助者放松训练,缓解消极情绪。经过咨询,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帮助求助者发展起自我修复的能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郭小艳 《林区教学》2011,(6):125-128
通过对一例大学生因狐臭而引起的自卑心理的咨询分析,阐述了如何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其中包括基本资料的收集,确定咨询目标,在咨询过程当中根据咨询效果适时调整咨询策略,咨询的评估与心理测验结果。本案例主要运用摄入性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情景想象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善其自卑心理,从求助者最终心理行为表现来看,其自卑心理得到明显的改善,焦虑情绪明显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1.
邱贺辉 《考试周刊》2012,(20):180-182
某重点高中高三女生李某,因早期经验及考试压力导致失眠,前来接受咨询。咨询师通过认知与行为综合治疗,一方面帮助求助者纠正早期错误经验及如何正确对待压力,另一方面应用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其失眠问题进行矫治,经过7次咨询,求助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12.
求助者李某(化名)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2010年9月开学初生病,康复后以生病为由不肯在校坚持上学。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3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恢复正常学校生活,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运用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对一例宿舍人际交往困扰所致不良情绪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通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宿舍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和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纠正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对求助者进行认知调节。通过咨询,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思维方式,对宿舍人际交往有正确的认知理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经过这次咨询,证明合理情绪疗法对人际交往障碍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咨询:2010年4月4日 今天下午,按照我们约定的时间,求助者如约而至。我看到菊花的爸爸走在前面,而菊花低歪着头,跟在后面,菊花的爸爸对我讲,他有事先出去一下。我叮嘱他半小时之后回来,这样我就与求助者坐下来淡谈上周的情况,临时调整了上次的咨询安排。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个抑郁焦虑的女生心理咨询的过程。求助者幼年体弱多病,压抑的家庭气氛,父亲抑郁的个性特征,母亲的过高要求使其形成了较内向,追求完美的性格;中考失败、中师生活的失意,使其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抑郁、焦虑和自卑等消极情绪缠绕着正值青春期的她。整个咨询过程主要采取认知疗法和支持疗法,使求助者正视现实,接纳自我,重建认知结构和自信心,消除了抑郁、焦虑情绪,协助求助者成为了一个健康成长的人。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搜集信息、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咨询过程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引导其改变不理性信念,从而提高其有效处理由就业失败所引起焦虑反应的能力,使其增强自信,不断完善人格。并对咨询效果进行回访、跟踪与评估,该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的紧张表现已基本消除,在随后的应聘中以正常状态投入。  相似文献   

17.
王微丹 《时代教育》2015,(3):224-225
本文是一例因父母复婚后争吵而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名大一男生,因父母争吵感到自己改变不了父母争吵的行为而出现焦虑、入睡困难等症状。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特点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求助者因与舍友发生争吵的现实冲突引发持续的焦虑情绪,导致出现了内容充分泛化的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及其相关认知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及放松技术进行干预。经过咨询,求助者的社交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解决,社会功能已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例小学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的了解、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其做出诊断,制定了相应的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咨询过程中运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对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经过十次咨询,学生行为得以改善,取得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8,(18):194-195
求助者,男性,大四学生,在毕业学期找工作时频频受挫,引发焦躁、难过等情绪问题,睡眠质量差。通过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等手段,整理、分析求助者资料,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通过对求助者各方面具体情况的分析,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的目标和具体方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心理咨询,求助者改变了不合理的信念,消除了负面情绪,建立了自信,心理上获得了成长,达到预期的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