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选取《新民晚报》、《新闻晚报》、《东方早报》三份报纸,统计其2011年1月各类广告的广告数量、广告版面与广告天数,通过比较分析三份报纸的广告差异,联系报纸的品牌定位,分析报纸品牌与广告投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英国《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都是西方主流媒体中严肃刊物的典型代表,这两份报纸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往往被世界上其它报纸和新闻社直接作为新闻来源。本文从2009年以来《卫报》和《纽约时报》对新疆的新闻报道中各选取十篇典型事件报道为研究对象,从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两个方面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7月16日,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东方早报》双年展暨2005《东方早报》视觉传播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报纸总编辑、视觉总监、图片编辑、摄影部主任,以及部分专家、学者、教授共200多人出席。东方早报副总编辑常河以多媒体形式向与会者介绍了东方早报的概况和《东方早报》的视觉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盛希贵、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铮、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陈振平、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网络中心主任张蔚飞、《新闻战线》高级编辑许林、大众日报图片总监孙京涛等发言,对《东方早…  相似文献   

4.
黄丽媛 《今传媒》2010,(4):65-66
本文选取了《参考消息》和《南方周末》中有关"绿坝-花季护航"的两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消息源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两份报纸在运用转述内容时的方式、方法,以及带来的结果。研  相似文献   

5.
招生考试,一直是教育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虽然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数量无法跟高考录取相比,但是由于自主招生涉及成绩最好的金字塔尖的考生,其关注度丝毫不亚于高考.且自主招生力度如此之大的改革目前在上海仅有两所高校开展,因此上海媒体倾注了极大的报道热情.搜索从2006年以来以自主招生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文汇报有121篇,新民晚报有138篇,东方早报有113篇.在密集招生的时段,连续几周各报纸教育版面都以自主招生新闻为主打.在有关自主招生的报道中,媒体的报道立场经历了三个转向,与这场招考改革展开了对话,而从中也透视出招考新闻报道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来势汹汹的"码上淘"2014年4月,以云+端为核心的阿里无线战略纽带——"码上淘"横空出世。合作媒体包括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上海《东方早报》《新闻晨报》、广州《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杭州《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成都《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济南《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等六大城市的12家主流都市类报纸。来自梅花网的数据显示,12家媒体的日均发行量合计近千万份。"码上淘"由阿里巴巴集团提供技  相似文献   

7.
从上海第一份早报的诞生至今,已有10年.之前<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内容、形式的改革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标志之一,而在1999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晨报>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一下子跃进了读者的视野,其活跃不但标志着解放和文新两大报业集团的竞争,更使得一向作为报纸旗帜的晚报市场受到早报市场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宋守山 《青年记者》2017,(31):40-42
2017年国庆期间,不止一份报纸休刊,即使不休刊,不少报纸的内容也平淡无奇,广告稀稀落落,不复此前盛况.这似乎契合当下的纸媒处境,201 7年,虽然邱兵那篇《报纸还没有资格死》言犹在耳,但《东方早报》《京华时报》等还是以休刊而告终.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7,(3):26-27
今天是2016年的最后一天.东方早报决定从明天,也就是2017年1月1日起,不再出版纸质版. 但是,今天我们不说再见. 东方早报虽然休刊了,但东方早报原有的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功能,将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 2014年7月22日,上海报业集团所属东方早报团队打造的时政类新媒体——澎湃新闻网上线.两年多来,澎湃新闻网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品牌.东方早报向澎湃新闻网彻底转型,水到渠成,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0.
卢铮  胡同珍 《新闻知识》2006,(1):77-78,71
本文选择上海三家主要报纸媒体:《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对其从2005年10月9日到10月21日“神六”报道的主题内容和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比较,解析三家报纸专题报道的差异,探讨报纸媒体对重大系列专题的策划、组织和报道。  相似文献   

11.
林涵  李立峰 《新闻记者》2003,(10):36-37
生态环境的优劣,既制约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城镇生活质量。不少人视其为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后的又一个文明: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建设,是中国所有新闻传媒共同关注的主题,人民日报有环保专版,新华社有环境新闻报道,保护生态环境是央视的必报内容。沪上三份综合性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日均发表4条以上生态环境的报道。其中,新民晚报每周一版的《绿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一个充满诱惑和喧哗的大都会。在这座城市,快捷信息与资讯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广播、电视(包括移动电视)、网络、期刊和报纸就是这些资讯无处不在的载体。仅报纸来说,参与对上海读者市场竞争的报纸达100种之多。但真正在传播市场上形成气候、占有规模份额的只是其中少数几家报纸。而就在这家张报纸中,据笔者统计,因为同处一城,这些报纸每天所刊登的新闻内容大多雷同或类似。例如,以上海“本土”的4份主流媒体:《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和《青年报》来说:  相似文献   

13.
严瑶  王珊 《今传媒》2012,(6):41-42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以上海《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青年报》这三家报纸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志愿者报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考察媒介呈现的世博志愿者形象,并进一步审视媒体所塑造和构建的当代青年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14.
聂静虹  王永星 《传媒》2013,(2):64-66
2011年8月6日,伦敦爆发了持续近一周、蔓延至周边数个大城市的骚乱.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恶性群体事件,伦敦舰队街的报业巨头纷纷响应,投入大量版面予以报道.同样,该事件也成为国际舆论焦点.本文以这次骚乱为例,以框架分析为理论依据,通过英国《太阳报》有关报道,分析英国媒体的报道框架和策略. 之所以选取《太阳报》为分析样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该报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读者数量高达1000万,这意味着每5个英国成年人中,平均每天就有一个人读《太阳报》.并且《太阳报》的受众定位于普通民众,这正是这次伦敦骚乱中政府必须面对并争取支持的社会群体.其次,《太阳报》的超政党背景使其对于敏感政治事件的报道更易不受党派倾向的束缚.此外,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赵鼎新在《东方早报》发表评论,分析《泰晤士报》《太阳报》《卫报》《每日电讯报》等英国主流媒体在这次骚乱中的新闻报道,指出英国的主流媒体在骚乱过程中既能和政府紧紧地站在一起,又有能力影响英国公众对骚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赵平喜  周祖荣 《青年记者》2016,(14):113-114
胡志明市旧称西贡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和五个中央直辖市之一,2014年对越南GDP的贡献率为37%,工业产值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全国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枢纽,也是越南南方文化、科技、旅游和国际贸易的中心.当地报纸媒体主要有英文报纸《越南新闻报》《西贡时报》,越文报纸《青年报》《年轻报》等.其中,中文报纸《西贡解放日报》是全越南最大的华文报纸,同时也是越南共产党胡志明市党部机关刊物(分为华文版和越文版两种版本,以下均指其华文版).越南政府通过包括《西贡解放日报》在内的传播载体和媒介渠道,对在越华人进行新闻宣传和实施舆论管理.  相似文献   

16.
苏雪峰 《新闻传播》2010,(2):115-115
《北京晚报》是北京都市报晚报的领军报纸,《新民晚报》在上海独步晚报市场。研究《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对于了解京沪两地的文化内涵,了解两地的办报理念,寻找在两地办报的无竞争空间和借鉴两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手段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雾霾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必然加大对环境新闻的报道力度,以唤起政府、企业、公众的觉醒,呼吁大家共同关注环境问题,为驱赶雾霾、重现碧海蓝天出一份力.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气候问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同时也促进了绿色新闻这一概念的传播.《南方周末》绿色版第一时间亮出“绿色新闻”的招牌,各大门户网站紧跟其后开办绿色频道,一些媒体也纷纷打出“绿色”旗号. 《南方周末》以绿色版为主要阵地,是国内首个将环境新闻深度报道作为独立版面进行报道的报纸.自2009年创立以来,绿色版以多角度的内容设置和多方位的报道策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新特点.本文以《南方周末》2014年、2015年的绿色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报道策略的分析,探讨近年来环境新闻报道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龙臻 《传媒》2015,(20):55-56
1874年正式创刊的《读卖新闻》,至今仍位居日本乃至全球发行量前列.2015年1月,日本ABC协会发布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读卖新闻》日发行早报数量为1001万份,比发行量排行第二、第三的《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分别高出了210万份、649万份.另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美国新闻媒体状态》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日报和周报发行量下滑了3%,新闻杂志销售量也持续下滑.此外,报社线上和线下广告总量也下滑了4%.这些似乎正在印证"报纸消亡论",传统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欠佳形势下,海外纸质媒体艰难维持,《新民晚报·海外版》基本守住了阵地。本文以其生存发展为轨迹,探索网络时代纸质媒体对外传播的生存价值与空间。找准定位、满足需求《新民晚报》对外传播开始于1994年在洛杉矶创办美国版,2004年开始在全球布点,寻找合作伙伴,迄今已在26个国家与地区出版26种《新民晚报·海外版》,最多一周发行245个版,周发行量588700份。目前《新民晚报·海外版》的读者相当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以各种形式走出去的中国农民,以江浙、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居多,文化程度在小学至初中水准,英语水准低,接受当地  相似文献   

20.
天香,王安忆著,台湾麦田出版社,2011风从海上来,海上一阵阵"天香"。在上海,今年几乎是《天香》年,《收获》一二期连载,《东方早报》打头的采访,《上海文学》第三期的访谈录《访问〈天香〉》,是王安忆与钟红明的对话。4月份,《天香》台湾麦田版甫出,《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一气编发了两篇重量级的书评,王德威的《〈天香〉:王安忆的上海"考古学"》和张新颖的《一物之通处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