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佟博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67-69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他与同时代的韩愈的反佛主张不同,对佛教采取了接受的态度。虽然他自幼就接触了佛教,但他对佛教的接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期间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他被贬永州,心情的抑郁与佛教徒的频繁接触以及时代风气的影响和自身的性格,都促成了他对佛教的接受。柳宗元对佛教的接受并不是无所取舍的,对待佛教他倾向于天台宗,而对当时流行的禅宗并不是很欣赏。这一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讨了柳宗元的净土宗、天台宗教派观,这是柳宗元佛教思想的组成部分.柳宗元以儒统佛,对净土宗、天台宗有自己的阐发,从中我们可以知晓中唐时期士大夫的佛教教派观之一斑。对于今人冯友兰、孙昌武等人的有关观点,也表达了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3.
韩柳与佛学     
这里试图探究韩柳与佛学的关系。韩愈立足于儒家,引释入儒,启后世道统儒学的先声;而柳宗元对佛学则是另外一种态度:他糅合儒释,游刃于中。韩愈等人的融释入儒与柳宗元等人的糅合儒释,构成了佛学对中国士大夫影响的两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4.
读《巽公院五咏》兼论柳宗元的佛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五首组诗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表示了对永州龙兴寺住持、著名天台宗高僧重巽的敬佩,二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三是对佛院自然景色的描写。组诗表现出柳宗元对天台宗教义的理解和赞同,对于佛教“教化”功能的注意,同时也透视出他对禅宗新潮的反对,由此成为唐人对当时佛教不同宗派与教义取舍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5.
该文试图由考察<喻世明言>中三类不同的僧尼形象入手,兼及冯梦龙的其他诗文,探讨冯梦龙对佛教的真正态度,以及形成此种态度的原因.该文认为,冯梦龙本人反对佛教的态度并不激烈他在反佛教禁欲主义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当时的社会与个人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该试图由考察《喻世明言》中三类不同的僧尼形象入手,兼及冯梦龙的其他诗,探讨冯梦龙对佛教的真正态度,以及形成此种态度的原因。该认为,冯梦龙本人反对佛教的态度并不激烈:他在反佛教禁欲主义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当时的社会与个人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儒学思想体系的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一是西汉时的董仲舒,他为确立儒学统治做了奠基的工作;二是唐代韩愈,他创立了道统说;三是宋代的程朱理学。宋代理学思想的形成,除了社会原因,还与韩愈和柳宗元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宋时儒道与佛教进一步融合。南宋时才显露的程朱理学是一些读书人追求的时尚。当时僧形儒语随处可见。朱熹推崇理学,他把儒学系统化定格到社会里,成了不可撼动的金科玉律。朱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后来七百年的封建社会。柳宗元是博古通今的大儒,他主张大中之道与韩愈和程朱理学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韩愈作为中唐时期的传统知识分子和儒家士大夫,"排佛斥道"是他的社会责任,"近禅染佛"又是其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与佛教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从韩愈的人生经历和诗文作品考察他与佛教的关系,揭示他"借佛排佛"的事实和原因。  相似文献   

9.
柳永仕途坎坷曲折。他与当时士大夫文人交游甚少,甚至被当时的士大夫文人联手摈斥。究其原因主要有:柳永狂傲的性格不见容于社会;他的价值观、审美观与社会主流的对立。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与佛教律宗学人有较为广泛地接触,也留下大量有关律学的材料。他提出“律为大乘”命题,强调戒律在整个佛法体系中的理论意义,又大力宣扬戒律“仪范后学”之实践功能,还论证了佛教之“律”与儒家之“礼”的相通相合性。柳宗元律学观的意义在于,扭转当时僧众以修“大乘”为名“小律而去经”的局面,从而规范佛教、统合儒释,使其更好地担当起“佐世”之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之际,逃禅成为许多士子的选择,一方面是迫于政治压力,一方面也为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宋琬迫于生计参加了清代的科举,并且于仕途并不顺利,思想上出处的矛盾日益深重,在诗作中多有表现,后于康熙初年入狱,两年的牢狱生活使宋琬真正看淡了名禄,也看清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于是找到了儒与道释结合的思想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归。  相似文献   

12.
《楞严经》对黄庭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坚禅学修养深厚,禅门流行的经典《楞严经》对他的影响相当深刻。从其诗文可以看出黄庭坚对《楞严经》相当了解和熟悉。《楞严经》对黄庭坚的影响可以具体到生活态度、心性修养、艺术观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智慧是早熟的。他早年所受的教育使其形成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早年寄子由诗中已见出他稳定的价值观;乌台诗案后的黄州时期,达到理性的高峰。苏轼吸收儒、道、佛三家思想,又不以任何一家为宗,只遵循自我本性。这是应对个体命运的根基所在。而这种根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以“特立独行、一代直声”饮誉后世,在学术思想上,他自认思想的根本是儒家和佛家,从他为什么会信佛和他对印度佛学研究的贡献及对于儒佛异同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梁漱溟佛学思想不只是他终身服膺的一种思想学说,也是他一生践履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
明代士人对待佛教的态度非常复杂,有直言不讳用佛者,有阳儒而阴佛者,有斥佛者。在斥佛者中,又有用佛者,罗钦顺就是一个显例。罗钦顺潜心研究佛教数十年,其对佛教的驳斥要高于一般的批佛教者。但是在下意识中,罗钦顺仍然肯定佛教的某些内容,在诗文中悄然地使用佛教的观念而浑然不自知。罗钦顺对待佛教的复杂情况,说明佛教确实已经融入到明人的神髓之中了。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其诗作中,他常常感时叹逝并且对自身的变化及生命流程表现出极度的关注。与佛学的接触使他的生命意识得到深化的同时也确立了其生命的主体意识。在渐入佛教的过程中,前期白居易诗中所表现出的易感的生命意识最终被佛教的看空物我所取代。其生命意识的变化与主体性的自觉反映出他与佛教尤其是禅宗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一生与佛家有着甚深的因缘.在青年时期,他借助佛家来消解人生的苦闷.他后来执教北大、从事乡村建设运动,以及在抗战中奔走国事,在积极入世的同时,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出世的心态作为底蕴.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佛家思想对这位迟暮之年的老人发挥着精神柱石的伟大作用,使之忍受了那些无情的批斗.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里(1978-1988),佛家思想则成为他最终的文化认同.梁漱溟先生与佛学的特殊因缘为我们理解佛教在人格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8.
终生服膺儒教的白居易,也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像古代其他失意文人一样,主动地去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但又与众不同。他整个人生思想的变化、他的为人处世和诗歌创作都尽濡禅宗思想,并且他的禅诗和闲适诗所体现出的禅意,让我们认识到了白居易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正如他所作"此心安处即是家",禅宗取代儒家思想成为他安顿人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不仅书画艺术高超,学术思想丰富,其佛道之缘以及禅学思想也受到社会广泛的注意。当然,郑板桥的禅是一种乱禅。他喜游禅林,广泛结交佛道高人,但他并不入佛道;他讲佛理,讲道学又讲儒家之道,所以他既想出世又想入世;他特别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但又想经世泽民,常怀干一番大事业的英雄之志。当然,郑板桥三禅虽乱,而儒禅在他的禅学体系中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