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雪景,总是给人洁白晶莹、纯净美丽的感觉,雪景的摄影作品往往如童话世界一般打动人。但是由于雪的一些特性,使其拍摄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新手很容易将雪拍摄得灰暗、缺乏层次。"白加黑减"拍雪景拍摄雪景最大的问题就是曝光不准确。这是因为,雪的反光比较强,其亮度常常高于周边的景物,拍摄时容易导致相机的自  相似文献   

2.
叶舒 《新读写》2008,(1):6-7
窗外的雪花安静地飘着,很久也停不下来。非儿怔怔地看着这场雪,这个南方小城难得一见的雪。念念说:“南方的雪一落到地上就化开了,你不会在那里看到茫茫一片的雪景。”  相似文献   

3.
雪景,是每一个冬季风光摄影者的必拍题材.雪景在常人看来,就是一种颜色——白色.其实,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雪面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白天,色温较高,这时我们看至的雪是白雪.而到了早上或傍晚,随着色温的降低,雪面的受光部分就会变成金色或红色的暖调,暗部则会出现蓝色或紫色的冷调.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再结合拍照时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所掌握的技术方法,就能够使你拍摄的雪景作品更传神、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Track One 好像是从初三开始变得极其喜欢冬天的。可惜在这座祖国大陆最南方的海边小城里,我活了十六年吃了国家十六年的粮食却从来没有一睹千里冰封的雪景的福分。看见作文书里的哥哥姐姐把雪写得纯洁无瑕似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时觉得它跟我真是像极了。  相似文献   

5.
正大雪过后的冬天别有一番景致,它使这个世界变得如童话般美丽,银装素裹的世界是许多摄影师的最爱。素洁、晶莹、松软的白雪,令人平添许多对冬的爱意。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分享关于拍摄雪景的5个小技巧,打破你认为冬天不适于摄影的思维,走出去拍照吧!提前制定拍摄计划即使身处北方的城市,暖冬也让大雪纷纷变成了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很多时候,万物刚被覆上一层薄薄的白雪,就很快融化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前制定拍摄计划。想要拍摄雪景,首先应该每天关注天气预报,这也是我们预先得知雪之将至的最佳途径。在得到降雪的预告之后,应该考虑在你喜爱的拍摄地点中,哪些适合雪景的表现?然后,列出几个能够迅速抵达的拍摄地点,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雪中顿悟的故事。他从最初的沾沾自喜,走向否定自我,继而认识真我。雪景的描述贯穿了整篇小说。文章拟从其中三处雪景谈起,着重讨论这三场雪景下主人公的心理世界,从而展示出三场雪景中的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揭示他对祖国爱尔兰爱恨交织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7.
最美的雪景     
《少年文艺(南京)》2010,(1):F0002-F0002
冬天,是观赏雪景的好时机,哪里的雪景最美呢?去世界各地看看吧!  相似文献   

8.
一天,朋友来家做客,桐桐妈忙着端茶倒水之际,桐桐懂事地招呼客人吃糖并代妈妈陪阿姨聊天,"桐桐长得越来越像爸爸了。"看着"小大人"似的桐桐,阿姨微笑着说。听了客人的评价,桐桐一脸的不以为然:"我长得才不像  相似文献   

9.
桐花意象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花是清明"节日"之花,清明时节的政治仪式、宴乐游春、祭祀思念等社会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内涵。中唐时期,桐花"自开还自落"、"纷纷开且落"与文人的落寞寡合、高士的自惬自洽情怀分别相关;元稹、白居易是桐花审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唐宋时期,"桐花凤"之说流行,"桐花凤"与桐花的关系也被赋予了祥瑞、爱情等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祎玮  宋芳 《学前教育》2023,(Z4):32-33
<正>孩子们对班级表演区的小乐器兴趣十足,经常聚在表演区叮叮咚咚地体验尝试。于是,老师请孩子们周末跟家长一起尝试制作小乐器。桐桐妈妈说:“老师,我给桐桐做了一个小响板,请他周一给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说:“真好,表扬桐桐和您的积极参与,桐桐下周一能跟小朋友们分享制作步骤吗?”桐桐妈妈说:“老师,他根本没动手,遇到一点小麻烦就放弃了,是我给他做的,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讲明白。您说,孩子遇到问题就放弃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我眼中的雪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北方12月正是飘雪的季节。在这里我们选登了两篇描写雪景的习作片断。如果你家住北方,就请写下你眼中的雪景,比一比,看你们谁写得最棒;如果你家住南方,也许还从没亲眼见过雪,那就在读完下面的习作片断后,想像一下你心中的雪景吧。  相似文献   

12.
桐桐爱争强。一天,他被同学硬拉进游戏厅玩赌博机。他输了,越输越想捞回来,短短20天,他输掉了月生活费300元,又输掉了向同学借的400多元。400多元。  桐桐猛醒了,他整整一个月再没去游戏厅,然而,欠同学的300元钱就像座山堵在心头。父母对他要求严,这钱不敢向家里要;桐桐非常要面子,他怕与同学目光相对,他必须把钱还上。于是桐桐一念之差去农贸市场抢劫,在慌张逃跑时将事主推倒。事主身受重伤,他因抢劫伤人被判刑6年。熟悉他的人无不叹息,因为桐桐原本前程远大。  桐桐的事给了我们两点警示:  【第一个警示:遵纪守法才能自护青春】…  相似文献   

13.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两幅雪景图各以其明丽的色彩、张扬的个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14.
高燕 《家庭教育》2010,(1):38-39
桐桐已经读大班了,再过一个学期就要上小学了。桐桐的妈妈到处打听,到小学之前要学好哪些知识。打听了一圈下来,发现桐桐和同龄的小朋友比起来,掌握的知识比较少,所以开始担心起来,不知道他学的这么点知识,能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课堂(小学)》2011,(3):F0004-F0004
此画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一幅描绘室外雪景的怍品.莫奈在这幅画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头脑中对于“雪景”的印象。他大胆地使用了白色,将色彩范围限制在画面的中心区域.真正做到了“惜色如金”。  相似文献   

16.
桐桐已经读大班了,再过一个学期就要上小学了。桐桐的妈妈到处打听,上小学之前要学好哪些知识。打听了一圈下来,发现桐桐和同龄的小朋友比起来,掌握的知识比较少,所以开始担心起来,不知道他学的这么点知识,能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7.
陈凡  杨秀英 《学前教育》2023,(Z4):19-22
<正>把孩子安全地交到家长手里,忙碌了一天的我刚进家门,就收到了桐桐妈妈发来的消息,说了这样一件事——离园后,桐桐问妈妈:“妈妈,我现在是大班了,是不是很快就要上小学了?”妈妈说:“是的,过完这个学期,你就要跟幼儿园说再见了,再开学你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桐桐嘟着嘴说:“那真是太好了!我不用再跟依依做好朋友了,我就可以摆脱她了。”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暴力     
正曾经温顺可爱的2岁小萌娃,突然变得暴力起来,尖叫、跺脚、打人,甚至抓起自己的小水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看得爸妈目瞪口呆。孩子突然变得有些暴力,这是怎么了?我们该如何处理呢?2岁多的宝宝动不动就打人,这是宝宝的天性使然,还是养育方式出了错?别急,宝宝有话说。NO.1"我是拉他,不是打他"乐乐:"阿姨带桐桐来我家玩。我喜欢桐桐,我把玩具都搬出来了,玩小火车,玩会转的海豚,开始时我们玩得很开心。可是桐桐非要玩  相似文献   

19.
桐桐是个刚插班的孩子,很文静。她妈妈向我介绍说,桐桐胆子特别小,不够勇敢,要我多关心关心她。我问她妈妈,孩子胆子小,平时有些什么样的表现,她妈妈也没说出孩子什么特殊的表现,只是反复告诉我,桐桐说话的声音特别小。  相似文献   

20.
这是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第一场雪》中的一个教学导读场景:师:第二天清早,天就放晴了。我们看看雪景好不好?(学生答:好)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关地读出来?他读得的时候,大家闭住眼来听,看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生:(读文)“今天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野中去了?(学生反映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