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1年,曾经叱咤风云、改变了中国现代历史走向的张学良将军以101岁高龄去逝,超过百岁,堪称人中之瑞。然而,他的“生命”却是短暂的。在人生之途渐近尾声时,他回首一生不无悲怆地说道:“我的事睛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靠自学充实自己的一等功英雄 1986年11月18日,宋永奎16岁,当兵来到北京."我是总政文工团的,到部队后做通信员,也就是送‘鸡毛信'的.彭丽媛、杨洪基当时都是我的战友,彭丽媛当时就住我们斜对门,她人不错,我立功后不居功自傲就是受她的影响.1999年我再到北京时,还曾和爱人去找过她."  相似文献   

3.
我36岁读研究生,1991年毕业后进了北京体育大学。我喜欢教学,也喜欢体育活动,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过不多久,有年轻的体育老师问我:“你怎么跟搞体育的合得来?”我憋了半天答了一句:“体育也是哲学。”没想到他们立刻把我当成了自己人。  相似文献   

4.
去年国庆节,翟永太送来他即将付梓的书稿,让我作序。展读厚厚的书稿,彻夜难眠。他使我这个很少与警察打交道的人,对当代中国警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为这本放声高唱正气歌的好书给我上了一课。英雄出自凡人,成为英雄也是凡人。我十分喜欢这个书名:《凡人:英雄》。现实生活中,多少凡人梦想成为英雄,却往往成不了英雄,不想当英雄的人反而成了英雄,这就是英雄与凡人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该书好就好在用真人真事、真言真语、真情真意、真理真经,阐述了英雄的平凡和伟大。作者不是用笔在写,是在用心来感悟每一位英雄。我们的时代是…  相似文献   

5.
创业箴言     
创业需要退路吗?真正的创业者,比如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李彦宏、马化腾,不需要退路;如果失败了,真正的创业者会再来一次,比如福特、迪斯尼、马云、陈年。也有创业失败就退到大公司的,但是,我想不出一个这样做之后又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创业箴言     
创业需要退路吗?真正的创业者,比如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李彦宏、马化腾,不需要退路;如果失败了,真正的创业者会再来一次,比如福特、迪斯尼、马云、陈年。也有创业失败就退到大公司的,但是,我想不出一个这样做之后又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袁东慧 《兰台世界》2005,(9):136-137
我的家乡就是抗日英雄马本斋当年安葬的地方——山东莘县,自小就听说英雄在家乡领导人民抗击日寇的许多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8.
上期回顾     
《新闻三昧》2013,(8):8
站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邹先荣的心格外踏实,环顾四周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工友,他的脸上浮现出一道自信的神采。"如果我当时没有走出农村,如果我当时因三次创业失败而就此颓废,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邹先荣,我就是靠着那颗进取心走到今天。"回望自己前半生的不凡经历,50岁的邹先荣十分感慨,"其实人生有很多选择,关键是懂得坚持,我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心中有梦想就不要放弃!"  相似文献   

9.
他,年仅36岁,但却向我们报道了如陆裕朴、韩素云、李国安、张金银、单杰、公举东、盛云龙、陈春林、柏耀平、李向群、方红霄等十几位英雄模范人物,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贾永。(一)“任何一个现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他自己的英雄谱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产生新的英雄谱系。”国家通讯社记者的职责,使贾永的典型人物报道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回答着时代的要求,反映着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10.
英雄依然辉煌──《东方之子》观后感姜依文近几个月,我陆陆续续观看了《东方之子》的一些篇章;又阅读了几个杂志对它的评论,引起我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当今时代是否需要英雄?什么人是今天的英雄?怎样表现英雄人物?这些都是人物报道的老问题;然而,在新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11.
英雄与梦想     
刘君 《四川档案》2014,(3):51-51
<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和鲜血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早在孩提时代,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的名字和光辉事迹,早已深深铭刻在我童年的脑海里,我的心中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梦想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英雄,梦想有朝一日亲眼目睹英雄的光辉形象。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档案馆从事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我先后参加编写了《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相似文献   

12.
取名     
在我的农村老家,十八岁以上的未婚男子就是光棍了。我打光棍的时间比较长。到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家里的催逼就显得比较紧迫,说谁谁的孩子都多大了。  相似文献   

13.
我经常写一些英雄人物,但许多英雄事迹到了我的笔下,他们的高大形象就打了折扣,连自己看了也不满意。为此,我经常苦闷,找不到原因。读了新华社的同志介绍采写焦裕禄同志的体会,给予我很大的启示。一、任何一个无产阶级英雄,都是在毛主席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凡是无产阶级英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任何高水平的作者,不从这一点找答案,是无法理解英雄,也无法写出英雄的。新华社的同志在写焦裕禄同志时,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文章,学了之后,“感到跟焦裕禄的心贴近了,跟焦裕禄的感情也贴近了,处理材料也顺手了”。而我过去呢,就材料写材料,结果把人物写成了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0月,我应湖南城步县的邀请,重走长征路,追忆红军老英雄.这次活动,不仅让我看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湖南邵阳城步县的巨大变化,而且让我再一次深深回忆起当年的老上级——传奇式英雄邹毕兆. 制造“玻璃杯”的红军英雄 1949年10月,我就认识了带领我们南下的湖南邵阳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邹毕兆.当时,我16岁,是中共邵阳县委秘书处的干事.我曾经给他送过机密文件,参加剿匪,听过他的报告.1961年,邹毕兆转业到地方任中共邵阳地委副书记,我调到邵阳地委任常委秘书.三年后,我调任邵阳县委副书记,他经常来检查指导工作.我在邵阳几十年,却很少听他说过自己的英雄事迹.我只是抄写干部登记表时,才知道他竟然是荣获三等红星奖章的红军英雄!  相似文献   

15.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16.
有多长时间没见岳南了?大概是100年吧,反正我感觉就这么长的时间。以前见不到他是因为他老人家总在古墓之间穿行,风尘仆仆不说而且一喊就是古代千军万马,我基本不敢正视其雄壮的身影,仰视久了又脖子疼,遂决定在他还没有从地下转移到地上之前,绝不见!  相似文献   

17.
《百姓30分》开播两年来,风风雨雨确实不容易,我觉得你们真心实意的为市民排忧解难,用真心和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着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就是刚才说的井盖的丢失,我曾经给《百姓30分》打了电话,在我们家门口就曾经有这个问题,差点让我掉进去。我给《百姓30分》打了一个电话,等我中午回去那个井盖就盖上了。我现在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早上起来其他新闻可以都不听,  相似文献   

18.
胡适在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的序言中写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1],于是,70多年来,学者们几乎众口一词,日张謇是"失败的英雄".人们认同"失败的英雄"主要因为他的大生集团的主干企业最终被银团接管,也基于认为他有太多的理想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想我22岁,多么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妹妹们逛街,几次被商家误认作二妹同学。可二妹刚上高一。于是大妹很困惑:“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你不化妆?”踏入25岁,办公室有新同事初到,和我们玩猜年龄游戏。猜到我,新同事略加思索,然后肯定:“你就23岁样子。”答案是在我意料中——那时俺正立志打天下,分分钟都斗志昂场,哪会让时间趁虚入。  相似文献   

20.
南台 《编辑之友》2008,(2):60-61
书界过五关斩六将的事例人讲得够多了,但“走麦城”的却少有人讲,这可以理解,毕竟走麦城没有过关斩将有面子。但走麦城也是人生经验的一类,在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经验中它占了“一面”,不讲,这“一面”——人生经验的“一半”就丢了,不讲,如何叫后来者知道“这条路不可走”?睁着眼捂着嘴让他们把车往悬崖断壁上开,是不是有点缺德?风光的事留给英雄们讲吧,丢面子的事老家伙说,老家伙经历的风雨多,脸皮比较厚,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