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法学界,关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将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确定为经济法价值追求的现代取向,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法律价值观。凸显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是经济法独立性的显著标志,对明确经济法的性质、调整对象、立法宗旨与构建新型的经济法法律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价值是经济法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经济法目标价值是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经济法的功能价值是实质公正、经济秩序、事实自由。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是20世纪法律体系适应社会本位思潮的一大创新。经济法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法。经济法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基石,在本质上,是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相结合的法;分别以社会效益、社会公平为目标价值与功能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平衡协调、综合、系统调整的功能。它的出现使法与经济实现全方位的结合,使法能更直接、更有力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然而,经济法制建设也面临解决现存的问题、消除制度性的障碍和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保障改革的深入与开放的扩大两大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是20世纪法律体系适应社会本位思潮的一大创新。经济法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法。经济法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基石,在本质上,是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相结合的法;分别以社会效益、社会公平为目标价值与功能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平衡协调、综合、系统调整的功能。它的出现使法与经济实现全方位的结合,使法能更直接、更有力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然而,经济法制建设也面临解决现存的问题、消除制度性的障碍和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保障改革的深入与开放的扩大两大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5.
关于经济法价值的讨论及相关的学术文章自经济法诞生以来就层出不穷。然而时至今日,当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逐渐得到学界认可时,关于经济法的价值,人们仍然莫衷一是。虽则"理越辩越明",然而对于作为经济法中"对人类、对社会的效用关系"的经济法价值的无休止的争辩必然会给否认经济法独立性的人以口实,从而影响到在理论界尚未站稳脚跟的经济法的独立地位。而以往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的研究却又过于宽泛,要么倒向了法的价值这一大的范畴而无法体现经济法的特殊性,要么倒向了民法、社会法价值的方向,从而丧失了经济法的独立性。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往经济法价值研究成果的剖析进而找到一种独特方法和视角,以充分阐释经济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法哲学分析就是用哲学方法分析解释经济法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调控之法.不同于传统的民商法,是以社会作为其本位.经济法的价值包括两个层次,其中和谐为主导价值.发展为终极价值。文章从和谐和发展两方面入手,对经济法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本质、价值、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 ,法学界至今未有定论。本文从分析经济法的本质、价值目标入手 ,推导出经济法的范围应该包括 :( 1)市场程序法 ;( 2 )宏观调控法。目的是早日建立真正属于我国自己的独立的经济法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济法价值的讨论及相关的学术文章自经济法诞生以来就层出不穷。然而时至今日,当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逐渐得到学界认可时,关于经济法的价值,人们仍然莫衷一是。虽则"理越辩越明",然而对于作为经济法中"对人类、对社会的效用关系"的经济法价值的无休止的争辩必然会给否认经济法独立性的人以口实,从而影响到在理论界尚未站...  相似文献   

9.
要:经济法价值是经济法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经济法之所以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法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源在于其特殊价值。在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安全和平衡协调几个方面,经济法与民法均有着不同的调整对象,从而呈现出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的价值依据,亦说明了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以发展观作为研究视角,揭示了经济法的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内核,论证了经济法的价值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指出经济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机制,经济法的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法的价值反映作为价值客体的循环经济法的存在、性质、活动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满足程度、目的实现程度相适应、相接近的状况.环境正义与经济效率、环境安全与经济自由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循环经济法的目的价值系统.循环经济法的目的价值研究,将促使人们审视和关注循环经济法的应然状态,有助于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完善与运行.  相似文献   

12.
法律价值“功能论”是对法律外在价值的一种描述,法律的超验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价值,是内在于法律的一种价值信念,它假借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信仰而生成,寓于自然法、神性理性和人类理性之中。法律的超验价值对于法律基本价值的确立和法律信仰的维系与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直接影响立法、执法和司法主体的观念和行为,对于法律正义的实现起着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的核心。从宏观调控法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及宏观调控法的宗旨,可以得出经济法的社会性,经济法是法律社会化的产物。由宏观调控法的民主性,可以得出经济法的民主性,经济民主是经济法存在的基础、发展的动力。透过宏观调控法可分析出经济法追求的是体制效率、整体效率,社会公平、代际公平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经济法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主体与民法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主体规范的不科学现状 ,对经济法主体理论的建立形成了障碍。文章从几个基本假设入手 ,试分析了经济法与民法在立法的本位、价值取向、作用等各方面的差异性 ,从而为经济法主体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重要标志。法学界对此讨论甚多,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定论。笔者认为,从经济法自身的价值出发,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社会本位原则、保护弱者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现行破产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要,新《破产法(草案)》已经出台。将来的新破产法与现行破产法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其明显的经济法价值取向。新破产法经济法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赋予形式平等的法律关系主体不对等的权利义务;管理人制度的引入;破产司法权的扩大;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新取向。新破产法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经济基础在于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使得破产关系不再是纯粹的私的经济关系。而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则是其经济法价值取向的制度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以天理与人性重构了正统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其“灭人欲,存天理“学说的意义进行了辨析,肯定了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关于朱熹的明刑弼教思想和义理决狱主张,笔者仍坚持给予批判,同时认为朱熹对法律的现实主义观点今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法公法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客观事实,其主要表征为:商法中掺入了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规范,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使商法自身具有了某些公法性的特征。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体系中。毋庸讳言,民商事法律仍应居于主导和中心的位置,这是由现代市场经济仍然是平等主体问的自由竞争经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商法和经济行政法是二种性质不同的部门法,前者归属私法体系。后者归属公法体系。商法公法化并不意味着“商法已经属于公法”,而只是在商事法律、法规中掺入一些公法规范,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一定程度的干预。但商法本质上仍然属于私法范畴。受私法原则和精神所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