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优势突出,职业教育发展后劲充足、前景广阔。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协同合作助力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国家层面上需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制度、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经费管理制度,鼓励发展西南民族特色职业教育,搭建东、中、西部职业院校对口支援互助平台;地方政府层面上要发掘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招商引资,提升贫困人口整体素质;职业院校层面上完善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创新制度,构建职业院校定向教育扶贫体系,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教育扶贫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当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近年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植根老区,面向秦巴,对接产业,服务民生"办学理念,恪守"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思路,采取教育引智、产业支撑、多元助力等举措助力扶贫攻坚,有效实现了对帮扶村的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3.
高校“扶贫夏令营”将目光聚焦到农村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上,对于推动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积极组织开展“扶贫夏令营”,打造扶贫工作特色品牌,助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认知。高职院校在助力河北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应充分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构建包括产业服务、教育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等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为河北省精准扶贫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是国家应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深水区提出的重要战略。职业教育要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紧贴新时代农民需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构建支撑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邢台市巨鹿县推进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以提升贫困村民技术技能为核心,多措并举,助力巨鹿县成功脱贫"摘帽",入选全国脱贫扶贫典型,构建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巨鹿方案",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助力县域精准扶贫提供示范参照。  相似文献   

6.
<正>5月12日,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帮扶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巡视员黄雄彪,南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为民,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理事长余克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明瑞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主办,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共有来自全国99所职业院校220余名代表参加,交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典型工作经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关注到了职业教育,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言献策,指出职业教育要助力农村脱贫攻坚。这为发展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战吹响了战斗的号角。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与产业联系最为紧密,要授人以渔,发挥"最后一公里"作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目前相当部分的贫困人口,他们不少是农村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缺少一技之长,无技傍身,素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战略举措之一,作为地方中等职业学校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理论上分析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根据实际情况阐述当前职业教育在脱贫实践的过程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应采取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实施“扶贫先扶智”,设法多培养贫困学生;因地制宜发展适合中职学生就业的乡村产业等助力脱贫攻坚的举措,这既能体现职业教育的新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又为地方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电大教育是助力扶贫脱贫的重要力量,其强大的系统、资源、技术和教学优势,决定了电大远程教育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产生贫困问题的多元与复杂性,决定着脱贫攻坚既要扶贫主体的精准施策,也要充分发挥电大教育扶贫的独特作用,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精准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和保证。经过不懈努力,武定县的教育精准脱贫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精准扶贫,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等,指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的新定位,构建了教育效果的不同周期模式、教育影响的年龄分段模式等,同时要建立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主体合作、循环向上的教育精准扶贫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