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唐朝女性服饰的分类、特点,分析唐代服饰构成元素,探讨唐代社会风尚与审美情趣,说明其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往来,在交往的过程中很多的文化进行交流碰撞,从而得到传播与发展,在服饰文化上亦有体现。迄今为止,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带给日本文化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其中不乏从服饰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中日交流比较频繁的唐代和同时代的日本贵族女性服饰特征进行的对比研究尚且不足。本文通过对唐代中日贵族女性服饰的研究,论述了唐代日本贵族女性服饰中的唐风以及日本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的妇女服饰代表了中国古代妇女服饰的两种不同风貌,唐代妇女服饰欣欣向荣、雍容华美;宋代妇女服饰则是阴柔病态、质朴拘谨。审视这两种不同的服饰风貌,不难发现其背后隐含的审美趋向却是相同的。这种审美并非是唐宋时期妇女自身的爱好和追求,而是男子们更为隐蔽的想象和要求。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探讨。一、唐宋时期妇女服饰的审美趋向唐代妇女服饰是中国古代妇女服饰史上最浓烈的一笔,使一直沿着封建礼教轨道滑行的古代女性服饰呈现出中国历史上所独有的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局面。唐代妇女服饰多姿多彩,总的风格是华丽、开放、创新及…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服饰图案以其特有的形式显示着大唐的富丽堂皇、壮丽雄伟的文化精神。而唐代女性服饰图案以其形式丰富、华丽精美,它精美绝伦、开放大度对我国以后图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其他国家图案的发展变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服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中国自古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敦煌石窟壁画中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世俗女子服饰最绚丽多姿、雍容大度。通过分析敦煌壁画中的女性服饰特点,可以领略到唐代开放蓬勃的文化气派。  相似文献   

6.
唐代女性服饰色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立娜 《文教资料》2008,(22):67-69
通过研究唐代美术作品中的宫廷女性服饰形象,从现代色彩学的角度分析色彩配置关系,挖掘出唐代服饰文化中的特殊色彩意义.  相似文献   

7.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唐代妇女服饰漫谈董理如果说中国古代男子服饰的主题是实用与庄重,那么女子服饰的风格则是浪漫多姿,而唐代女子服饰则是其中最为绚丽的篇章。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加之城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所受束缚较...  相似文献   

9.
唐代女性服饰的美学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女性服饰遍接秦汉,将以宽袍大衫为主的华夏服饰与散发着边睡野趣的胡服胡妆相结合,在巨大的包溶性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与开放;它又近启宋明,将儒道禅仙众家的服饰观念融汇贯通,却不失活泼浪漫、生机勃勃的创造勇气和胆识。中国封建社会以求善为核心的理伦型文化,从不在脱离了伦理学说的基础去评价美丑。穿衣戴帽也被深深地打上了伦理道德的烙印,即所谓“君子非礼而弗履”,(顺易》)甚至还将那些不符合封建礼规的服装称为“异服”,将制做者列为“可杀”之列(《礼记·王制》)。唐代前后,受封建礼教压迫最重的一直是广大妇…  相似文献   

10.
唐代女性服饰与历朝历代相比,具有浪漫开放而明朗大气的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这种审美风尚出现的原因的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出当时女性健康活泼、无拘无束、禁锢色彩淡薄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戏剧服装是古代服饰的美化与艺术的再创造,它以明代服饰为主,融合了从唐代至清朝的各时代服饰式样。通过分析明代戏曲舞台艺术服饰,可以看出明代的舞台艺术服饰已经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为后人对舞台艺术服饰的继续探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唐代妇女服饰艳丽考究,幞头形制富于变化,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的频繁,民族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从而使唐代女子的服饰驰现了新的特征。唐代女子的服饰式样之繁多、质地之考究、工艺之精良、开放程度之空前,均大大超过了前代。  相似文献   

14.
研究敦煌壁画中唐代的服饰色彩,有助于将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作为当今服饰色彩的启迪与应用.唐代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反映在壁画当中的服饰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实力.把唐代前期壁画中的服饰按照初唐和盛唐来分析,初唐色调温柔谐和,盛唐色彩鲜艳明快,浓郁.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社会女性道德规范之下,形成了妇女的服饰消费习俗。从女性化、中性化、男性化三种服饰民俗行为中,可能透视出传统社会里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6.
唐代服饰堪称设计史上的一朵奇葩,在服饰制度上因袭了隋朝传统,在服饰文化上呈现为"中西交融",在服饰形式上表现为"衣带渐宽",凸显出一种"变"与"不变"的精神气度,一个侧面见证和诠释了雍容典丽的大唐文明。唐代服饰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想,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选择,对后世服饰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服饰与文学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唐诗中有着大量的服饰描写,对男性的服饰描写则主要落笔在“袍色”上。袍是唐代男性在生活中的主要服饰款式。也是唐代官服的重要形式,后人把唐诗中这种重袍色描写的现象称之为“唐人重服章”。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唐代服色制度确立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是唐代士人的信仰维度的折射。  相似文献   

18.
<正>新年来了,你有没有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在古代,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很讲究穿衣打扮。而且在唐代,想换件新衣服不光得有钱,还得有时间,因为那时候一件衣服很可能要做上好几年。就现有史料来看,唐代男女服饰款式复杂、色彩绚丽,"特别是那时的女性服装,  相似文献   

19.
叶娇 《家教指南》2011,(5):82-86
关于唐代服饰或敦煌壁画供养人服饰的研究颇多,但探讨唐代敦煌民众着装的论述却甚为罕见。文章利用敦煌写本文献《杂集时用要字》与《俗务要名林》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对唐时敦煌一地的民众服饰从男子着装、女子装束、妆饰妆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104-106,113
服饰一经产生,便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般来说,服饰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观察唐、宋两代的女装,却发现:宋代的社会生产力超过了唐代,人们对世界的了解甚于唐代,丝织业也较唐朝发达,但宋代的服饰文化反而不如唐代丰富多彩。对比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会发现,服饰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更是一个时期人们精神和物质融合的产物,是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因此,唐宋两代迥异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皆可在服饰中找到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