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手势是一种无声语言,其表现力之丰富、深刻,有时甚至胜过语言.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合理地运用手势语言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  相似文献   

2.
陈虹 《教学月刊》2013,(6):33-35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学生语言表达错误的现象。如学生1说:“Threebasketofapples.”教师指出其错误:“Threebasketofapples?Isheright7.(用目光或手势示意全班学生回答)OK.Pleasecorrectit.”学生2回答:“Threebasketsofapples”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但更应该抓住文本中可进行的语文训练点来让学生进行言语训练,才能使语文阅读课堂得以持续性向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姿态语言在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着,但教师能意识到它的作用,并把它用好的却不是很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学会用身体形态、眼神、手势动作以及其他的表情来辅助自己的教学语言,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受,也让我们的教学充满亲和力。众所周知,教师一个微笑可以让学生勇敢地把话说完,一个轻轻的抚摸可以给学生无尽的力量,一个得体的手势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巧用姿态语言,能灵活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也会使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一、恰当运用非语言因素,激励学生乐学情感。 非语言因素在数学教学中起动力的作用。以情感人,充满情感的教学,能使学生乐学不倦。课堂上数学教师的激励行为指教师的语言、面部表情和体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师除善于使用激励的语言之外,还要富有激励的情感,通过赞许的点头,期望、称赞的目光、眼神,赞美的手势,会心的微笑,从而增强情感的感染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如,教“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之后,设计联想训练。教师讲一句话,学生说出意思相同的另一句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语言运用、如何进行教学组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课堂板书以及学生讨论的引导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温度”,声音清晰温和,语言简洁明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组织要有“法度”,松紧适宜,手段灵活;多媒体的运用要注意“宽度”,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放宽,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教学板书要注意“深度”,这样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指导态度的明朗与否,将影响学习的有效性。语文课堂上“五度”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故事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手势(用手指和手臂作的各种姿势、动作)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用一只手做孔雀,用两只手表演狐狸。我们体会到运用手势能有效地提高故事教学的效果。一、手势的特点1.形象性:手势能将故事的角色和情节生动、形  相似文献   

8.
所谓翻译教学法,就是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本族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或者运用体态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姿势、穿着装束)、图解等非语言形式对语言信息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场合需要运用翻译教学法。一、用于英语组织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听不懂教学术语,教师可适当运用翻译教学法,对教学术语进行“翻译”,使学生逐步懂得英语教学术语,进入英语教学的情境。学生对教师用于组织教学的英语术语能否理解,…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地理对象, 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形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表象,了解地理的原理及其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因此“语言”是进行和完成地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在运用“语言”这一重要手段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还有“非语言”为另一手段和方法.例如通过眼、面部表情,与同学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各种手势及手的不同形态等等.与语言相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侯云艳 《新疆教育》2012,(14):130-130
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应根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寓教于乐。那么,如何进行多样化的英语教学呢?1英语化教学,营造良好语言氛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尽快地建立起小学生的英语思维,教师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教学英语化,以排除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并辅助以手势、动作、表情等,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老师的意图,逐渐达到听懂记牢的水平。如教“Listentothetape—recorder”时,教师可多次指着自己的耳朵和录音机示意给学生,反复多次的示意后,学生就能理解了。又如教“Lookatmymouth”教师可以指指眼睛,然后再指指自己的嘴,配之以适当的表情,使学生心领神会。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听懂很多的课堂用语,为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奠定了基础,并能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2直观化教学,促进感性认识小学生活泼好学,模仿力强,对具体形象的内容较易接受。利用直观的教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其易于将形象的事物和抽象思维相结合。教师可以直接利用简单易寻的事物开展实物教学,如苹果、梨、钢笔、小刀等;难找的事物则可通过卡片和挂图来进行教学,如各种珍稀动物等。课堂上再配以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等的使用,更可以烘托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英语语感。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面就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谈几点体会。一、以言育情课堂上用得最多且最容易交流感情的是语言。因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掀起课堂教学高潮、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向心力”。如:欣赏《冬日的篝火》中的《出发》,教师用诗歌般的语言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冬日郊游,多么令人高  相似文献   

12.
手势,即用手的各种动作来表示一定的含义,不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理解和交流思想,而且也是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手势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一、表示特定的符号和数字手势可以表示特定的符号。如:虎口分开,伸直大拇指和食指来表示对号(√);两手食指相交叉,可表示错号(×)等。在进行有关判断题的训练中,可以直接让学生用这些手势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手势,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手的比划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身体态势。生活中,聋哑人依靠手势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学生用手势互传信息。手势起着辅助交流的作用。手势对言语行为具有支持、修饰、强化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对初学汉语者和HSK成绩低于三级的学生在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李群  吴明发 《华章》2007,(11):110
心理暗示是用间接的方法使人们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的心理过程,一般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进行的,但也可以通过手势、表情或其它暗号来示意,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暗示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使教学效果迥异.  相似文献   

15.
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语境中来学习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教师要以自己形象的表演、多变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设计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其中常用到的两种情景教学设计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和思维共振,能达到教与学的相互和谐,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思想。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一、以情激情,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对教学的满腔热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喜爱之情。因此,教师不仅要满腔热情、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手段多样,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用教师真挚的友爱之情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适时对学生激励性评价,如“妙极了!”“你真能干…  相似文献   

17.
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语境中来学习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教师要以自己形象的表演、多变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设计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其中常用到的两种情景教学设计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教学中的唱歌课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课,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对音乐的感悟。那不是我们教师能够仅仅从语言文字上去描述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技巧去传授的。如:非常投入的范唱,设置一些与课堂有关的场景,有时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示意的眼神、一种身体的摆动都能带动学生积极地去思维,  相似文献   

19.
稿源采珠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失去艺术的魅力。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积极创设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首先,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具有教育性。其次,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清新流畅,具有艺术性。再  相似文献   

20.
曾欣荣 《湖南教育》2002,(20):26-26
音乐教学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与创造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律动。律动是指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与乐感。它对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音乐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启蒙作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听曲走步,如四分音符走步,八分音符跑步,休止符则停止不动;也可让学生听到高音就把手举起来,听到低音把手放在身体两侧;还可让学生听曲拍手、跺脚等。这样的练习,不但能使学生生动形象地感受音乐的韵律,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表演能力。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